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執筆人:蘇紅軍 餘 紅)
1950年2月22日,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最大的城市昆明,10多萬各族群眾和各階層人士在昆明拓東運動場舉行盛大集會,熱烈歡迎解放大軍入城和慶祝雲南人民的翻身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陳賡在會上滿懷深情地說:“由於中國共產黨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人民解放軍在全國範圍內的偉大勝利;雲南人民和中共雲南地方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的長期奮鬥;盧漢將軍及所部起義,才有今天這樣的勝利。”從此雲南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踏上了團結建設新雲南的偉大征程。
雲嶺播火
雲南各族人民為爭取自由、幸福的歷史,伴隨著中華民族反帝反封建曲折漫長的歷程,苦苦求索了100多年。1919年劃時代的五四運動,驚醒了祖國邊陲這塊古老的紅土地。在嚴酷的社會現實面前,一些雲南人民的優秀兒女走出大山到省外、國外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他們先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成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對雲南革命運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創立,使雲南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雲南各族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終於作出了歷史性的必然選擇——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擔起民族解放的重任,忠實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組織領導雲南人民開創了徹底解放的光輝道路。
1926年8月,正當以推翻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勝利進軍時,中共廣東區委派遣滇籍共產黨員李鑫回雲南籌建中國共產黨雲南地方組織,並指示他回滇後,要聯合各界人士,組成統一戰線,推翻唐繼堯在雲南的軍閥統治,穩定革命後方。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周霄、吳澄、楊靜珊在昆明市平政街節孝巷24號(現39號)的周霄家中,舉行第一次黨員會議,正式建立了中共雲南特別支部。中國共產黨雲南特別支部的建立,是雲南革命史上一個光輝的里程碑,標誌著雲南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此踏上嶄新的革命征程。
從1926年中共雲南地方組織建立到1930年底地下黨雲南省委遭到破壞的4年多時間裡,黨領導雲南各族人民在雲嶺高原上,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革命鬥爭,寫下了雄偉壯麗的光輝篇章,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中共雲南地方組織成立伊始,就根據上級黨組織的佈置,積極推動“倒唐”運動。黨組織利用雲南軍閥內部矛盾,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促使反唐力量於1927年2月6日發動政變,迫使唐繼堯下臺。“二六”政變和唐繼堯的垮臺,鼓舞了雲南人民的革命鬥志,在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形勢影響下,中共雲南特支領導全省各族人民廣泛開展工人、農民、學生、婦女等各方面的工作,建立組織,擴大宣傳,使雲南出現了空前高漲的以工農運動為主體的國民革命浪潮。據統計,到1930年上半年,中共雲南地方組織先後建立了蒙自、嵩明、箇舊、易門、陸良、石屏、寧洱7個縣委,全省共有80多個黨支部,黨員達390多人。
就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大革命蓬勃開展、北伐戰爭取得節節勝利的大好形勢下,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公然背叛革命,發動了屠殺共產黨人、分裂統一戰線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蓬勃發展的大革命運動遭到慘痛失敗,全國陷入血雨腥風的白色恐怖之中。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趙琴仙、陳祖武、羅彩、杜濤、李鑫、趙祚傳等前仆後繼、英勇犧牲。據黨中央當時的刊物《布林什維克》統計,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雲南被捕的革命同志有300餘人,被殺害和失蹤的在120人以上。
