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對於《秦時明月》的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端木蓉替蓋聶擋下了一支羽翎,這是那個年代多少國漫都看不到的兒女情長。端木蓉從最初的見死不救到後來以命相許的深情厚誼,至今令我動容。
然而隨著新秦時的開播,能再次看到活生生的蓉姐姐,本應是高興的,沒成想竟被嬴政吼到破防。
【“一個蓋聶,一個小孩,區區兩個人,竟然讓三百鐵騎全軍覆沒。”
“既然用三百人抓不住,那就三千人,三萬人,三十萬。”】
龍顏大怒,殿下群臣澀澀發抖,就為了一個護衛,至於嗎?
至於的,很至於。
於我而言,看影視作品和看書是沒什麼區別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從前看秦時看歷史,把始皇的種種行為歸結為暴戾,哪怕後來越來越多的真相浮出水面,也只能感嘆一句——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直到新秦時再次聽到這段話時,第一次感覺到千古一帝萬丈光芒的背後是無盡的落寞與蒼涼。
十年君臣,一朝生離。
其實,嬴政與蓋聶之間遠不止十年,六國還在的時候,蓋聶就已經陪在他身邊了。將歷史結合動漫人物設定推算下來,應是十七年。那是近二十年的命運交織啊。十七年的君臣之誼,十七年的生死相依,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為了打造一個沒有硝煙沒有戰火的理想國度,他們也曾攜手並進,也曾不離不棄。
可惜的是,動漫也要回歸歷史。《秦時明月》與《天行九歌》彷彿給這個亂世開了一個平行時空,所有的人物,在藝術與歷史之間迂迴徘徊。而蓋聶與秦始皇,註定是不能善終的,藝術賦予秦始皇與蓋聶的十年相伴,自然也要回歸歷史的趙高之禍。
蓋聶曾在《何為最強之劍》一篇中說:“離開鬼谷後,遇到嬴政,彼時我們俱是少年,他說他要終此亂世,他說他要解救蒼生。”這是蓋聶認定嬴政的開始,他們鬼谷一派,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他要用盡平生所學,輔助他的王成為天下共主。
六王畢,四海一,他的王做到了,車同軌,書同文,這理應是他所理想的國度。
可他為什麼還要叛逃?
荊軻,蓋聶說他是他最好的朋友。
公元前227年,荊軻授命於燕國太子丹,入秦王宮刺殺嬴政。
這一幕,對蓋聶來說,無疑是揮之不去的陰影,他的朋友要殺他的王,一邊是芸芸眾生,一邊是最好的朋友,他該如何抉擇?兩者之間,他最終還是揮劍刺向了摯友。
荊軻的殘虹劍折斷在秦王御座之前,嬴政命人將它重鑄成淵虹,贈予蓋聶。後來,嬴政一統天下,他本該站在他的身邊,與他一起君臨天下,可蓋聶卻選擇了叛逃。
他說:“劍非舊劍,嬴政也早非昔日的嬴政。”
蓋聶追求的國度是,沒有硝煙沒有戰火,百姓不再流離失所,安居樂業。他的劍也從來都不是為嬴政而執,而是為天下蒼生而執,當他看到嬴政統一六國後,並沒有改變亂世的殘局時,他選擇了退出。
這對嬴政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蓋聶能為了他殺荊軻,是因為他曾在他身上看到了理想,可當這個理想逐漸崩於破碎的時候,嬴政便不再是他守護的人了。
或許是荊軻的託孤之重,或許是他自己厭倦了廟堂之高,他毅然決然離開了他陪伴了十七年的人。
可真的是嬴政變了嗎?或許吧,他在追求長生的路上一去不復返,那麼劍聖蓋聶,你呢?
蓋聶的叛逃,除了嬴政不能實現他的理想外,其實,更是他在嬴政和荊軻之間做了最終的抉擇,他選擇了荊軻。為了一個故人之子,什麼蒼不蒼生的,早就放下了吧。他教著天明大道理,自己卻已然做好了隨死隨埋的準備。
我為什麼說對嬴政不公平?因為蓋聶只看到了眼下的殘局,卻不肯陪著他一同收拾這殘局,天下割據,四分五裂,自周朝而始約八百年,想要實現真正的統一,實現百姓的安居樂業談何容易?他為什麼就不肯再陪他多走一程?
也許那樣,始皇東巡就不會死,扶蘇,蒙恬,章邯都能得到一個善終,也許,將來天下交到扶蘇手裡,將會是一個全新的國度。
蓋聶走得決絕,秦王宮的盡頭發出一聲嘆息。
十七年的相伴,抵不過你對荊軻的一句承諾。
他要抓他回來,滿世界通緝他,是不是啊,這位君主當真殘暴不仁,對昔日的首席護衛半點不留情。
還記得殘月谷蓋聶大戰三百秦兵嗎?還記得領頭的人說了什麼嗎?
