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是某週五晚上的直播主題。
開場我們分享了兩個案例,一喜一悲。
我們分享的是普通網點的創業故事,深夜自省,很多人搏一把,也有機會。
一、行業內卷,品牌大量消亡
行業內卷,品牌消亡
行業這些年嚴重內卷,不管快遞、快運,還是專線、三方、城配、網路貨運等。
同樣的客戶,只要你有量,每年招標或者年度承運商合同到期,總有一大堆人蜂踴而上。同樣一塊區域,只要“產糧”,各家品牌都會佈滿網點,甚至同一家品牌的多個網點還跨區取件、互相攻伐,往死裡卷。
外行的人在疫情這些年經常跟我們說,物流行業不錯,產能恢復快,生機勃勃。我們只能苦笑。
就像很多快運網點的老闆經常感嘆那樣,現在月出500噸還沒有從前出100噸賺得多,而且更加勞心勞力。
所以很多時候,只是表面熱鬧。
有一次,在一個網點現場直播,我們聊起了題外話,聊得某物流園發山東的專線,早些年濟南都收120-130元/方左右,現在過去發貨,人家直接開價70元/方,看你要走,還特別囑咐量大還可以便宜到65元/方。據說裡面有兩家銳意進取的老闆都拿到了外面的投資,死命內卷。
物流人苦、物流人累,也只有物流人自己能懂。
去年社群團購興起時,有人搏命往裡衝,問他為什麼?他說了一個案例,全世界生產一罐奶粉,成本價大概都是50元,一些外國進口的品牌賣375元,比國產的185元好賣,為什麼?
涉及到小孩的成長,國人都被三聚氫胺搞得有心裡陰影了。
而這一罐奶粉,快遞費3元,可以讓所有的快遞公司笑開了花。這時候想想這些做經銷的直接毛利。
在中國大陸,家電與快消品的物流最成熟,物流費佔銷售額不過3-5%,所以做物流的人賺的永遠沒有做商流得多,所以商流是上游決定著物流,電商巨頭讓快遞巨頭價格惡戰,把票均價格從2012年的18.65元/票,打到2020年的10.55元/票。
想想這些年消失的快遞與物流品牌,或多或少都與價格戰有關,都與各種內卷直接相關。
二、81家網格倉,虧損近千萬
社群團購可能是近年來少有的讓物流人集中轉向的行業之一了。
網點轉行去做網格倉,職業經理人順理成章跳槽去美團優先、多多買菜、橙心優先、興盛優、京喜、淘菜菜,還有食享會、同城生活、十薈團等品牌。一是因為站在風口,大量的資本熱錢湧入,唯恐慢人一步,職業經理人跳次槽薪資直接翻倍,而加盟網路的物流人終於有了一個鄰近的賽道能完美轉身。
於是一大堆離奇荒誕的故事不斷上演,有人哭有人笑。
今年2月中旬,我們與一位曾經在東莞做快運網點轉型回老家做網格倉的老闆聊天,過完一個春節,已經由40個網格倉發展成61家了,後面又擴至81家,當時雄心勃勃,“預計今年破百家”,當時還問我們有沒有江西的網管資源介紹。
於是我在他的備註上不斷的改名,從40改成61,然後改成81......
後來遇上國家監管,不斷加劇,然後橙心優選撤退,然後他的備註就停留在81的數字上了。
今年9月份,還與我們聯絡想要維權。
“做了十來個月,虧了近千萬”,還好,他說他是小股東。現在他心態還好,轉身投入三巨頭懷抱,說“做一家做怕了”,以前的人員、車輛、裝置剛好能用上,一點也不浪費。
在整個社會瘋狂時,總有人腦門發熱,一把梭哈,然後為狂熱買單。
三、投資三千萬,佈局共享倉
當然在物流人轉向社群團購的路上,也有人眼光獨到,有不同的發力點。
廣州東莞的兩家快運加盟網點,看到這背後的機會,毅然決然投向了共享倉。他們目前已經過百家、月營收過千萬的規模了,在多多的體系推薦裡,他們向來排名前三,論規模,全國無人能出其右了。
做共享倉的最大難點是壓資金,投入大。比如華北的一些倉庫,需要交年租,共享倉的特點是必須要離中心倉近。一遇上美團、多多搬倉,原來的共享倉就不能再用了,這其中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浪費。
所幸,他們過去做國際貨代,做快運完成了原始積累,投入兩三千萬壓力不大。而且在規模爆脹時,找到了一位大伽,帶資金加入,完美地解決了管理瓶頸。
所以一路高歌猛進。
做共享倉的盈利點除了整倉散租賺差價外,而且倉庫管理、分揀、送貨入中心倉、退貨返貨等等物流的操作他們熟門熟路,賺起來毫不費力。
而且隨著規模越來越大,他們可以指定跟美團優選、多多買菜這些供貨商的物流渠道,本身他們就是物流行家,這裡面又有一道利潤。
他們既為中心倉服務,又沒有被巨頭捆綁。更有想像空間的是,他們可以是這4000多家跟社群團購行業供貨的供應商的全國最大的經銷商,還可以跟美宜家、7-11等等這些小店以極低的成本供貨賺取商流分銷的利潤。
四、向勇者致敬
我們今天分享的這兩個案例,主角們都膽識過人,都嘗試了從物流規模切入商流。在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看來,似乎成敗並不重要。
他們至少有足夠的勇氣,而不像我們其中大多數人磋砣歲月,一邊不停的譴責內卷,一邊又不停的參與內卷,最後卷狗卷狗,卷得一無所有。
他們提供了兩個樣板,物流是商流不可或缺的通道,我們在深諳物流的基礎上,也有能力去衝破物流的各種壁壘,找到通往商流、更好盈利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