受白色恐怖的影響,雲南黨組織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絡,面臨組織渙散、經費無著、工作停滯的絕境。1928年10月13日,在中共雲南特委委員吳澄主持下,中國共產黨雲南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蒙自查尼皮召開,解決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推動雲南革命鬥爭持續發展。1930年1月,遵照中央指示,中共雲南臨時省委召開擴大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省委,王德三任省委書記。在異常複雜險惡的形勢下,省委根據中共六大會議精神,領導各族人民不畏強暴,組織工農暴動,開展武裝鬥爭。針對雲南多民族聚居的特點,省委積極進行少數民族工作的探索和實踐。省委書記王德三深入滇南農村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他撰寫了《夷經》,向少數民族宣傳翻身求解放的道理。這些艱苦的努力和探索,為後來黨在雲南開展武裝鬥爭和民族工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1930年,中共雲南省委機關遭受重大破壞。省委書記王德三、組織部長劉平楷、宣傳部長張經辰、共青團省委書記李國柱和他的妻子、省委候補委員吳澄不幸被捕犧牲。雖然中共雲南地下組織遭到嚴重破壞,血雨腥風籠罩著三迤大地,但是,依然有部分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踏著烈士的足跡,自發組織起來,繼續堅持鬥爭。還有一批雲南高原的赤子,為了中華民族和雲南人民的解放事業,戰鬥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他們當中的傑出代表人物,有紅十軍的建立人和領導者周建屏、無產階級軍事家羅炳輝、威懾敵膽的抗日名將周保中、人民音樂家聶耳、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等,他們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是雲南人民永遠的驕傲。
奮鬥獻身
在舉世矚目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中央紅軍和紅二、紅六軍團先後經過雲南。1935年2月,中央紅軍進入雲南威信縣扎西境內,召開了扎西會議,從組織上鞏固了遵義會議的成果,推動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新階段。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即《遵義會議決議》),作出了二渡赤水、回師黔北、重佔遵義的重大決策。扎西會議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是遵義會議的繼續、拓展和完成。
中央紅軍兩進兩出雲南,在雲南境內活動28天,經過雲南17個縣境,攻克了9座縣城。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遊擊縱隊,建立了川滇黔革命根據地。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1936年,紅二、紅六軍團長征四進四出雲南,在雲南活動67天,經過雲南27個縣境,攻克13座縣城。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紅軍長征兩次過雲南,促進了雲南各族人民的政治覺醒。在紅軍精神的鼓舞下,從1935年11月成立中國共產黨雲南臨時工作委員會開始,中共雲南地方黨組織恢復重建,1937年7月,成立了與雲南省臨工委平行的中共昆明支部。1938年8月,雲南省臨工委與中共昆明支部合併成立中共雲南省特別委員會。1939年1月,在省特委基礎上,成立中共雲南省工作委員會。
日本侵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築成新的血肉長城,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英勇戰鬥。抗戰初期,地處抗戰大後方的雲南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召喚下,毅然投身到捍衛國家主權、爭取民族解放的全面抗戰中。為了爭取雲南地方實力派支援抗戰,中共中央領導人周恩來、朱德、葉劍英等親自做雲南地方實力派龍雲的工作,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雲南的建立、鞏固和發展。全省民眾掀起抗戰熱潮。42萬多滇軍健兒奔赴前線殺敵,其中10萬多人獻身疆場,為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立下了卓著戰功。1942年5月,雲南怒江以西地區淪陷後,滇西民眾英勇地進行著敵後抗戰,騰衝、龍陵、潞西、南甸(今梁河)、幹崖、蓮山(今盈江)、隴川、瑞麗、瀘水等縣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佤族和漢族等各族人民,先後組成數十支抗日遊擊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英勇頑強地打擊敵人。雲南軍民還積極支援配合中國遠征軍發起滇西反攻戰。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收復滇西失地,雲南成為中國抗日戰爭最早將日軍趕出國門的地區,增強了中國人民取得抗戰最終勝利的信心和勇氣。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雲南各族人民用鮮血和生命修築滇緬公路、滇緬鐵路和中印輸油管,修建軍用機場和開闢了駝峰航線,竭力保護中國抗戰生命線的暢通,使抗戰物資源源不斷運進中國;雲南人民承接了大批淪陷區學校和企業的遷入,大力發展軍事工業和教育文化事業,有力支援了前線抗戰;西南聯大師生讀書不忘報國,積極投身到抗戰前線;雲南人民忍飢挨餓、節衣縮食支援前線作戰部隊和在滇盟軍物資,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正當雲南各族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日本法西斯強盜之時,1939年至1941年,國民黨頑固派掀起了兩次反共高潮,加緊反共摩擦。中國共產黨堅決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方針,以打退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逆流,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雲南不斷向前發展。
