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傳播
春秋戰國時期,高氏主要活動在華北地區,其中一支在戰國後期,楚 國滅越後,經吳越之地,進入楚國,最終到達海 南。秦漢時期高姓的足跡已經遍佈於華北、陝甘寧以及中原地區。東漢 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時期,在山東地區形成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晉時,高姓主要向北和東北遷移。南北朝時,高姓因北齊的滅亡而被迫移民陝南和西蜀。在四世紀末和五世紀初以及五世紀末,中原人民為躲避戰亂,大規模遷徙日本群島,形成兩次日本史書稱之為“歸化人”赴日的高潮。主要禍根是由西晉後期的五胡亂華引起,長期極其殘酷的民族仇殺使大陸漢族人不堪忍受,開始了向四周大規模遷徙的浪潮:主要是南遷江南,其次是由東北逃向朝鮮半島,南北兩路難民都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最後去了日本。當年阿知王(劉姓)來日本的時候,高姓有隨行者。隋唐時期,高姓主要的活動地仍在長江以北,但繼續向四川和江浙地區遷移。五代宋元時期,高姓大批移民於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區。明末清初高姓進入了臺 灣。
姓氏文化
郡望
渤海郡、漁陽郡、廣陵郡、河南郡
堂號
廣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江都堂、江陽堂、揚州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余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唐朝時高固、高崇文都被封為渤海郡王;北齊高歡被封為渤海王,其後裔子孫遂以為堂號。
厚餘堂:孔子弟子高柴,曾擔任費城宰(縣長)。孔子評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後知有餘”。《詞海》:愚,純樸也。由是,高氏後代以“厚餘”作為高氏的堂號。
人口分佈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約有89萬人,約佔中國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為高姓的第一大省,約佔中國高姓總人口的15.6%,約佔安徽總人口的3.1%。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河北、陝西、河南、四川五省,這五省高姓佔高姓總人口的62%;其次分佈於山西、湖北、浙江,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中國以皖豫陝冀為中心,向東北、西北、東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佈帶。
明朝時期
明 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高姓大約有93萬人,約佔中國人口的1%,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中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沒有增長,遠遠低於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純增加率為4%,淨增加了4萬。山東為高姓第一大省,約佔總高姓人口的18.8%。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江 蘇(12.5%)、浙江(12.2%),這三省高姓大約佔高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佈於山西、江西、甘肅、河北,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間,高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和西北遷移,特別是向江浙贛地區移民。中國重新形成了山東、江浙贛、陝晉三個高姓人口聚集地區。
明朝以後
當代高姓的人口已達1 452萬,為中國第十五位姓氏,大約佔中國人口的1.21%。從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萬激增到1450餘萬,達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中國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態勢。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安徽、江蘇三省,大約佔高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佈於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廣 東,這五省又集中了31%。山東居住了高姓總人口的14.6%,為高姓第一大省,佔全省總人口的2.3%。中國形成了渤海灣、東部沿海地區高比率的高姓區域。在近600年間,高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南和東的遷移,同時,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移動流。
高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浙江北部、湖北東部、甘肅西部、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達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東中部的地區高達6.4人。高姓分佈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2.7萬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佔國土面積的18.1%,高姓人口大約641萬;0.9-2.7萬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42.2%,高姓人口大約719萬;不足0.9萬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39.7%,高姓人口大約92萬。高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表明:高姓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達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肅河西走廊、山東中部、陝晉北部、黑龍江東北,在1.8%以上,有的達到3.6%以上,這部分高比例的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29.2%;在四川、重慶東部巫山,奉節、湖北大部及利川、湖 南北部、江西、浙江、福 建、臺灣、廣東東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高姓頻率在0.6%-1.2%,其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30.5%;其他廣大地區,高姓頻率不足0.6%,其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40.3%。
遷徙傳播
羅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一千三百三十八萬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左右。
湖北宜城為羅氏之發源地,後再往南遷,先由湖北襄陽遷至枝江,再遷至長沙,最後於漢景帝時在江西南昌繁衍成當地望族。
