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於劉伯承 許世友等 著;星火燎原全集 第9卷.北京。附許上將1962年就本文致編輯部親筆信
一九四七年秋,當解放戰爭進入第二年的時候,敵人在山東和陝北兩個戰場上,還保持著區域性攻勢,軍事上敵強我弱的形勢還沒有根本改變。但是,毛主席卻根據當時的形勢,及時地提出了我軍第二年作戰方針和任務的指示:“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徹底破壞國民黨將戰爭繼續引向解放區,進一步破壞和消耗解放區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戰略方針。我軍第二年作戰的部分任務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廣大地方部隊繼續在內線作戰,殲滅內線敵人,收復失地。”華東野戰軍在八月間粉碎了敵人對山東的“重點進攻”之後,遵照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以一、三、四、六、八、十等八個縱隊組成西線兵團,由陳毅、粟裕同志親自率領,挺進魯西南,進軍豫皖蘇邊區,配合劉鄧大軍反攻,執行外線作戰任務。另以二、七、九、十三等四個縱隊和兩個師組成東線兵團(後改稱山東兵團),留在膠東執行內線作戰任務。山東兵團在黨中央、毛主席、華東局和華東野戰軍首長正確領導下,在全國兄弟部隊相互支援下,經過一年多連續的艱苦作戰,粉碎了敵人對膠東的瘋狂進攻,迫使敵人轉入防禦,拖住和遲滯了敵人,支援了外線部隊的作戰;大量地殲滅了敵人,鞏固和擴大了山東解放區。
註釋:本文非常嚴謹,首先交代毛主席的指示,華野主力應打到外線去,反攻並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許世友上將帶領二、七、九、十三縱隊及兩個師執行內線作戰任務。山東兵團在黨中央、毛主席、華東局和華東野戰軍首長正確領導下,取得了輝煌戰果。
當我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轉入外線作戰時,敵人集中了整編八師,九師、二十五師、五十四師、六十四師、四十五師六個師二十個旅的精銳部隊,組成“膠東兵團”,由蔣介石的陸軍副總司令範漢傑擔任司令,大舉進犯膠東。敵人的企圖是:佔領膠東半島,切斷我山東和東北、華北的海上聯絡,消滅我內線主力,摧毀我戰略後方,以便抽兵支援其他戰場,挽回其軍事頹勢。
膠東是我華東的總後方,是我軍軍事供應的主要基地之一,機關、傷員、物資等都集中在膠東腹地,如果敵人進犯膠東的企圖得逞,對我軍執行內外線作戰的偉大戰略任務將有很大影響。因此,必須堅決保衛膠東。
註釋:此時華東局地盤主要是渤海和膠東。渤海在七月分兵後,一度被中央計劃劃歸晉冀魯豫(未實行),故膠東保衛戰對華東局至關重要。許世友作為膠東軍區司令員,義務旁貸與華野副政委譚震林共同擔負了內線作戰指揮重任。
敵人進犯膠東時,採取了齊頭並進、密集平推的“梳篦戰術”,以四個師並列為前梯隊,兩個師緊緊尾隨,高度集中靠攏,向我膠東腹地逼近;同時,利用當地還鄉團和惡霸地主,大肆屠殺我膠東人民。敵人的屠殺手段,極為殘忍毒辣,絞刑、刀側、活埋、剖腹、水淹、火燒、開水泡等等,無所不用其極。敵人所到之處,遍地屍骨,十室九空,糧食被搶,房屋被燒,±地荒蕪,疾病流行。敵人的殘酷摧殘,加上嚴重的旱、水、蝗災,使我膠東解放區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由於敵人的“推進”,膠東只剩下了東西不到一百五十里,南北不到八十里的狹小地區。後方機關、撤退的群眾、傷員和物資越來越擁擠,生活十分艱難;我軍作戰的迴旋餘地也大為縮小。在這種困難危急的情況下,敢不敢堅持內線作戰,有沒有無產階級的硬骨頭,就成為能否戰勝敵人,爭取勝利的一個決定性的關鍵。當時,有少數幹部和群眾被一時的陰雲所矇蔽,看不清全國反攻的大好形勢,悲觀恐懼,對保衛膠東缺乏信心,另有一部分同志有埋怨情緒,認為主力打到外線去了,不要膠東了;有的同志對堅持內線作戰的戰略意義認識不足,不願堅持內線作戰,希望和老大哥部隊一起出去打個痛快。但是,絕大部分軍民並沒有被敵人的瘋狂進犯、殘酷燒殺和一時的困難所嚇倒,而是更加堅強地挺起了胸膛,化悲痛為力量,堅決擁護黨的指示,堅決和敵人鬥爭到底。這時,毛主席來電,向我們指示了粉碎敵人進犯膠東的作戰方針。毛主席說:你們一部應位於膠東內線阻擊,主力位於膠東外線,待機殲敵,只要你們打一兩個勝仗,敵人就不敢深入膠東,膠東大部至少一部就可保全。我們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在華東局和華東野戰軍首長領導下,同膠東人民一起,展開了艱苦的膠東保衛戰。
