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一手包辦AITO,你還相信華為不造車嗎?
12月23日晚間,不造車的華為,推出了首款幾乎由華為全面操刀的鴻蒙汽車——AITO問界M5。
作為AITO品牌的首款車型,問界M5定位於中大型豪華SUV,採用增程式動力總成,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000km。其最大的亮點就在於,這是首款搭載“Harmony OS智慧座艙”的車型。
華為作為增量供應商 賦能AITO問界M5,圖片來源:華為
對於AITO問界M5,華為充滿了期待,它在汽車市場上亟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身路線的正確,因此AITO問界M5必須大賣。據相關媒體訊息,對於本次推出的新車,內部對它的銷量預期是賽力斯SF5的三倍。
另據瞭解,12月24日起,這款車將陸續登陸全國118個城市的華為門店;2022年1月20日起,開啟預約試駕及預定,預計2月底該車可開始交付。一位華為的銷售人員還向相關媒體透露,除了進入華為門店,接下來AITO還將在北京設立品牌直營店。
點評:想分享一個資訊,即24日,繼昨日後,小康股份股價再度走低,一度跌停;再提出一個疑問,“誰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極狐?”
東風完成轉讓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東風·悅達起亞成為歷史
12月17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東風掛牌轉讓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專案已摘牌,轉讓價格為2.97億元。這意味著,東風集團正式退出東風悅達起亞。不過,國內媒體從起亞方面獲悉,東風集團退出東風悅達起亞後,合資公司未來的股比目前尚與悅達協商中,結果預計於明年4月公佈。
11月19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出了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25%股權的轉讓資訊,轉讓價格為2.97億元,轉讓方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這讓業內傳聞已久的東風退出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一事有了實錘。東風悅達起亞是東風汽車集團、悅達集團和起亞汽車在1992成立的三方合資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25%、25%和50%。
點評:臨近2022年,國內汽車合資公司股比即將全面放開,誰會是下一個呢?
AFS:上週全球減產近4萬輛車,缺芯危機或已至最高點
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簡稱為AFS)的最新資料,截至12月19日,由於晶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為1027.2萬輛,其中,中國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已達198.2萬輛,佔總減產量的19.3%。
上週,全球汽車製造商的減產量大約為39,600輛。其中,歐洲遭受的衝擊最大,損失了約26,000輛汽車,約佔上週總減產量的三分之二;其次是亞洲其他地區,損失了約12,500輛汽車的生產;南美地區削減了約450輛汽車;北美、中國、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減產量均未過百。
儘管全球晶片短缺導致全球汽車製造商在上週又損失了約3.96萬輛汽車的產量,但AFS在不斷減少預期減產的汽車數量。AFS目前預計,由於晶片危機,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將達到1,131萬輛,這比12月12日預測的1,133萬輛有所改善。
點評:缺芯危機峰值或已過去,但長尾效應恐仍將影響甚遠。
大眾總部工廠明年汽車產量或增43%
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沃爾夫斯堡總部工廠工會主席Daniela Cavallo透露,明年,大眾汽車在沃爾夫斯堡主要工廠的汽車產量預計將增加約43%。與今年相比,大眾總部工廠的汽車預期產量雖有顯著的提高,但仍會受到半導體短缺的影響。
Cavallo表示,今年,大眾汽車預計沃爾夫斯堡總部工廠的汽車產量約為40萬輛汽車,低於他此前提及的最初目標100萬輛。針對2022年,他進一步指出,儘管情況預計將在明年有所改善,同時晶片供應將有所緩解,但工廠仍會感受到晶片短缺帶來的影響。大眾曾預計明年上半年的供應形勢仍將非常不穩定。
“沃爾夫斯堡總部工廠明年的汽車生產計劃還沒有敲定,但目前預計該工廠明年將生產約57萬輛汽車,較今年產量增加近43%。當然,這也仍存在風險。”Cavallo如是說。
點評:即便是57萬年產量,仍較最初100萬輛產能目標相差甚遠。
國軒高科收穫美國一車企200GWh鐵鋰大單
12月20日早間,國軒高科釋出公告稱,其境外全資孫公司 GOTION, INC.(美國國軒)與美國某大型上市汽車公司簽訂協議,該汽車公司預計在 2023 -2028 年間,向國軒高科採購磷酸鐵鋰電池總量不低於 200GWh,雙方還計劃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實現本土化生產。
根據公告,國軒高科將在 2023 -2028 年間確保滿足該客戶所需的電池數量,預計總量不低於 200GWh。為了滿足該客戶龐大的電池採購需求,國軒高科一方面將透過中國內地電池生產基地出口LFP電池,為此國軒要協調或擴建在國內的生產線,另一方面國軒計劃在美國本土建廠生產配套所需的LFP電池,上述LFP電池產品將用於該客戶美國及全球市場的電動汽車和其他應用;此外雙方還將共同探討成立合資公司建設電池生產基地、共同投資上游材料和下游電池回收產業的可能性。
公告中還提及,該汽車公司為表示合作的誠意,將透過分階段預付款項的方式來支援美國國軒在美國本土建廠。國軒高科出於商業保密協議,此次公告中並未透露該美國車企的具體名稱,只是提及交易方在全球車企中市值排名靠前,產品覆蓋全球市場,具備良好的履約能力,與國軒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持續、良好的合作關係。
點評:作為大眾汽車集團投資公司,並基於大眾與福特之間的深度合作關係,大膽猜測,國軒高科6年200GWh訂單會是福特嗎?