“相國大人希望先生能夠跟我們回去,先生願意合作我們絕對不會傷害你們。”
這……真的是在抓逃犯麼?
區區三百人?嬴政明知他是劍聖,陪在他身邊那麼長時間,他能不知道這位蓋先生實力究竟有多強?他知道的,他什麼都知道,相國大人李斯的意思不就是嬴政的意思嗎?他要他活著回到他的身邊,他不容許他的一兵一卒傷他分毫。所以殘月谷之戰,秦兵如此驚惶,上頭要抓活的,可對方是劍聖,不是他死就是己亡。
蓋聶帶著天明一路流亡,殘月谷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橋段,那之前呢?他又傷了多少秦軍?倘若之於蓋聶的是一道必殺令呢?他是人,不是神,如若那是一道必殺令,劍聖之名恐怕早就載入史冊了。
當嬴政說出三千人、三萬人、三十萬的時候,怒火龍威之下是痛失愛卿的孤獨。他這是抓人還是攻城?他的一生,沒有幾人真心待他,蓋聶的出現讓他在波雲詭譎的朝堂上多了一份安心。可就是這麼一個人,說叛逃就叛逃,他的身邊,十步之內,再無佩劍之人。
有人說,蓋聶與嬴政的十七年,陛下終是沒能完全瞭解大叔,對他的離開感到意外。而我也認為,大叔自始至終也沒有完全瞭解陛下,他們曾因夢想而相互扶持,也因夢想而天各一方。
衛莊曾問蓋聶,嬴政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蓋聶說:“他是一個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人。他是一個自古從來不曾出現,未來可能也不會再出現的人。嬴政和他的帝國會失敗,因為他只是一個人,卻做了超越人的事情。這個龐大的帝國因他一個人而存在。”
衛莊問:“這就是你離開他的理由。”
蓋聶說:“我離開他是因為自己的使命,對一個朋友的承諾。”
他們說,是蓋聶覺著嬴政身邊已有更多的人才輔助他了,他不需要他了,他可以退出了,與之相較,荊軻的遺孤比嬴政更需要他,所以,他叛逃了。從這裡開始,我堅定的認為,是大叔為了荊軻而放棄了嬴政,為了一個承諾,捨棄了他們的千秋霸業。秦王宮刺向荊軻的那一劍,早就註定了二人後續的生離。
都說蓋聶的理想與嬴政是不一樣的,大叔的理想太超前,大概就是今天中國的樣子吧。可他是否只看到了始皇陛下,修皇陵,鑄金人,塑陶俑……他可曾看到攻打六國的百萬雄獅,四十萬在守邊疆,六十萬在修長城擊匈奴,為了找他回去,哪怕國內軍力如此薄弱,他都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章邯。
章邯
章邯,何許人也?大秦帝國的最後一位名將,天下動亂,群雄四起,那是嬴政留在大秦唯一的軍事支柱,秦時的設定裡更是直接聽命於嬴政的存在,可嬴政將他派去了桑海。
那看看這位章將軍來到桑海後,乾的第一件大事是什麼吧。扶蘇遇刺,章邯懷疑是墨家,可他明明已經抓住了墨家的兩位重犯,卻還是冒著風險利用盜蹠誘捕蓋聶,在之後的劇情裡,更是與蓋聶衛莊二人糾纏不休。
第三部《諸子百家》結尾有一情節,天明少羽看見通緝令的懸賞金,蓋聶位居榜首價值十萬兩黃金,一個護衛,越過墨家兵家一眾反賊,甚至是刺秦遺孤,成為帝國頭號通緝犯。
還能說什麼?
陛下自始至終都沒有變過,他在為他們的理想而努力,百萬雄獅,不得勤王,大秦可以滅,但華夏族群不能滅。《楚漢傳奇》裡有這樣一段,始皇道:“朕瀝血二十年,一生孤獨,終加威海內,掃平人間。”所以,蓋聶真的完全瞭解他曾以命相護了十七年的人嗎?
當然我也不能說是蓋聶變了。
【鬼谷子:“鬼谷絕學的最高要義,只有兩個字,決與擇。”
衛莊:“決斷出價值高下,而後選擇。”
蓋聶:“我認為應先做出選擇,再做決斷。”
鬼谷子:“先決後擇,是為利;先擇後決,是為義。”】
冥冥之中,命運使然。
一個廟堂之高,一個江湖之遠。
曾經懷揣著共同理想的人走向了對立面。蓋聶執起他的蒼生之劍捲入諸子百家,將劍芒指向了大秦帝國。
終究是,君不知臣,臣不知君。
可是大叔啊,你的陛下即將東巡,他的生命即將定格,屬於他的那段歷史,那段傳奇,即將落幕,你去見他一面吧,或許,那是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