註釋:本段生動講述瞭解放區面臨的艱苦局面和人心浮動的現實情況。山東兵團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在華東局和華東野戰軍首長領導下,開始了艱苦的膠東保衛戰。
八九兩月,我們一部分主力和廣大地方武裝在正面積極阻擊進犯的敵人,先後經過平度以西的濰河、萊陽城南的水溝頭和招遠西南的道頭等八次戰鬥,殲敵一萬四千餘名,給了敵人以嚴重殺傷,疲憊和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當敵人暫時侵佔了我膠縣、高密、平度、昌邑、掖縣、萊陽等十五座空城之後,範漢傑便得意忘形地吹噓其“膠東勝利二我們為了調動敵人,積極地創造殲敵的有利戰機,就把在膠東內地的主力從敵八師和九師之間插向敵後。這時,範漢傑又狂妄地斷定我們是“避戰潰逃”,急忙命令其九師從招遠折向平度以南,命令其六十四師由高密北竄平度以西的飲馬地區尾追。我們立即抓住敵人六十四師孤軍突出的有利戰機,在十月二日集中了三個縱隊的優勢兵力,突然發起了膠萊河戰役。經過六七天激烈戰鬥,殲敵二一一旅等部一萬二千餘人,迫使深入我膠東內地的敵人回竄,扭轉了膠東戰局。隨後,我們便乘勝向困守萊陽城的敵人發起攻擊,經過九天攻城作戰,解放了萊陽,全殲守敵九千餘人,並擊潰了從青島、即墨前來增援的敵人八個旅,勝利地結束了歷時五個月的膠東保衛戰,保衛了膠東解放區。從此以後,膠東的敵人便由進攻轉入防禦,我們即由防禦轉入反攻。在全國來說,敵人最後的一次攻勢就被徹底粉碎了。
註釋:歷時五個月,山東兵團取得了膠東保衛戰的勝利,敵人全國範圍內最後一次攻勢被化解。先是過程,然後是戰果,然後是意義,寫得多好。
膠東保衛戰的勝利,充分地說明了毛主席關於內外線作戰決策的英明。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總觀全域性,說明了一個真理,就是隻要堅決反對保守主義,反對懼怕敵人,反對懼怕困難,依照黨中央的戰略總方針及其十大軍事原則的指示,我們就能展開進攻,大量殲滅敵人。
註釋:最後總結,充分說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本文堪稱那個時代的範文。
一九四七年冬,我劉鄧、陳粟、陳康三路大軍在中原地區完成了戰略展開,嚴重地威脅著國民黨軍的內戰基地——徐州、鄭州、武漢,蔣介石被迫從山東戰場抽兵增援中原戰場。我軍攻克萊陽時,整個山東戰場上的敵人,和全國各戰場一樣,從“重點進攻”、“全面防禦”、“分割槽防禦”,被迫轉入“點線防禦二龜縮在津浦線中段、膠濟線濟南濰縣段以及膠東沿海的青島和煙臺,加強工事,固守點線,維持殘局。
一九四八年春,全國各路野戰軍經過冬季整訓,相繼發起了春季攻勢。毛主席根據全國和山東戰場的敵我形勢,及時地向我們提岀瞭解放山東的預定作戰計劃,要我們先打周村和張店,再攻濰縣,得手後休整半月,再攻津浦線濟南和徐州段敵人。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作戰計劃,不但想到第一仗如何打,而且想到第二、第三以及最後一仗大體上如何打法。從當時山東敵人的防禦態勢來看,周村和張店是敵人守備比較薄弱的據點,應該首先堅決奪取。攻下週村、張店,就可切斷濟南和濰縣之間敵人的聯絡,便於下一步攻濰縣。濰縣敵人的守備雖然比較強,但是完全孤立之後,我們就可以相機奪取了。濰縣攻克後,我們不但可以集中力量攻打津浦線上的兗州,而且部隊的攻堅能力得到了提高,敵人更形孤立,攻打強固設防的濟南,條件也就成熟了。當時,部隊在掖縣地區進行了冬季整訓,經過了新式整軍運動和群眾性的練兵以後,部隊團結大大加強,階級覺悟、政策水平和戰術技術大大提高。依照毛主席的預定作戰計劃,我們於一九四八年三月到七月間,連續進行了周(村)張(店)、濰縣、兗州等幾次攻堅戰役;八月,我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蘇北兵團和山東兵團勝利會師,經過充分準備,於九月中旬發起了濟南攻堅戰役。
