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
記者從陝西省政協辦公廳獲悉: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之女,政協陝西省委員會第五、六、七、八屆委員,陝西省政協辦公廳原正處級幹部楊拯英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9月17日17時5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87歲。
▲1936年,楊虎城的妻子謝葆真與兒女們合影。左起:楊拯美、楊拯中、楊拯漢、楊拯英。
據陝西省政協主辦的《各界導報》早前報道,楊拯英1934年2月6日生於西安,是楊虎城和夫人謝葆真所生的第三個孩子。
▲2016年4月8日,楊拯英在家中。
1936年楊虎城與張學良共同發動“西安事變”,1937年11月底被國民黨誘至南昌囚禁。在此後的12年中楊虎城一直被監禁,先後關押於湘、黔、川等地。1938年,謝葆真攜幼子楊拯中為營救楊虎城而入獄,1947年2月9日被害於監獄。1949年9月6日,楊虎城將軍與次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等被特務殺害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戴公祠。
楊虎城有過三次婚姻,育有十個子女,除兒子楊拯亞早亡,兒子楊拯中、女兒楊拯貴與楊虎城同時遇難外,其餘兒女皆事業有成。
楊拯英回憶說,西安事變時,她只兩歲,之後父親、母親就出國了,接著被囚禁直到被殺害,她再沒有見過父母。楊拯英對父母印象都是來源於僅存的照片:母親特別漂亮,父親戴著博士帽、穿著西服。
父母被囚禁後,楊拯英和姐姐楊拯美、妹妹楊拯漢、楊拯陸四人由外婆撫養,後來由養母張蕙蘭(楊虎城第二任夫人)照看,直至新中國成立後回到西安。
新中國成立前,因為是楊虎城的後代,外婆害怕她們姊妹受到敵人的迫害,總是叮囑她們不許跟任何人講起自己的父母,也不允許向別人透露自己的家世,“假如有人問起你們的媽媽在哪裡,你們可以告訴他,你們的父母都在外國。”
小她1歲的妹妹楊拯漢就讀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讀三年級,那年秋天,老師讓學生填寫學生手冊,妹妹按外婆囑咐,照舊在“父親姓名”一欄寫上叔叔的名字。班主任老師看了後把她叫到跟前,非常嚴肅地說:“拯漢,你的爸爸是在‘西安事變’中起過重要作用的愛國將領,是我們國家的民族英雄,你父親的名字叫楊虎城,為什麼你連自己的父親都不敢承認?”小拯漢聽完後淚流滿面。
▲楊拯美、楊拯英所著《懷念母親謝葆真》。
1950年6月楊拯英入黨以後,西安市委組織部門原準備將她調出工作,但遭到當時的校長餘達夫反對,他的理由是“學生就應該上學,學校也需要黨員。”於是,楊拯英就作為西安市委文教黨委駐西安高中專幹。
在楊拯英的記憶裡,當時西安市委文教黨委派駐專幹的學校共有三所,另兩所分別是西北大學和西北醫學院(現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
在市委工作了10年以後,楊拯英婉拒了黨組織提拔的機會,主動要求去基層工作,於1959年擔任西安市第19中黨支部書記。“文革”前又隨丈夫去寶雞“支左”,在614廠子校擔任校長。
20世紀70年代末,楊拯英從一篇文章《吳晴珍》看到有關母親在獄中的情況,吳晴珍在貴州息烽監獄裡侍候過母親謝葆真,給監獄裡生的妹妹楊拯貴當奶媽。楊拯英聯絡到作者後,作者建議她去貴州,可以把父母在貴州息烽玄天洞被囚禁的情況瞭解得更清楚。
1981年,為了更好地研究西安事變前前後後的歷史經過,楊拯英正式調到陝西省政協文史辦,1995年8月退休。她曾連續擔任陝西省政協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及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1991年,西安事變的親歷者呂正操將軍赴美參加美國西安事變研究會活動,回國後提出國內也應該成立西安事變研究會,這個任務落實到社科聯社會科學院。研究歷史需要更多的學者,而楊拯英在教育界比較熟悉,又是楊虎城的女兒,便順理成章成為西安事變研究會的發起人之一。
在從事西安事變研究過程中,楊拯英和同事們詳細調查了父親在獄中的歷史,編輯出版了《回憶楊虎城將軍》,後又和姐姐楊拯美一起撰寫出版了《懷念母親謝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