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英是個複雜的也不復雜的人。他在長江軍中威望之高無人可以替代,靠的不是戰功。當王之瑋在恆區說:衣分三色,食分五等之時。身在長江軍中的夏英可以從頭到尾都做到吃穿和普通士兵完全一樣,而沒有開小灶。他計較得失(非個人)嗎?應該是相當計較。特別是對於錢財的方面,簡直就是一個吝嗇鬼。所有的賬目支出都必須最後由他過目。如果有悲劇的話,那麼這個悲劇,將是對軍隊和對個人的雙重悲劇。因為過於計較得失,過於看重這支軍隊,在要作出必要的犧牲換取突圍的時候,他猶豫了。因為過於看重錢財,應當捨棄一切的時候,他拒絕了。如此的性格,註定將會給一出悲劇關上最後一扇窗。
說到夏英就不得不提他的南方攻略。
這是他長期持有的,甚至入魔的計劃。長江軍主力應該向廣大南方地區發展的戰略思想。他認為,南方資且源豐富,是義軍老區而且基礎好。而軍中戰士又大多出自南方,熟悉、瞭解並且習慣南方生活,所以向南方發展,重建三清山義軍基地應是最理想的戰略方向。長江軍應在南方發展與北方黃河軍形成呼應。為此,他總是把南方的重要性抬得很高,強調主力東進敵後平原地區危險大,向江北發展不可靠,只有南方山區才是有保障的,穩固的可靠基地。
這個戰略可行嗎?當三月遼軍攻陷豫章之時,似乎大好的機會就在眼前。從後世的角度看,這個戰略似乎也值得一試,而且當時這個戰略在幫內並非無人支援。
聽到部下提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南方戰略,夏英終於動容了,
最開始要讓游擊隊留在南方鬥爭,建立南方抗遼和恆區的戰略支點。反對統一北上。等到解散了長江署,召回王禹之後,又要讓我們渡江北上……你們知道?
夏英身後兩人默然不語……
現在遼軍南下豫章,整個江南西路戰火紛紛正是我們實現南方戰略的大好時機,可卻偏偏讓我們北上,你讓我如何能放棄自己的主見。可我又不能違背幫內的決議,只好辭職負責。
可為什麼連辭職都不行?其中一人壯膽問道。
夏英似乎沒有聽到,停了一停,說道,自從長江署一分為三變成南方署,東南署和中原署之後。馮道長江署的實際負責人變成了,西南角落南方署的主事,他為什麼不回恆區參與核心工作?
因為他和朝廷的關係好……
或許吧……夏英說道,如果我辭職了,我應該去哪裡?
恆區?
以前讀明史,始終想不通為什麼嘉靖要殺夏言,每每笑嘉靖膽小,夏言曾銑甚至毫無私交可言,為何都要殺?我想明白了,既然幫內不讓辭職,身為派內一員,就要遵守指令。至少長江軍不能在我的手中被毀了。只要成束能開啟局面,別折了本就行了。
可是過江以後,幫內的決議,軍隊都要歸中原署領導了……
都是幫內的隊伍……夏英說道。
是的大人,不過成束渡江北上進入韓勤的戰區,勢必會和他們發生爭奪。就怕朝廷為了報復派兵圍剿我們。雲嶺這裡要不要多加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