日本將為L4級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立法
據外媒報道,日本警察廳將提出一項在農村地區使用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許可制度議案。L4級自動駕駛汽車在某些條件下可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道路交通法修改議案將於明年春天提交到國會,如果國會批准,日本將首次實現L4級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日本有關部門正在考慮批准在人口較少地區的指定路線上執行自動駕駛公交車。根據該計劃,縣級公共安全委員會將審查自動駕駛車輛運營商的計劃,並批准他們提供自動駕駛服務。
日本政府計劃在2022財年(2022.4.1-2023.3.31)前,在主要針對老年乘客的地區實現L4級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到2025財年(2025.4.1-2026.3.31)左右,將其擴充套件到國內40多個地點。
在日本,自動駕駛技術已達到了L3級,這意味著自動駕駛車輛可以自行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但是如果遇到困難,仍需要轉為手動駕駛。與L3級自動駕駛不同,L4級自動駕駛的前提是,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安全駕駛或停車,包括在惡劣天氣或緊急車輛接近時,在沒有駕駛員參與的情況下,按照指定的路線行駛。
點評:自動駕駛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毫末智行獲近10億元A輪融資
12月22日,毫末智行宣佈,公司獲得近10億元A輪融資,成為中國第一家實現規模量產的自動駕駛獨角獸公司。此輪投資方為美團、高瓴創投、高通創投、首程控股、九智資本等,募得資金將主要用於自動駕駛研發投入和人才體系建設。
據悉,作為前裝量產自動駕駛AI公司,毫末智行擁有全棧自研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目前其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已經陸續搭載在包括魏牌摩卡、坦克300城市版等在內的諸多車型中,輔助駕駛使用者行駛里程已突破400萬公里。
點評:本週自動駕駛領域發生的融資至少為3起,且每起融資規模至少上億元。實際上,就國內自動駕駛發展歷程來看,這已經不是第一波投資熱潮。相比於2015年左右,資本市場趨於冷靜,自動駕駛玩家現階段和之後要面對的考驗也是全方位的。
地平線牽手速騰聚創,或將加速自動駕駛落地
2021年12月22日,地平線與RoboSense(速騰聚創)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依託各自領域的技術積累和量產經驗,重點圍繞高階輔助駕駛(ADAS)、自動駕駛、機器人、智慧交通新基建等應用開展深度合作。
根據協議,基於RoboSense(速騰聚創)第二代智慧固態鐳射雷達RS-LiDAR-M1,以及地平線征程3、征程5汽車智慧晶片,雙方將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前裝量產的融合感知解決方案,進行協同開發與適配。
點評:實際上,雙方早在2019年官宣達成合作意向。未來,速騰聚創與地平線或將聯手驅動智慧駕駛的商業化普及與技術進化,加速智慧汽車生態的變革與創新。
小馬智行與一汽南京達成合作,推進Robotaxi前裝量產
12月24日,小馬智行宣佈與戰略投資方中國一汽的全資子公司一汽(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聯合制定自動駕駛感測器硬體系統前裝量產方案,共同開發適合Robotaxi的車型並進行前裝量產,實現低成本自動駕駛平臺的規模化應用。
此外,雙方還計劃共同建立自動駕駛示範運營車隊,在廣州、北京、上海、長春、南京等地開展商業化運營合作,共同實現Robotaxi的規模化落地運營。
點評:隨著Robotaxi不斷從研發轉入規模化試運營階段,作為該賽道上的重要一員,小馬智行正在穩步擴大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運營規模和範圍。而一汽在Robotaxi領域的佈局也是由來已久,未來雙方將交出怎樣的成績單,我們拭目以待。
東軟睿馳牽手中興通訊,共同打造新一代車用作業系統
12月20日,東軟睿馳宣佈已於近日與中興通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車用作業系統。
根據協議,雙方基於在作業系統核心和AUTOSAR AP/CP等領域積累的各自優勢,將在產品研發、生態協同、專案方案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車用作業系統。另外,雙方還將共同攜手晶片合作伙伴推動建立國產高效能汽車電子生態聯盟,加快國產車用作業系統的開發應用與成熟落地。