註釋:先講宏觀形勢,敵人轉入守勢。再講主席如何指示解放山東,然後是山東兵團如何落實主席計劃,最終華野三個兵團勝利會師,開始準備奪取濟南。這麼嚴謹的文章,一般人寫不出來。
在幾次攻堅戰役中,我們根據敵人守備的不同情況,採取了不同的打法。敵整編三十二師,以周村為中心,守備著東起張店、西至明水、北到齊東、南到淄博的遼闊地區。針對敵軍兵力分散,守備薄弱的情況,我軍釆取了遠道奔襲和“挖心戰術二三月初,我們從掖縣出發,連續七天急行軍,奔襲周(村)、張(店)。三月十二日拂曉,突然發起攻擊,首先以一個縱隊出其不意地插入三十二師師部駐地周村,攻敵心臟,擊其要害。另以一個縱隊攻取張店,而後攻淄川、博山等地,形成四面開花。經過十四天戰鬥,殲敵整編三十二師.交警總隊及土頑共三萬八千餘名,收復十四座城鎮及廣大地區'使我渤海和魯中解放區連成一片,切斷了濟南和濰縣的聯絡。
濰縣在濟南和青島之間,是一個有十萬人口的中等城市,我軍從未解放過此城。附近十幾個縣的地主、惡霸、還鄉團都蝟集在城內,由國民黨軍四個正規團、六個保安團和土頑共四萬七千餘兵力固守。濰縣有東西兩城,城垣高大,青石砌成,異常堅固,經過日、偽、蔣十多年的精心經營,構成了以西城為核心,三道防線的半永備型築城。第一道防線在外圍,有大小九十餘個子母堡式的獨立據點,設有地雷、陷阱、鹿碧、鐵絲網等複雜的附防禦物■第二道防線在四面城關,城關各有高三米、厚四米的土城寨,城寨外面又埋了一千多個地雷,第三道防線在東西兩城,城牆上裝有電網。整個工事,有點有面,既可獨立堅守,又可互相策應。守軍土頑的戰鬥力也不低於國民黨軍主力。因此,在圍攻濰縣之前,必須作周密的佈置。根據濰縣的具體情況和當時部隊的攻城能力,我們學習了華北野戰軍攻克石家莊的經驗,採取了穩紮穩打的方針。首先用少數部隊肅清外圍,然後集中力量攻取西城,西城攻下後,即以西城為依託攻取東城,由西向東,逐次攻擊。四月二日,戰役發起後,部隊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利用各種地形向前躍進,先築防護性工事,後挖交通溝,先前後後、先點後面地進行土工作業。整個戰役,共挖了交通溝七萬多米,坑道兩百多米,隱蔽洞兩萬三千多個。攻城部隊在土工作業的基礎上,用坑道、炮火、爆破,爬城相結合的戰術,大量使用炸藥,摧毀了敵人工事。經過三十七天艱苦戰鬥,終於攻克濰縣及其他據點,全殲守敵四萬五千餘人。濰縣戰役不但殲滅了敵正規軍,而且殲滅了長期盤踞當地無惡不作的“地頭蛇”張天佐、張景月等慣匪,使災難深重的廣大人民得到了解放,人心大快。
濰縣的解放,使蔣介石在山東的兩個主要戰略要點青島和濟南更形孤立,使我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更有利於我軍機動作戰。濰縣攻堅戰役,大大地鍛鍊了我軍攻堅作戰的能力,使我軍學會了一套攻堅戰術3同時,進一步加強了我們炮兵和工兵,基本上完成了我軍由運動戰向陣地攻堅戰的作戰形式的轉變。
兗州,在軍事上的位置很重要,南可威脅徐州,北可攻擊濟南。當時正是國民黨軍確保津浦線中段的重要據點。該城地勢低窪,城牆高大,城內多湖沼,城郊都是開闊地,外壕很寬,且有很深積水,和泗水相通。守敵整十二師等共十二個團,附有火炮三十門,憑藉高大城牆和積水外壕,構成堅強的城寨防禦陣地.我們在濰縣攻城作戰經驗的基礎上,對兗州特別強調了集中兵力,突破一點的打法。五月二十九日,戰役發起後,我們首先掃清了外圍據點——大汶口、泗水、泰安、曲阜、鄒縣、寧陽等地,經過二十幾天的陣前準備,然後總攻兗州。在總攻時,我們選擇了兗州的老西門(又叫甕門)作為突破口,因老西門工事較薄弱,城樓突出,便於我炮火瞄準摧毀,便於在突破後控制突破口和迅速展開兵力、火力向縱深發展。七月十二日,我軍以三個師的兵力,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實施猛烈突擊,經一小時激戰,部隊就破門而入。守敵向東南突圍,被我預伏的部隊堵殲在,城郊。共殲敵二萬七千餘人。兗州的攻克,使我華北、華東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進一步孤立了濟南,暴露了徐州。
