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搜索山西名小吃,有三個麵食被評為山西省的中華名小吃。
第一個就是耳熟能詳的刀削麵,第二個是我昨天寫的莜麵栲栳栳,第三個就是今天準備寫的揪片。
其實單看揪片這道美食,就會感覺是一道比較敷衍得麵食,有點像我們湖北這邊的麵疙瘩。
在百度搜索揪片,可以看到一個小故事,足以證明,其實揪片真的是為了應急而做出來的美食。
故事的大致意思是,老公睡過了時間,老婆馬上要回來吃飯,但是之前和的麵糰太硬,在趕時間的慌亂中,水越放越多,最後面團沒法擀成麵條。
老公情急之下,直接用手揪成片,下鍋直接煮,沒想到居然非常好吃,然後這道美食就流傳了下來。
其實說起來,這道美食還真的沒有多少技術含量,而且這樣的麵糰是可以通用的哦,比如做手擀麵,做貓耳朵,做一根面等等!
一斤面加3克鹽,再加入230克的水。
其實,按故事的說法,水量應該在250克以上才對,現在基本都是為了更方便操作,都降到了250克以下。
麵糰一定要和好,不然吃起來不勁道也不滑順。
和到位的標準是,麵糰非常的光滑,摸起來絲綢般柔順,然後再醒發半小時,拿出來後直接搓條揪成劑子。
把劑子揉搓成圓柱形,大小長短要基本一致。
揉搓好的面劑子,擺好在盤子裡,均勻的刷上一層食用油,蓋上保鮮膜,再次醒發40分鐘,充分的鬆弛。
40分鐘後,取出一個劑子,用擀麵杖從中間擀開
然後把兩段拿起,拉抻一下,再順著力道上下摔兩下。
這裡就可以充分看出,面劑子刷油後醒發40分鐘的作用了,麵條的延展性更好了。
摔打好的麵條,如果直接下鍋,就像西安的biangbiang面,只需要把面的寬度再擀寬一些就可以了。
左手拿起面的一端,按照自己的長度標準,用右手快速的揪,一片一片的很快就可以成型了。
揪出來的效果非常的平整哦!
而且揪出來的面片比刀切的好吃很多哦,就像刀拍黃瓜,拍出來的就比刀切出來的好吃很多哦。
因為揪出來的斷口處比刀切的更容易吸收味道!
山西揪片說到這裡基本就已經完成了,確實沒有太大的驚豔之感。
不過如果我來做這道美食估計會更傾向於做炒揪片。
因為揪片本身不是很大塊,所以我會拿出一部分的揪片直接炸至金黃
就像這個一樣,然後再和煮熟的揪片一起炒,軟滑的同時還可以伴隨著酥脆,再搭配番茄雞蛋,簡直完美哦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有什麼意見建議,歡迎留言,我一定一一回復。
我是三哥,一個敬畏食材,尊敬傳統,熱愛創新的美食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