先秦時期,羅氏一直活躍在湖北、河南、甘肅地區。到楚文王時,羅姓族人向南進入湖南的汨羅縣。秦漢時,羅姓已經播遷到江西南昌地區,一直到宋朝,羅姓在江西發展很繁榮,為江西的大姓。隨後羅姓從湖南和江西向南進入兩廣地區,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雲南。到了唐朝以後,尤其在明朝,羅姓已經分佈到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廣東、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穩定的發展,清初羅姓進入了臺灣。
宋朝時期,羅姓大約有3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4%,排在第五十二位。江西為羅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羅姓總人口的38.8%。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四川、安徽、湖南四省,佔羅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佈於河南、福建、山西、廣西四省,又集中了19%。全國形成了以贛皖湘、四川為中心的兩個羅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羅姓大約有7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75%,為明朝第二十四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羅姓人口的增長速度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由於羅姓主體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進入江南地區,中國北方几次戰亂對羅姓的傷害相對要輕。江西仍為羅姓第一大省,約佔羅姓總人口的29.4%。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四川、湖南,這三省羅姓大約佔羅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佈於福建、浙江、陝西、廣東、甘肅五省,又集中了33%的羅姓人口。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顯。全國重新形成了湘贛浙、四川兩大塊羅姓人口聚集地區。
姓氏文化
郡望
豫章郡:亦稱南昌府、南昌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鍾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晉朝時期為荊州治所。南北朝時期梁國置為南雍州,西魏改為襄州。隋朝時期改為襄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淵平定王世充後,改為襄州,因原隋朝舊名而領襄陽、安養、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州置山南道行臺,統交、廣、安、黃、壽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酇州,以陰城、谷城二縣來屬於。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罷行臺為都督府,督襄、鄧、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廢重州,以荊山縣來屬於。唐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廢都督府。唐朝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廢鄀州,以率道、樂鄉二縣來屬於。又撤常平入襄陽,撤陰城入谷城,撤南津入義清,撤漢南入率道。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襄陽郡。唐朝天寶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禦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復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節度使,領襄、鄧、均、房、金、商等州,自後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轄領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樂鄉諸縣。以後襄陽為歷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長沙郡:周朝即有該地,戰國時期楚國始建郡,秦滅楚後承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等地。西漢改郡為長沙國,東漢仍改回為郡。
羅州:即廣東省湛江市屬廉江市。廉江地處雷州半島北部,粵桂邊界,扼粵桂兩省交通要衝。廉江,古稱羅州。始建前在秦朝時期屬象郡地。漢朝時期屬合浦縣地。晉朝時期屬高涼郡高涼縣地。南朝宋、齊時期為高涼郡羅州縣地。南朝梁、陳時期為羅州高興郡石龍縣地。隋朝時期屬高州高涼郡石龍縣地。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龍縣建石城縣,屬羅州,唐玄宗天寶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為濂江縣。南漢時期屬羅州。宋太祖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廢羅州並廢濂江、幹水縣,劃入吳川,屬辯州。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改辯州為化州。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76年),復析吳川西鄉置石城縣,屬化州。元朝時期屬化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屬化州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屬化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屬高州府。清朝時期屬高州府。民國元年~三年(公元1912~1924年)屬高州道。民國三年改石城縣為廉江縣,屬高州道。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廢除道制,屬高州善後處。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屬高雷廉欽瓊崖羅陽八屬聯軍總指揮部。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八屬聯軍全部覆滅後,屬廣東南路行政公署。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屬廣東省第七行政區公署。民國三十八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公元1949年),屬廣東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1月11日廉江縣城解放,屬廣東南路專員公署。1950年9月屬高雷專區。1952年11月屬廣東粵西行政區。1956年2月屬廣東省湛江專區。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縣合併為雷北縣,屬廣東省湛江專區。1960年11月雷北縣易名為雷州縣,屆廣東湛江專區。1961年3月撤銷雷州縣,恢復廉江、遂溪、海康三縣。按原縣區域分治和歸屬。1978年9月屬廣東省湛江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9月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屬湛江市。1993年12月經國務批准,廉江撤縣設市(二類市),歸廣東省直轄,並委託湛江市代管。
堂號
豫章堂:以望立堂。
尊堯堂:宋朝時候,豫章人羅從彥是大儒陳頤、程顥的再傳弟子。他謹慎地遵守老師的教訓,隱居不願做官,傳朱熹的理學,著有《尊堯錄》。人們稱他“豫章先生”。清朝人廖紹朱在《羅氏族譜序》中雲:“羅氏之先系出周之羅國,厥後子孫以國為姓。漢大農令懷漢公(即珠公)肇遷豫章,世為豫章羅氏。”民國學者羅元鯤考證,羅珠“實為羅氏鼻祖,分佈天下者皆其後也”,故豫章為羅氏郡望。豫章堂號源此。