以上為描述山東兵團落實主席解放山東計劃的詳細過程。然後來到重頭戲,濟南戰役。
濟南是山東省會,有七十餘萬人口,北瀕黃河,南依泰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國民黨軍在山東的戰略要點。它和天津、北平、太原、青島等地,同是國民黨軍維持華北殘局的支柱,有王耀武十一萬重兵固守。守敵以內城為核心,外城、商埠為基礎防禦地帶,分為五道防線,構成了縱深約有十五到二十里、總面積達六百餘平方公里的永備性防禦體系。當我攻克兗州後,蔣介石一面慌忙增兵濟南,一面令王耀武縮小防區,守備要點,以爭取時日,苟延殘喘。華東野戰軍首長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以攻克濟南為戰役的基本目的,同時準備殲滅增援的敵人。因此,將主力部署在運河兩岸的鉅野、嘉祥、濟寧、兗州地區,準備打援,命令我山東兵團主攻濟南。
註釋:此段行文非常嚴謹,無懈可擊。攻濟打援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華東野戰軍首長粟裕、譚震林、陳士榘根據毛主席的指示,於8月31日做了具體部署,並於9月2日獲得主席完全同意的回覆。同日,華東野戰軍釋出攻濟打援預備命令,並安排由山東兵團負責指揮攻城集團。附上當時關鍵電報供讀者參考:
為了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我們在濟南戰役的前數月,就已配合濟南市委對濟南的敵情,地形作了周密的調查,並且在總結幾次攻堅戰役經驗的基礎上,模擬濟南的地形和工事,有重點地練習攻打子母堡的動作,研究如何透過積水較深的外壕,演習對設防堅固的山頭攻防戰等等。根據攻城部隊的不同任務和特長,進行了專門分工訓練,有的專練掃清外圍,有的專練攻城,有的專練巷戰等。這樣的分工,一直貫徹到營連。同時在部隊中繼續貫徹了新式整軍運動,進行了形勢任務教育,激發了無比高昂的戰鬥士氣。在華東局統一領導下,動員黨政軍民一切力量投入戰鬥。不到兩個月,山東全省便出動了五十萬支前民工,準備了一億四千萬斤糧食,動員了一萬八千輛小車和一萬四千副擔架。各地地方武裝、民兵也都一齊出動,警戒後方,佈下了天羅地網。
特別提到了山東兵團為攻濟打援的準備工作。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六日——舊曆中秋節前夜,配屬給山東兵團指揮的七個縱隊,分為東西兩個攻城集團,重點放在西邊,向濟南實施兩翼鉗形攻擊。在戰役發起後,我軍釆取了勇猛連續突擊的方法,不給敵人以喘息和調整部署的機會。突破外圍後,立即向商埠攻擊,得手後即向外城進攻,外城突破後馬上又向內城總攻。在我連續突擊下,國民黨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率一五五旅,一六一旅及獨立旅在戰場起義。王耀武則始終陷入左防右堵、被動混亂的狀態中,完全失去了調整部署與修補工事的時間。被我俘虜的敵軍官供認:“王耀武最感頭痛的是時間不夠用為了加快進攻速度,我們在連續突破中,對敵外圍陣地不採取逐個攻擊的方法,而是集中兵力、火力,突破一個口子,鑽進去打,像一把鋒利的尖刀,直插敵人心臟。因此,原來預計二十天時間,只用了八晝夜便攻克濟南,全殲守敵。當我攻佔濟南內城時,被圍困在濟南外圍馬鞍山、千佛山和歷城等處的敵人,有的繳械投降,有的在逃竄時被我殲滅。這樣,所謂“工事堅固、重兵把守、貞美才指揮、攻不破的強固堡壘”的濟南,很快即被解放,一切崇山、深壕、外城、內寨、高碉,地堡,都無濟於事。當時美國資產階級的報紙也不得不承認說:“濟南失守對南京政府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二“共軍已強大到足以奪取長江以北的任何一個城市”。濟南的攻克,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在山東的“點線防禦”,動搖了國民黨軍固守大城市的信心,為偉大的戰略決戰(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揭開了勝利的序幕。
