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華攝(人民視覺)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刁文鯧不這麼看,“人老是先從脊椎老起的”。
建立了“中醫刁氏脊椎病醫學”理論體系的刁文鯧,現任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刁氏脊椎保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朝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刁氏正脊療法”代表性傳承人。
承襲了祖上隋朝皇家醫術中“筋出槽、骨錯縫”的治療技法,刁文鯧上世紀50年代中期就在北京通州北關地區開設診所,運用“刁氏正脊法”進行正脊復位、脊椎推拿等治療,到如今已近70年。
脊椎健康的“3個100%”
多年的行醫,深入的研究,讓刁文鯧對脊椎健康有了透徹的認識,總結出“3個100%”——椎間盤退化萎縮變矮、膨出、突出的發生為100%、椎間關節突錯位的發生為100%、人類患脊椎病為100%。
“人在25歲以後,椎間盤就開始出現退化,周圍血管數量驟減,血液、營養供給明顯減少。這就使得椎間盤組織不斷萎縮,開始變矮。”刁文鯧說,“椎間關節突錯位在此基礎上發生,一旦椎間盤變矮,椎間隙就變窄,關節突就相對長了,只能扎向椎間孔。而椎間孔這裡有從脊髓分出的31對脊神經,如果相對變長的關節突不慎碰到這些神經,極有可能導致疾病。”
基於以上兩點,刁文鯧得出人類100%患脊椎病的結論。“如果不及時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正脊復位,任其發展,總有一天它會刺激脊神經,出現脊椎疾病。”他說。
當心脊椎未老先衰
在很多人意識裡,一提起脊椎疾病,往往就是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常見問題,但某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疾病也與之有關,比如胸悶、氣短、心絞痛、眩暈、耳鳴、中風等。
為什麼會這樣?“31對脊神經從椎管伸出來,穿過椎間孔,分佈在各椎間關節、四肢、內臟、血管、五官、腺體……控制著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當椎間關節突錯位刺激到脊神經、椎動脈頸靜脈竇等,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就會被打亂,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導致相關疾病。”刁文鯧說,比如猝死。
為什麼一個人,好端端地會突然猝死?很多人都認為是心臟病導致的。刁文鯧表示,心臟異常不是導致猝死的唯一原因,與脊椎病變大有聯絡。
“支配心臟活動的神經有兩種,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前者屬於脊神經,對心臟起興奮作用,能提高心肌細胞的興奮性,增快心率;後者主要是抑制或降低心臟細胞的興奮性,使心率變慢。正常情況下,二者相互制約,從而使心臟處於正常的活動狀態,心率也保持在一個恆定的水平。”刁文鯧說,“如果脊椎出現異常,比如椎間關節突錯位,就很容易刺激交感神經,使其對心臟的興奮作用大大增強,引起心率增快。如果心率過快,甚至達到每分鐘350到600下,會導致供血‘短路’,血液迴圈停止,如果不及時搶救,就會猝死。”
因此,一個人“好端端”有時只是表象,可能在脊椎上已經未老先衰,達到了嚴重的退化程度,因而控制心臟的神經被壓迫,再加上平時長期處於過度勞累緊張的狀態,就可能導致猝死。對此,刁文鯧建議那些心臟不舒服的朋友,如果在心臟科檢查不出什麼問題,最好去看看脊椎,很可能就能找到原因了。
打破正脊復位世界禁區
在60多年的臨床、教學、科研中,刁文鯧一直從事中醫脊椎病的教學及臨床研究工作;潛心研究“不吃藥、不牽引、不手術”、內病外治的傳統非藥物診療法,為數以萬計的脊椎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培養了一大批脊椎病診療專業人才。
刁文鯧撰寫的《中醫椎體病康復學》,不僅從理論上闡述了脊椎外科學、骨傷學、脊神經學、中醫學等眾多學科的關聯性,而且還系統闡述了亞健康、預防醫學即“上醫治未病”在當代的重要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刁氏脊椎病醫學”理論體系。
2002年—2004年,刁文鯧聯合山東中醫藥大學、煙臺中醫醫院,完成了山東省級科研課題“中醫刁氏脊椎病論症四歸椎診斷標準、脊椎關節五點一線手法復位術標準”的研究。
2009年—2018年,在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的支援下,聯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完成了北京市級科研課題《“中醫刁氏技法治療梅尼埃(眩暈症)”的臨床研究》,打破了枕寰樞椎不能正脊復位的世界禁區;研究證實了“中醫刁氏技法”在臨床上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中醫科,完成了“中醫刁氏脊椎病非藥物診療法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臨床研究”,為臨床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途徑。
從傳統中走來的中醫正脊復位法,經刁文鯧之手實現了創新發展,正在為更多患者帶去好訊息。把“站錯了隊”的脊椎關節正回來,刁文鯧的這一夙願,也正在更大範圍內得到實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