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永遠的精神豐碑。沒有革命先烈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我們要牢記歷史,牢記那些為我們付出鮮血和生命的先輩們!
徐克強(1908~1942),乳名開甲,學名世祥,上海寶山縣殷行鄉南徐家灣人,1927年春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任共青團吳淞區委委員。後兩度入獄,"八·一三"事變後獲釋,經組織審查轉入共產黨,並進入第一國際難民收容所工作,任支部組織委員、支部書記。1939年10月赴蘇南敵後,先後任蘇州縣委組織部長兼肖陸區區委書記、縣委副書記,蘇、常、太工委組織部長。1941年底調來泰縣,任縣委書記兼組織部長,次年五月任縣委書記獨立團政委。多少年來,他雖身患嚴重肺結核病,但一直嘔心瀝血,忘我工作,1942年7月2日晨,縣團駐在繆家野被日偽軍包圍,突圍中徐克強病體不支,毅然決定讓通訊員帶著檔案衝出去,自己開槍自盡,保持了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時年34歲。
徐靖遠(1901-1942),山東省壽光市人,著名抗日將領.1925年畢業於東北陸軍講武堂,歷任北伐軍師政治部主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師長、河北抗日民軍參謀長兼第一團團長、豫北五縣民團聯防司令、太行軍民抗敵聯防委員會參謀長。1938年3月28日,徐靖遠被日軍逮捕後詐降,被日軍任命為偽華北皇協軍副軍長。1938年8月7日,徐靖遠發動八七起義,刺殺偽華北皇協軍軍長李福和及日軍十多人,通電反正。後被八路軍總部任命為抗日救國軍縱隊司令。1941年奉命打入國民黨軍統內部,任少將師長,以此身份支援太行根據地抗日鬥爭。1942年8月在鄭州黃河渡口壯烈犧牲,時年41歲。
郭壽徵(1910年-1941年),山西汾西人。1931年加入李冠洋組織的"中國青年救國團"。1936年,參加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從事抗日救亡活動。同年10月,入太原國民師範軍政訓練班。1937年初,經犧牲盟會派遣,赴山西省國民兵軍官教導二團做政治工作。"七七"事變後,參加青年抗敵決死隊(隰縣決死隊)第二縱隊。193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政治工作員、連指導員、團政治處幹事、營政治教導員。1939年,到薄一波領導的保安五團工作,先後任組織股長、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等。1940年2月,二一三旅轉戰太嶽和保安五團合編為新五十七團,任政治處主任。同年8月,參加了"百團大戰"。1941年,任五十七團副政委、政委。同年夏,調北方局黨校學習。1941年,"五一"大掃蕩戰鬥中被俘,慘遭日軍殺害。英勇就義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堅決抗戰到底!"
凌則民(1911—1942),號堅瑜,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城關鎮人。黃埔軍校第六期步科畢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師排長、連長、營長。抗戰期間,任第五軍九十六師補充團上校團長、少將團長。1942年,凌則民奉命遠征緬甸對日作戰,在守衛緬甸彬文那城時與日寇激戰。每天都有許多官兵犧牲,18天以後,全團所剩無幾,守於主陣地的三營打得只剩下3挺機槍和10多個士兵。最後,全團彈盡糧絕,被日軍包圍,凌則民在率餘部突圍中,不幸中彈陣亡,長眠在異國的土地上。
海鳳閣(1909年2月8日-1942年5月),1928年底在馮玉祥開辦的無線電專業技術學校畢業,隨即當了電報務員,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1931年12月14日夜間,海鳳閣和40多名無線電通訊人員攜帶8部電臺投奔了紅軍。193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處第3科科長。1942年5月,日寇華北方面軍調集2.5萬餘兵力,對太行山北部地區進行大"掃蕩"。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在南艾鋪遭敵合圍。海鳳閣帶領通訊科和電臺人員,奉命緊急轉移疏散。在轉移過程中被彈片擊中,壯烈犧牲,時年33歲。
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那段悲壯的歷史,和那些為我們付出鮮血和生命的先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