註釋:本段堪稱行文典範。首先是嚴謹,因為山東兵團指揮的七個縱隊為原山東兵團下的9、13、魯、渤縱及原西線兵團下的3、10、特縱,故採用配屬一詞。其次是有重點,許世友上將於9月10日到崗,並未參與前期攻城方案與部署。但作為攻城總指揮,許世友是“集中兵力突破一個口子的牛刀子戰術”和“得手後即向外城進攻,外城突破後馬上又向內城總攻”戰術的提出者,併發揮了重要作用,故重點提及。最後是點出了濟南戰役意義:為大決戰揭開了勝利序幕。
我們從解放萊陽到攻克濟南,勝利地完成了歷次攻堅任務,實現了毛主席預定的作戰計劃。部隊的攻堅能力越戰越強,戰役規模越打越大。實踐證明:只要認真學習和靈活地運用毛主席的戰略戰術思想,就無堅不摧,無攻不克。
再次拔高。
從一九四七年八月敵人進犯膠東到一九四八年九月解放濟南為止,一年多時間,我軍一直處在艱苦的連續作戰中。在膠東保衛戰時,為了節衣縮食救濟災民,、部隊有三個多月很少吃一頓飽飯。沒有糧食,就與群眾一起吃樹葉、野菜,睡覺沒有被子,就在草堆裡過夜,到了十月下旬還穿不上棉衣,就穿著單衣作戰,雖然當時的處境十分艱苦,但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依靠黨的堅強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懼怕任何困難,敢於堅持鬥爭,因而終於戰勝困難,走向勝利。
在幾次攻堅作戰中,更湧現了無數英勇頑強、誓死殺敵的範例。例如周(村)張(店)戰役,部隊在急行軍中,全軍有九千餘人腳底都打起了水泡,途中又遇大雨,裝備淋溼,渾身汙泥,但部隊情緒卻非常高漲。濰縣戰役中,九縱二十七師七十九團有一個連,在打退了敵人十幾次反撲之後,彈藥用完,戰士們就用石頭、鐵鍬、十字鎬和敵人搏鬥,在突破口整整堅持了二十個小時,鞏固了突破口,保證了後續部隊順利地向縱深發展。這個團在戰後獲得了“濰縣團”的光榮稱號。兗州戰役中,因外壕積水很深,攻城部隊原準備架設輕便浮橋,但沒有成功,七縱一個班便冒著敵人的火力掃射,全部下水用身體頂住木橋,讓突擊部隊從橋上透過。濟南戰役中,八師師長王吉文同志親臨火線指揮作戰,身負重傷,自知傷勢嚴重,命令醫務人員不要替他打針,快去搶救受傷的戰士,並鼓勵身旁的同志好好地為人民革命到底,表現了高度的英勇犧牲精神。三十七師政委徐海珊同志帶病堅持指揮作戰,不幸光榮犧牲。一個擔任偵察任務的班長,受傷後被敵人所俘,在敵人面前誓死不屈,對勝利充滿信心。敵人問他來幹什麼,他回答說L毛主席命令我們來打濟南!”敵人又問他有沒有把握,他堅定地回答:“完全有把握!”敵人再問他已被俘怎麼辦,他答:“我們的人多得很!”濟南戰役發起後,九縱二十五師七十三團和十三縱三十七師一O九團,發揚了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不怕敵人切斷後路,從外圍打到內城,完成了連續攻擊的任務,迫使敵人無喘息時機,終於突破了王耀武的最後防線。戰後,中央軍委特授予七十三團以“濟南第一團”、一O九團以:濟南第二團”的光榮稱號。
再次描述境遇艱苦和成績輝煌。
山東兵團堅持內線作戰的勝利,是黨的土地改革政策、城市政策,瓦解敵軍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勝利,是處處依靠群眾.政策深入人心的結果。毛主席曾經說過、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政策,只要我們一致努力,我們的任務就必能完成的了。
