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過去的2021年,新光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大流行以及蔓延西方世界各國的能源危機、供應鏈危機,讓全球都陷入從未經歷過的魔幻現實的一年。雖然經濟社會危機加深,不過就世界軍事防務產業來看,卻很少受到疫情的影響,各種逐一爆發的軍事新聞不斷向外界釋放出資訊,世界各國尤其是各大勢力之間的互相競爭進入前所未有的深層次領域。
透過以下西班牙防務新聞網站評選的2021年國際十大軍事新聞,我們可以對過去一年世界的軍事變化做一個梳理和回顧。
第一,美法澳“潛艇門”事件爆發,西方世界內部出現分裂。
基於落實更近一步印太戰略的設想,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這三個五眼聯盟成員國,在今年9月15日宣佈成立所謂的“奧庫斯”軍事組織,用來協調三方的印太戰略,共同在印太地區實現自己的利益訴求。在此框架下,美英兩國為了增強澳大利亞的水下作戰實力,決定幫助澳方建造核潛艇。
這一計劃不僅違反了國際社會所公認的核不擴散要求,而且還是對此前法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簽署的潛艇協議的公然背叛。前些年,澳大利亞曾和法國海軍集團達成總價值360億美元的採購合同,用來購買法國的12艘常規動力潛艇。令人意外的是,在美英澳三方簽署核潛艇協議之前,事先沒有和巴黎方面通氣,馬克龍也是和其他人一樣在美英澳會晤後才得知澳方撕毀了這一協議。
“潛艇門”一事堪稱本年度最有話題性,影響力最廣的一件大事,美法關係破裂、澳法關係僵局、核擴散危機、美英澳三方聯手反華……種種後續事態的發展演化都離不開“小圈子”內最初的騷操作。
第二,法國贏得阿聯酋軍購大單,80架“陣風”順利出口。
在“潛艇門”事件中被惡意截胡的法國人,一直都咽不下這口惡氣。就在幾個月後,他們順利在中東地區扳回一城。
12月初,阿聯酋對外發表公報,表示暫停與美國進行的包含F-35戰機在內的230億美金的軍購合同。美阿兩國關於這一協議的談判已經進行了快一年的時間,在這時候中斷雙方都百害而無一利,阿聯酋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美國在這場軍購中附加的額外條件太過苛刻,這讓阿方難以接受。因此在反覆權衡之下,選擇中斷軍購程序。
看到美國人不受阿聯酋人的歡迎,正在中東地區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察覺到良機,開始大力向阿聯酋高層推銷本國的“陣風”,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雙方簽訂了190億美元的軍購協議,法國向阿聯酋出口80架“陣風”戰機和12架軍用直升機。
除了以上兩件事之外,西媒評選的“2021年十大軍事新聞”中還包括“美國呼籲歐洲協調研發六代機”,“北約內部,美歐關係和好如初”,以及“芬蘭成為新一個採購F-35的歐洲國家”等。透過這些所謂的“十大軍事新聞”可以看出,雖然歐洲國家的整體軍事實力已經遠遠無法和中美俄三國相提並論,但以“老牌強國”自居的他們,仍然沒有放棄過去那套以自我為中心看待世界的眼光,甚至將許多上不了牌面的事情拿出來大書特書,企圖在國際輿論上為自己找回過去的榮光。
而在這“十大軍事新聞”中,沒有一個事件和中國直接相關,彷彿西方世界宣揚的“中國威脅論”已經破產。認真分析下來,和中國勉強有關的新聞只有兩則,一是“十年來潛艇產業增長超50%”,另外一則是“2021年世界軍費開支超1.98萬億美元”。
在今年的海軍節當天,國產最先進的核潛艇“長征-18”號正式列裝南海艦隊。作為我國當代潛艇的傑出代表,“長征-18”號滿載排水量接近1萬噸,能夠攜帶12枚射程達8000公里的“巨浪-2”潛射彈道導彈,是我國核反擊的主要利器。
據悉,我國今年的軍費開支在1.35萬億左右,雖然在世界各國的軍費排名中位居第二位,但考慮到中國全球最大的常規部隊編制,以及面臨複雜嚴峻的戰略安全態勢,這筆軍費支出完全在合理範圍內。相反是以美國、印度為首的國家,刻意忽視本國嚴重的財政負擔和社會危機,一味增加軍費開支,促使危機進一步惡化加劇,釀成整個國內的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