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歐盟帶頭扛起了反壟斷大旗,谷歌、蘋果為首的科技巨頭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然而,歐盟鬧了這麼多年,那些科技巨頭們似乎就沒怎麼消停,還是該吃的吃,該賺的賺。而美國司法部門最近的一個舉動,終於揭曉了謎底。原來,不是各國的監管力度不夠,也不是他們不想對付這些企業,而是因為囊中羞澀。
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司法部門無奈地對外界昭告,該部門對蘋果、谷歌的返送段起訴,必須要推遲幾個月才行。如果說,之前對谷歌、蘋果沒轍,是因為民眾的支援聲不夠、證據不足等等;這一次,美國司法部門面臨的困難則是,沒錢。
都知道,美國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出臺要經過層層把關,這一次的反壟斷起訴也一樣,背後涉及了一個叫壟斷執法資金的東西,總價值大概在5億美元(摺合約32億元人民幣)。為什麼要用到這麼多錢呢?
首先,抽調這些大公司的資料,做市場調研要用錢吧;其次還有相關的檢察官、律師等人力成本支出。此前,美國政府部門就在一項撥款提案中說道,單是反壟斷檢察官的費用就要至少1600萬美元。美國得克薩斯州總檢察官也表示,針對谷歌州聯合反壟斷訴訟,估計該州將耗費4300萬美元。這兩項費用加起來就接近6000萬美元(摺合約3.8億元人民幣)。
同樣對美國科技巨頭沒轍的,還有印度。要知道,蘋果一直“口嗨”,說著要爭奪印度市場的蛋糕,但真實情況卻是不盡人意。就係統服務領域來看,蘋果在印度混得還不及自家人谷歌公司的一半水平。
日前,在一項來自印度的指控中,蘋果“嗆聲”印度有關部門,真正在印度市場具有操控地位的是谷歌,他們家的應用商店佔了超過90%的份額,但是蘋果AppStore的佔比僅有5%左右。
文|廖力思題 | 曾藝 審|廖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