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4年升本以來,江西工程學院結合辦學治校實際和專業特色,將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在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既有高屋建瓴的總體設計,又有春風化雨的細緻實踐,讓師生在知行合一中感知它、領悟它,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築校園文化之魂
學校結合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大力建設校園文化。聰明橋、育人林、神龜山、升旗廣場、中心食堂、科技園實訓基地等場地建立了黨建思政文化景觀,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的作用,激發學子勤奮求學,勤於自勉,刻苦磨礪,注重知識的學習,素質的提升,思維的創新。
開闢有效教育渠道,從“知行合一”上進行引導。學校開展思政課堂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師生“知行合一”,讓思政課“活起來”。根據《關於組織開展江西省高校思政課教師“一線課堂”活動的通知》,江西工程學院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一線課堂”調研活動,聽一線故事、看一線變化、講一線感受,話教育初心,真正把一線的故事融入課堂。
以優秀江工文化傳統潤澤師生員工心智
作為一所創新創業、應用型創新型基礎深厚的大學,江西工程學院注重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層面找準定位、釐清資源,凸顯特色、形成品牌。
在物質文化層面,努力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環境,為師生員工創造更加美好的宜居、宜教、宜學的文化氛圍。持續打造科技園校區立德園、天工校區樹人館、神龜山、明泉湖、科技園實訓基地等生態景觀,維護圖書館、實驗室,鐘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廣場、江工體育館等標誌性校園文化景觀。對師生食堂、公寓、智慧教室繼續加大投入,不斷提高師生幸福指數。對部分樓宇、道路進行了命名,且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治標語、思政育人元素等,讓校園的每面牆壁和每個角落組成一個強大的教育“磁場”,浸潤著師生的心靈,讓師生真正感受到“江工有大愛,教師有歸屬,學校有自強”校園情懷。
在精神文化層面,透過修訂江西工程學院校史、加強校史文物收集、走訪困難黨員師生等方式,認真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落實好“我為師生辦實事”專案清單,傳承江工優良傳統,弘揚光大江工精神。系統梳理了學校與行業企業開展科研專案合作,依託專案,讓學生參與科研,促進科研育人的研究成果,學校升本以來,與地方和行業企業開展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專案《產業結構最佳化的路徑選擇——基於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實證分析》、江西省教育廳科技研究專案《新餘市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等省級以上課題研究26項。同時,透過持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師生於“潤物無聲”中形成思想共鳴,並真正轉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
在制度文化層面,注重剛性制度和柔性文化的黏合。一方面透過政治理論學習、主題教育、輿論宣傳等積極倡導依法治校的思想,推進學校章程實施,不斷完善以章程為統領的現代大學制度,積極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以大學精神文化之魂統領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使剛性的制度約束與人性化的制度激勵相統一,形成了具有鮮明江西工程學院特色的制度體系。
注重以賽促教,錘鍊教學能力。學校積極開展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大賽、說課比賽,講課比賽;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省級以上教學技能大賽,助推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近年來,江西工程學院青年教師晏雙平、楊小東老師分別獲得2018年“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和三等獎;譚小波老師獲得2019年“全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骨幹教師教學能力展示活動三等獎”,黃萍老師獲得2020年“全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骨幹教師教學能力展示活動三等獎”。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鼓勵教師將科教研成果應用到教學中。升本以來,教師出版專著、教材110餘部;承擔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51項;發表學術論文200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和軟體登記證547項;獲得省級以上教學和科研獎勵542項。
注重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把教學能力作為新進教師的考查重點,嚴把教師入口關。制定了教學主要環節質量標準,建立領導、督導、同行聽課制度、校院(部)兩級督導制度、常規教學檢查制度、學生評教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教學督導隨機聽課評價中,教師教學效果優良率為84.06%。在採取問卷調查方式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中,優秀率為90.7%。透過問卷調查,學生對本科專業教學滿意度達96.46%。
專業共建,提高人才培養的“內生力”。江西工程學院與木林森(新餘)分公司共建電子資訊工程專業,與華為公司共建軟體工程冠名班。學校依據市場需求最佳化專業結構,聯合行業企業加快專業建設。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加強專業建設,最佳化課程體系,打造金課。目前,學校積極與企業申報教育部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專案並獲批7項,提高專業和課程建設水平。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學校進一步明確了大學文化建設的目標,就是要努力形成學校以育人為本的校風,教師以敬業為樂的教風,學生以成才為志的學風,營造對教職工具有凝聚作用、對學生具有陶冶作用、對社會具有示範作用的有水平高質量、應用型創新型大學文化,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應有的貢獻。
(於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