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歌:明鐵佩遺址與絲綢之路圖片展》於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3月28日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宮展區)展出。
南越王博物院介紹,該展覽由南越王博物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以中、烏聯合明鐵佩遺址考古成果圖片為主,輔以公元前1世紀至6世紀絲綢之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的考古發掘成果圖片,從“尋找大宛”“絲路明珠”“天馬西來”“走向世界”四個方面展開,以兩千餘年前張騫通往西域,與大宛、大月氏諸國建立聯絡,再到今時今日中國考古人發掘大宛遺址為線索,介紹絲綢之路開通以來綿亙不絕的東西方交流,以及中國考古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卓越貢獻。
尋找大宛
大宛國,位於中亞腹地,今烏茲別克的費爾幹納盆地,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衝、文明交會的十字路口。
公元前128年左右,張騫出使西域,抵達大宛,見到了大宛國王。大宛久聞漢朝富饒,欲通不得,見漢使來到,深表歡迎,這是中國史籍中第一次出現有關大宛的記載。當時的大宛,已擁有相當規模的城市文明,“有城郭居室,其屬邑大小七十餘城,眾可數十萬”,多從事農耕。這一點在2012年以來中、烏合作進行的明鐵佩古城遺址考古發掘中得到了證實。
明鐵佩古城,是公元前後費爾幹納盆地內面積最大的古城,不僅有功能完善的城牆、城門、馬面等城防設施,城內外也有規模宏大的大型建築和道路系統。諸多重要考古發現表明,明鐵佩古城擁有較高的等級和完備的城市功能,是這一時期這一區域內的中心城址,應是大宛國都城。張騫“鑿空”西域以來,這裡溝通康居、大月氏、大夏、烏孫、于闐等古國,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見證著古代東西方首次大規模的文明交流與接觸。
絲路明珠
西漢張騫“鑿空”西域,開啟了西域諸國與中國的頻繁交往,一條橫貫歐亞的絲綢之路由此而興盛。公元前1世紀至6世紀絲綢之路上的主要城市,包括漢長安城、漢魏洛陽城、鄴城、樓蘭故城、交河故城、明鐵佩古城、撒馬爾罕古城、羅馬等,橫貫歐亞大陸兩端,展現出一幅由絲路沿線城市組成的璀璨歷史長卷。
漢長安城渭橋遺址出土的“絲路一號”古船,採用的木釘並聯船板技術,為國內首次發現,卻是羅馬時期地中海區域廣泛使用的造船技術,成為絲綢之路上東西方交流的重要例證。
公元前後,沿著歐亞大陸的交通幹線,漢朝、貴霜、帕提亞、羅馬四大帝國並列其間。處在絲綢之路西端的羅馬與東端的漢朝透過埃及、阿拉伯、西亞、中亞等地的商人,間接地進行著文化交融。
天馬西來
甘肅武威雷臺墓中隨葬的東漢末青銅車馬模型,共有銅馬39匹,都是“天馬”形貌
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得東西方之間的物質文化得到全面交流,各種珍禽異獸、藥材香料、農作物、紡織品、顏料礦石、金屬製品等都源源不斷地在沿線城市中出現。
漢武帝曾作《西極天馬歌》:“天馬徠兮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史載大宛國多產汗血馬(又稱天馬)。西域馬種的傳入,大大改良了西漢本土馬種,此後體態勻稱、矯健剽悍成為中國古代駿馬的形象特徵,生動地反映在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上。
走向世界
洛陽鏟在境外首次應用
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落實“一帶一路”倡議,聯合烏茲別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以費爾幹納盆地為中心,對中亞東北部地區的古代文化進行深入研究。中、烏雙方組成聯合考古隊,對明鐵佩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不僅如此,中國考古人還先後到宏都拉斯的科潘遺址、埃及的孟圖神廟遺址等地參與考古發掘,為其他國家的考古學研究帶去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包括中國的洛陽鏟第一次在境外的考古使用。
中國考古學乘著“一帶一路”之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大宛明鐵佩遺址的考古發掘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從兩千多年前漢朝與大宛的交往,到當下中、烏考古隊的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王博物院合作舉辦本次展覽,不僅向觀眾展現了以大宛為代表的絲綢之路諸多考古成果,更展現了中國考古人為彰顯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古代文明輝煌作出的努力。
採寫:南都記者 肖陽
通訊員:梁豔萍 徐瑩
如果有線索提供或服務諮詢
可聯絡南都新文旅研究課題組。
傳送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