人口分佈
當代羅姓的人口已達1340多萬,為全國前十八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從明朝至今600年中羅姓人口由70萬激增到1300餘萬,增長達19倍之多,羅姓後人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羅姓人口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大約佔羅姓總人口的41%,其次分佈於江西、雲南、貴州、湖北、廣西、重慶,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羅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羅姓總人口的17%,為羅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雲貴川渝、粵桂湘鄂閩贛兩塊高比率的羅姓區域。在近600年間,羅姓人口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南和東南的遷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為主流,同時也出現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動。羅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羅姓在長江以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羅姓在雲貴、川渝大部、粵桂、湘贛大部、福建西端,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達1.4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3%以上,其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0%,居住了大約63%的羅姓人群。在海南、臺灣、閩浙大部、湘贛北部、川渝北端、安徽南部、河南東南角以及西南角、陝寧南部、甘肅、青海東部、內蒙古西部和北端、黑龍江西北角,羅姓在當地人群中的分佈比例在0.48%一1.44%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0.6%,居住了大約23%的羅姓人群。羅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6.4%,A型佔29.6%,B型佔26.1%,AB型佔7.9%。
遷徙傳播
先秦時期,鄭姓主要分佈於陝西、河南、山東等地。其中,山東鄭姓源於邴地(今費城),為原鄭國派駐人員的後代。
戰國時期,開始進入四川、山西、山東、河北等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動亂較多,南方相對穩定,形成中原人口向南徒遷。晉永嘉元年(307年)南遷始祖鄭庠,曾任吳國車騎長史、平難將軍,後出任東安太守,鎮守丹陽。鄭庠次子鄭昭為東晉龍驤將軍,封開國侯,率兵入閩,稱“入閩始祖”。
至唐末,中原南下福建移民,大批鄭姓先民定居於福建,鄭姓的中心開始在東南沿海形成。
明末清初,鄭成功抗清進入了臺灣。
姓氏文化
郡望
洛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置洛陽縣,因在洛水之陽而名,屬於三川郡。
高密郡,又稱高密國,西漢漢宣帝時改膠西郡置高密國,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轄境包括今山東膠州和濰坊一帶。
雍州郡,東漢時期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關中、隴西地區,包括陝西省西安市、咸陽市西北部一帶地區。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
南陽郡,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南陽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
滎陽郡,三國時期,曹魏正始三年(242年)將原有的河南郡分出一部分設定滎陽郡,轄地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滎陽縣至朱仙鎮一帶,即鄭地區。
堂號
滎陽堂:以望立堂。
隴西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高密堂:以望立堂。
雍州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通德堂:史稱北海相孔融敬重鄭玄,在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稱之為“通德門”,因以為堂。
博經堂:西漢朝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某一經,鄭玄卻力主博通諸經,因以為堂。
安遠堂:漢宣帝執政時期,鄭吉為侍郎,打敗了車師,使日逐投降。後封為安遠侯,派他衛戍西邊國境,是為西域都護使。
人口分佈
宋朝時期,鄭姓大約有75萬人,約佔中國人口的0.97%,排在第二十位。福建為鄭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鄭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福建、河南、浙江三省,這三省鄭姓佔鄭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佈於江蘇、廣東、江西、湖北等。中國鄭姓的分佈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豫鄂兩塊鄭姓聚集區。#人生##國風大典#
明朝時期,鄭姓大約有1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21%,排在第十五位。浙江為鄭姓第一大省,約佔鄭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佈仍集中於浙江、江西、福建,這三省鄭姓大約佔鄭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佈於廣東、廣西、江蘇、安徽等。中國鄭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遷移,以浙江為中心的鄭姓聚集區開始形成。#國學經典##姓氏#
當代鄭姓人口分佈頻率,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浙東,每平方公里人口達到4.5人以上。其次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東部、安徽中部、江蘇中部、上海、吉林,每平方公里的人口達到2.7-4.5人。密度最高的(2.7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佔國土面積的5.9%,鄭姓人口大約181萬;0.9-2.7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41.6%,鄭姓人口大約608萬;不足0.9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52.5%,鄭姓人口大約148萬。鄭姓在浙江、福建、臺灣,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上,這部分高比例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2.8%;在廣東東部、湖南北部、贛鄂豫皖蘇五省、山東南部、四川大部、貴州北部、陝西南部、內蒙古中部、陝甘寧北部、東北三省,鄭姓人口比例通常在0.5%-1.5%,其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34.9%;其他廣大地區,鄭姓人口比例不足0.5%,其覆蓋面積約佔了中國總面積的62.3%,其中人口比例在0.1%以下的部分佔國土面積的25%。#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