人與人之間的分別,有貧富之分,有美醜之分,但最重要的分別在於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看似有錢有權,威風凜凜,但他不一定是個境界高的人;有的人外表樸實無華,安貧樂道,但他也不一定是個境界低的人。
境界與財富、權勢無關,想要達到高的境界,唯有依靠做人的品格和畢生的修為。
孔子把做人的境界分為三個層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懂得做人道理的人,不如喜歡這些道理的人,喜歡這些道理的人,不如樂在其中的人。”
第一層:懂得做人道理的人
學習做人的道理,勝過學習文化知識,一個人不管多聰明,多能幹,專業知識掌握得多牢固,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麼他的結局必定是失敗的。
做人做事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去鑽研,去探究。很多經典名著,都會告訴我們一些,比如《論語》,這真的是我們中國文化最寶貴的財富,你讀完一遍以後,整個人都會變得不一樣,因為認識和思想境界都得到了提升。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能胸襟坦白,毫無私慾,所以能坦蕩蕩,小人私心太重,患得患失,所以憂心忡忡。看了這段話,我們都想做君子,而不是小人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人,就想著要向他學習,見到不賢的行為,不是譏笑別人,而是先反思自己有沒有類似的行為。讀到這段話,就知道我們該怎樣正確對待別人了......
當然你只是理論上知道,而沒有形成心中的信念,那遠遠不夠,知道和做到之間的距離需要不斷地實踐,磨練,反省,才能縮短。
第二層、喜歡做人道理的人
知道了這些道理很容易,但是真正喜歡這些道理的人,卻只有更高一層境界的人才能做到。老子也說過,人分為三類:上士、中士和下士,他們聽到‘道’是不同的反應。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
上等人聽到了做人的道理,努力去實踐它;中等人聽到了做人的道理,將信將疑,有時候記得,有時候就忘掉了;下等人聽到了做人的道理,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稱其為道了。
為什麼有些人聽到做人的道理,會嘲笑呢?因為做人的道理往往是與個人的私利是相反的,比如“不爭”,要求你在任何時候都不與人相爭,與兄弟不能爭財產,與同事不能爭權益......有的人聽了就好笑啊,說:“要我不爭,那豈不是便宜都讓別人得了,我吃虧?”所以他們不喜歡聽這些道理。
所以喜歡這些道理的人,是高一個境界的人,他們有著積極向上、且與人為善的心,雖然他們不一定全部都能做到,但是他們‘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他們只要再多多行善,終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第三層、已經樂在其中的人
可以說到達這一個境界,也就是到達了老子所說的上等人境界。他們‘勤而行之’,並‘樂在其中’。
人類所追求的,其實都是快樂,畫家畫畫,演奏家演奏,孩子在沙灘上玩耍,都是因為快樂,但你如果知道真正的快樂不是索取,而是付出時,你才掌握了快樂的真諦。
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有這麼一段日記:“我今天做了七個手術,輸了兩次血,真累啊。可是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很幸福。”他樂在哪裡呢?他樂在享受付出,他樂在自己心中。
真正樂在其中的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擔任任何角色,都懂得以整個宇宙的利益為重,毫不考慮個人私利,把‘道’的大愛常駐心中,他遇風不搖,遇事不迷,名利不貪,用自己的小生命來喚醒生命,創造生命。
他們明白,所有的享受,不過是一些虛妄的情緒與記憶,只有做一些真正利眾的事,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價值,比如孔子,比如佛陀。
▼
做人的三層境界,你在第幾層?你想到達第幾層?這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
自助者天助之,你想要到達的境界,上天一定會幫你到達那個境界的,就看你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