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是近些年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在眾人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今天,大自然中不經任何化肥農藥生長出來的天然果蔬便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於是,人們經常利用閒暇的時間到野外去採挖野菜食用。
每年的年底至開春這段時間,田間地頭的雜草開始萌芽生長,這時空置的稻田裡也同樣長出了很多可以食用的野菜。
南方的稻田一般種植水稻,而水稻分為兩季,叫早稻和晚稻,播種時間分別是早稻3月至6月左右;晚稻7月至10月左右。在種植的第二季水稻收割完畢之後,稻田會有三至四個月的空置期,雖然在這期間,有些農民會種植適合冬季生長的土豆、玉米等農作物,但除了這少部分的稻田種植了一些粗糧之外,其餘大部分稻田都是空置著等來年再春插的,這些空置著的稻田隨著冬藏春長的時間推移,會陸陸續續長出很多野草雜草,不過,這些野草雜草其實大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野菜,只是很多人不認識罷了。
下面就帶大家一起認識一下這些稻田裡的野菜吧:
【黃鵪菜】
黃鵪菜別名苦菜藥、野芥菜、三枝香、假蘿蔔、毛連連、野青菜、黃花枝香草、還陽草,多見於稻田的田埂邊、菜地、路邊等,高10至50cm,味道微苦,可燙食、炒食或煲湯。
【鵝腸草】
鵝腸草原名叫繁縷,別稱繁蔞、鵝腸菜、鵝兒腸菜、狗蚤菜、鵝餛飩、圓酸菜、和尚菜、烏雲草等,屬於石竹科一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舊時人們多扯來餵豬,嫩莖葉可燙食或炒食。
【一點紅】
一點紅別名羊蹄草、紫背草、葉下紅、千日紅、假芥蘭,屬於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見於稻田、菜地、村旁、路邊或野草叢中。可採摘嫩葉炒食,也可全株用來煲湯。
【白花菜】
白花菜學名龍葵,別稱假辣椒、黑星星、野海椒、石海椒、山辣椒、黑豆豆、野傘子、燈龍草、野茄秧、地泡子等,多見於田間地頭或路旁屋角,嫩莖葉可炒食或煲湯。
【野茼蒿】
野茼蒿別名野塘蒿、革命菜、安南菜,多見於荒地、路邊、山坡林下、灌叢中或田間地頭等陰溼的地方,味道與茼蒿很像,嫩莖葉可炒食或滾湯。
【黃花菜】
這裡說的黃花菜指的是稻搓菜,它多數生長在稻田裡,也偶見於路旁、屋角等地,開黃色小花,與黃鵪菜相似,味苦,用雞蛋煮食可去除大部分苦味,可做成清明果或蒸菜食用。
【碎米薺】
碎米薺是一種常見於稻田、菜地、山坡、路邊、荒地及草叢中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白帶草、見腫消、毛碎米薺、雀兒菜、碎米芥等,全草都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也能入藥;味道清淡、不苦,可湯、可炒。
【清明菜】
清明菜別稱鼠麴草、燕子花、佛耳草、追骨風、白芒草、黃花曲草,開黃色小花,整株覆蓋白色的綿毛,嫩莖葉可製作清明果、餈粑、青團,也可以煮湯食用。
【田艾】
田艾全名叫匙葉合冠鼠麴草,是一種常見於菜園、耕地或溝渠邊的一年生直立小草本,與清明菜一樣有白色綿毛,民間常用它製作艾籺、餈粑或青團。
【紫雲英】
紫雲英別名紅花草、翹搖、草子等,生於山坡、溪流邊等潮溼的地方,現多作綠肥及飲料種植於水田,嫩莖葉可食用。
【苦蕒菜】
苦蕒菜別稱苦菜、小苦麥菜、苦麻菜、黃鼠草、小苦苣、小苦蕒、苦丁菜、光葉苦蕒菜、燕兒衣等,多見於荒野或田間地頭,嫩苗炒食或湯吃,味稍苦。
【雷公根】
雷公根又叫積雪草,別稱崩大碗、馬蹄草,多見於田間地頭、路邊、草坡或水溝旁,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全草入藥,可煮涼茶,也可作野菜食用。
【泥胡菜】
泥胡菜又名豬兜菜、剪刀草、花苦蕒菜、石灰菜、絨球,嫩苗可製作青團,也可煮食,多生長在路旁、荒地、丘陵、山谷、菜地、稻田或溪邊,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
【蔊菜】
蔊菜別稱野菜子、鐵菜子、塘葛菜、幹油菜、野油菜、雞肉菜、田葛菜、野芥草、野菜花、獨根菜、山蘿蔔、山芥菜、綠豆草等,全草入藥,嫩苗可炒食,常見於稻田、溝渠、溪邊等溼潤的地方。
【水芹】
水芹菜又叫野芹菜,一般生於溼地、淺水沼澤、溪流邊或水田中,全草可以入藥,嫩苗可以當野菜食用,味道鮮美,用來包餃子最好吃。
以上是秋收後稻田中比較常見的野菜,另外還有苦丁菜、鴨趾草、浮萍、鴨舌草、眼子草、犁頭草等野菜同樣也會生長在稻田裡,所以說,稻田裡的雜草其實大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只是很多人不認識它們,上面介紹的這些野菜有你認識的麼?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哦。
本節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我是甘木棉,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收藏、轉發和關注,感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