翻身解放
1945年8月15日,雲南各族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終於迎來了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全省各族人民懷著巨大的喜悅期待著真正的翻身解放,渴望和平建國,醫治戰爭創傷,重建破碎家園。然而,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不顧全國人民的願望和要求,悍然挑起反革命內戰。在此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昆明愛國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率先舉起反內戰、反獨裁的大旗,吹響了要和平、要民主的號角,以聲勢浩大的昆明“一二·一”學生愛國運動拉開了解放戰爭時期第二條戰線的序幕,成為繼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之後,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愛國民主運動的又一個里程碑。
在人民解放戰爭中,為了和平、民主的正義事業,雲南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城市愛國民主運動和農村武裝鬥爭兩條戰線展開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在城市,黨組織領導廣大青年學生和愛國群眾,繼承和發揚“一二·一”運動的光榮革命傳統,使愛國民主運動持續不斷向前發展;在農村,黨組織選派大批經過城市民主運動鍛鍊的革命青年和知識分子,到農村建立革命據點,為開展武裝鬥爭進行艱苦、細緻的準備。
1947年底,人民解放戰爭已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經過長期的準備和積蓄力量,雲南進行大規模武裝鬥爭的條件日趨成熟。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和在蔣管區發動武裝鬥爭的指示精神,1947年12月,中共雲南省工委對在全省開展大規模武裝鬥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在黨中央的正確決策指導下,雲南人民武裝鬥爭之火一經點燃,即迅速形成燎原之勢,勢不可擋。
1949年1月1日,經中共中央軍委批准,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軍第一縱隊與桂滇邊部隊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滇黔邊縱隊。同年7月,雲南各地人民武裝與桂滇黔邊縱隊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下轄12個支隊,2個獨立團。其中,10個支隊、2個獨立團在雲南。這支有20多個雲南少數民族組成的人民軍隊,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在三迤大地、盤江兩岸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在黨領導的革命武裝的帶領下,雲南各族人民紛紛拿起武器,參加到革命隊伍中,短短兩年時間,就由1000餘人發展到擁有約5萬人的正規部隊,還有約10萬人的護鄉團、民兵的人民武裝。到1949年底,解放了滇桂黔三省91座縣城。昆明周圍的安寧、昆陽等地都有游擊隊的活動。在雲南全省形成農村包圍城市的態勢。黨領導下的雲南人民革命武裝,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雲南的反動統治,震懾了雲南的反動勢力,鉗制了在雲南的蔣系部隊,致使國民黨省政府許多縣長(約70人)不敢或不能到職就任。
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四兵團乘勝進軍西南。在大軍壓境、雲南城市民主運動和農村武裝鬥爭風起雲湧的形勢下,經過黨中央和中共雲南地方組織的長期統戰爭取工作,國民黨雲南省政府主席、雲南綏靖公署主任盧漢在昆明率部起義,宣告昆明和平解放。接著,人民解放軍進軍雲南,取得了追殲國民黨殘餘勢力的滇南戰役的勝利,把紅旗插到祖國西南邊境線上。1950年2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四兵團司令員、中共雲南省委第二書記陳賡在雲南地師級以上幹部會上莊嚴宣佈,雲南全省獲得解放,中共雲南省委正式成立。雲南各族人民實現了企盼千百年的夢想,第一次實現了當家作主和民族平等,雲南的歷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00年1月17日,中共雲南省委辦公廳發文,確定1950年2月24日為“雲南解放日”。
(責任編輯 郭笑笙 易 暉)
2021年第6期《社會主義論壇》“百年大黨 百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