山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堅決地貫徹了黨的土地改革政策。隨著解放戰爭的發展,土地改革運動也更加深入。廣大貧苦農民在獲得土地後,以空前的革命熱情和無比的毅力,克服了敵人的破壞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嚴重困難,生產自救,參戰支前,有力地支援瞭解放戰爭的勝利。僅一九四七年九、十兩個月,就有兩萬三千餘名翻身農民參加了主力部隊,壯大了人民解放軍。民兵、游擊隊在敵後廣泛地展開了游擊戰,配合主力作戰。婦女、老弱和兒童,則在後方籌糧草、做軍鞋、縫軍衣、磨軍糧、站崗放哨、傳遞情報、護理傷員。在整個山東戰場上,形成了強有力的主力軍和民兵游擊隊相結合,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相結合,武裝群眾和非武裝群眾相結合的人民戰爭。敵人進犯膠東時,膠東的一支子弟兵,曾在文王山、武王山一帶阻擊十倍於己之敵,英勇地擊退了敵人八次衝鋒,大量地殺傷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群眾在山頭,山坡、菜園、河溝、樹底下、黑板下、房門後,都埋設了地雷。在敵人所到之處,處處響地雷,山山打冷槍,使敵人墮入了人民戰爭的火海。當我們攻打萊陽、周(村)張(店)、濰縣、兗州、濟南等地時,廣大群眾在“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鼓舞下,克服了種種困難,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支前運動。我軍需要什麼,人民就給什麼。我軍打到哪裡,人民的支援就跟到哪裡。冬天,白雪籠罩戰場,為了保證部隊行軍作戰,成千上萬的群眾在一個晩上就把公路上的積雪打掃得乾乾淨淨。濟南解放時,偽濟南綏區司令兼國民黨山東省主席王耀武,身穿便衣,頭包白色毛巾,化裝潛逃到壽光縣,也終於逃不出我全民武裝的天羅地網,被我民兵和公安局警衛戰士活捉。山東人民為了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當我軍開始轉入反攻,即將從農村環境轉向城市環境的時候,毛主席指示我們要很好地執行黨的城市政策,保護城市,不許有任何破壞。我們為了解放山東大、中城市的需要,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和部隊長期在農村環境作戰的情況,在周(村)張(店)戰役後,用了十餘天的時間,對部隊進行了政策紀律的檢查和教育,號召部隊在開啟城市後做到:“光榮地進去,乾淨地出來!”在濰縣戰役前,黨中央又專門來電指示,要我們教育部隊嚴格遵守城市政策。由於各級領導對黨的政策的重視,並認真地在部隊中貫徹,部隊在各次戰役中,都能自覺地執行城市政策。如解放濰縣後,在華東局直接領導下,積極參加了軍事管制委員會,對濰縣實行軍事管制,維持城市秩序,保護工商業和人民安全。部隊一進城,就立即掩埋敵屍,清除地雷,拆毀工事,開放交通,協助收容難民,給受傷群眾治療。僅三四天時間,濰縣城秩序即恢復正常,工廠開始生產,商店開始營業。群眾深受感動,稱我軍為“仁義之師”。
在我們堅持內線作戰時期,全國各戰場都已轉入了戰略進攻,形成了全國反攻的大好形勢。這一形勢,更有利於瓦解敵軍工作。我們一面向敵人發起了強大的軍事攻勢,消滅一切頑抗的敵人;一面正確地貫徹黨的瓦解敵軍政策,向敵人發動了全面的強大的政治攻勢,以加速敵軍的動搖崩潰。在周(村)張(店)戰役中,由於開展了政治攻勢,爭取了外圍小股國民黨軍的投誠。濰縣戰役中,爭取了濰縣自衛總隊一千五百餘人起義。濟南戰役中,爭取了吳化文率部兩萬人起義。這些,對迅速解決戰鬥起了不少作用。
山東兵團堅持內線作戰的勝利,是毛主席偉大的軍事思想的勝利,是內外線作戰部隊和全國軍民相互配合支援的勝利,是山東黨政軍民共同鬥爭的勝利,也是黨的土地改革政策、城市政策、瓦解敵軍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勝利。
最後幾段,強調人民的貢獻,戰士作風的優良,及統一戰線的作用。最後全文總結:毛主席思想的勝利,內外線部隊和全國軍民的勝利,是山東黨政軍民的勝利,也是黨政策的勝利。
全文嚴謹又不失行文活潑,面面俱到又不失突出重點,堪稱我軍高階幹部行文之典範,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