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全國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參與對調的8位老將軍身份都非常顯赫,他們不僅僅是大軍區司令員,管著地方的軍隊,而且有7位在特殊時期,還都同時擔任一個大省的省委書記,是地方的一把手。
先說許世友上將,許世友是南京軍區司令員,南京這個城市,是江蘇省的省會。1970年,許世友兼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許世友這個省委書記非常重視經濟發展問題。
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影響,江蘇省又分為蘇北和蘇南,蘇北是老解放區,比較窮,當年粟裕就經常戰鬥在蘇北。蘇南相對比較富庶一些。為了縮小南北的差距,許世友上任後,一方面提出“南糧北調”,把蘇南的糧食運到蘇北去,另一方面在蘇北大力推廣多穗高粱,因地制宜,增加收入。
少林寺出身的許世友上將,真可謂是文武兼備,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不愧是毛主席的愛將。許世友也是歷任江蘇省委書記中唯一的開國將軍。
再說陳錫聯上將,陳錫聯是瀋陽軍區司令員,瀋陽是遼寧省的省會。1971年,陳錫聯兼任遼寧省委第一書記。很多人都知道陳錫聯有一個著名的綽號叫,“小鋼炮”,也有人稱他是二野的趙子龍,打仗非常勇猛。
其實,陳錫聯也是文武雙全,革命戰爭年代,他也曾當過政委。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重慶解放後,陳錫聯是首任市委書記。他也非常善於治理地方。
主政遼寧期間,陳錫聯狠抓糧食生產,全省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在他卸任後第二年,遼寧省最終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摘掉了吃國家供應糧的帽子。
在陳錫聯之後,曾紹山中將也擔任了遼寧省委第一書記。
然後是楊得志上將,楊得志是濟南軍區司令員,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1971年,楊得志擔任山東省委第一書記。他也是歷任山東省委書記中唯一的開國將軍。
楊得志上任後,親自擔任全省重點工程建設的總指揮,成功建成了山東拖拉機廠等一大批工業企業,他也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全省糧食獲得大豐收。以前山東要靠從外省調糧食吃,當年就實現了自給,還有餘糧。
還有韓先楚上將,韓先楚是福州軍區司令員,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1971年,韓先楚擔任福建省委第一書記。我們的旋風司令是農民出身,上任之後,就把糧食生產放在首位。
韓先楚曾經說過一段話,福建的糧食不能自給,人民生活怎麼辦?打起仗來還要靠找國家要糧食嗎?在韓先楚看來,糧食生產不僅僅是個吃飽肚子的民生問題,也是一個戰略問題。
旋風司令的腦袋裡,永遠裝著打仗。福建是全國的前沿,面對著蔣介石的殘餘勢力。如果後勤出現問題,將來還怎麼打仗?韓先楚主政期間,福建省的糧食生產逐漸增加。韓先楚還領導興建了一大批工廠。
韓先楚不是唯一有軍銜的福建省委書記,在他之前,葉飛上將也當過福建省委書記。
再說曾思玉中將,曾思玉是武漢軍區司令員。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1966年,曾思玉擔任湖北省委第一書記。曾思玉之前的湖北省委書記李先念和王任重都沒有軍銜,他是歷任湖北省委書記中唯一的開國將軍。
然後是丁盛少將。丁盛是廣州軍區司令員,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1972年,丁盛擔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在丁盛之前,葉劍英元帥是首任廣東省委書記,黃永勝上將和劉興元中將,都當過廣東省委書記。
李德生的情況有點不一樣,他是北京軍區司令員。在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期間,李德生並沒有擔任北京市委書記,而是兼著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李德生的兼職非常之多,他想推掉一些。毛主席不同意。
毛主席的意思是讓李德生多兼任一些職務,也好方便他去地方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同時也是為了給他壓擔子。
這7位大軍區司令員,同時擔任省委書記,軍政一肩挑,那是黨中央和毛主席對他們的高度信任。到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之後,以上7位大軍區司令員基本上也都不再擔任省委書記了。
參與對調的八大軍區員中,只有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中將,沒有當過地方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