點評:隨著汽車智慧化的快速發展,研發自主可控的汽車作業系統不斷被提上日程。為此,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企業牽手上下游夥伴、開展相關的探索,而此次東軟睿馳牽手中興則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前途K50復產,K20將於2022年上市
日前,前途汽車在蘇州工廠向用戶交付前途K50,並宣佈更親民的前途K20將於2022年上市。與此同時,前途汽車宣佈與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公司合作,計劃於2022年量產推出全球首款太陽能光伏汽車。
前途汽車成立於2015年,2016年獲得發改委批准核發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2018年進入工信部發布的新增車輛生產企業名單,正式成為國內第六家獲得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雙資質”的企業。
不同於以SUV為切入市場的首款車型,前途汽車首款車型定位於純電動跑車。2018年前途汽車首款車型前途K50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為68.68萬元。而由於車型小眾、售價過高等因素,前途K50上市後的市場反應平平,至今銷量不足200輛。
除了銷量平平外,前途汽車此前還被曝出母公司長城華冠在新三板退市,前途汽車資金鍊斷裂,K50停產,多家門店和交付中心關閉。
點評:重返造車賽道的前途汽車能否迎來“第二春”值得關注。
理想ONE成功挑戰中大型SUV銷量冠軍
“24個月挑戰中大型SUV銷量冠軍”,12月22日,理想汽車CEO李想透過微博釋出了這一訊息,並配文“感謝鞭策,繼續努力”。
在過去24個月,理想汽車用三個時間點記錄了理想ONE挑戰中大型SUV銷冠的歷程。根據中汽終端零售資料顯示,2019年12月,理想ONE開始交付,當月上險量為1011輛,這一資料尚不足其他暢銷中大型SUV月銷量的十分之一;三個季度過後,2022年9月,理想ONE的月上險量來到3,830輛,不過主打增程式的理想ONE被大眾中國CEO視為“最糟糕的解決方案”;時間來到2021年11月,理想ONE交付量首次破萬,達到13,485輛,同比增長190.2%,再次重新整理其單月交付記錄的同時,也超越了大眾品牌中大型SUV的銷量之和。
點評:兩年不到的時間,理想ONE用實力詮釋了增程式電動車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
零跑汽車成立動力科技公司,朱江明任法定代表人
企查查資訊顯示,浙江凌昇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於12月20日註冊成立,朱江明任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該公司註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研發;汽車零部件研發;智慧控制系統整合;軟體開發等。另外,該公司由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
據瞭解,零跑是造車新勢力中位數不多的自研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的車企之一,目前,包括智慧駕駛、智慧座艙、高效電驅、電池整合等領域,均由零跑汽車自研完成。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零跑汽車累計申請專利數量1186項,已申請發明專利517項。在新勢力品牌中,發明專利佔比排名第二,三電專利佔比超40%,遠超造車新勢力前三。另外,零跑汽車技術團隊人員佔比超過60%,且已搭建L4級演算法團隊。
根據規劃,除了目前已經上市的3款車型外,零跑汽車還將在2025年底之前再推出8款全新車型。同時,在自動駕駛、智慧座艙和三電領域,零跑也將不斷有新技術推出。
點評:零跑投資動力科技公司,意味著其在供應鏈方面進一步擁有更多自主權。
投資80億元,比亞迪又一動力電池專案落戶江西撫州
近日,比亞迪與江西撫州市簽署投資協議,將在撫州高新區投資80億元建設年產15GWh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專案。據悉,此舉是比亞迪在撫州建有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年產能20萬輛)、零部件產業園後,在該地的又一大動作。
蓋世汽車從企查查獲悉,撫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於2021年09月08日成立,該司註冊地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大道199號,法定代表人為何志奇,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點評:在自供以及計劃外供的多方需求,比亞迪今年在電池產能擴張方面的舉動明顯加快。
來源:上海錦町新材料科技整理自網路
免責宣告:本文部分圖文資訊轉載自網路等,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