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古朝鮮不得不說檀君,關於檀君神話,具體內容的可以自行百度,這裡就說說韓國人的造神方式。
天神有個兒子叫桓雄,他下凡了,下凡地點後來被定在長白山,這也是韓民族自稱起源於長白山的原因。
一頭熊和一隻老虎找到了桓雄,說想變成人。桓雄就讓他倆吃艾草和大蒜,一百天不見天日。老虎沒忍住,熊堅持下來就變成女人了。熊女說想懷孕,桓雄就跟她(它)結婚,生了個兒子叫王儉(檀君)。
對了,大蒜是西漢傳入中國的,至於公元前兩千多年桓雄是怎麼搞到大蒜的,,,我也不知道,隨他便吧。
然後生下來這個檀君天賦異稟,建立了國家,定都王儉城(平壤),國號朝鮮。檀君當了一千五百年王,退休以後又去做了幾百年山神,最後活了1908歲。
當然這部分傳說,韓國人還沒有喪心病狂到直接寫進歷史教材的地步。只是在反反覆覆強調“檀君朝鮮確有其事”“檀君確有其人”“傳說流傳久遠,具有歷史意義”“傳說體現了當時的實際情況和人民生活狀態”等等。桓雄靠熊的壯舉也被冠以聯合“崇拜熊的部落”,排斥“崇拜虎的部落”的解釋,虛化了檀君的年齡。
但是把三國遺事中的太伯山解釋成太白山(實際在原文中是妙香山),進而把整個滿洲 遼東地區甚至遼西地區都拉入朝鮮歷史,把靺鞨族,渤海國之類的中原王朝屬國和少數民族也拉進韓民族,確實是韓國史學界的現實。
另外檀君神話的“神”,現在韓國史學界也有一說,要改成“新”,神和新都是신,改變這一字的表述,意在進一步抹去“神話”的屬性,將神話考證為信史。
檀君神話的考據活動高潮出現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恰好是朝鮮王朝結束,日帝扶植大韓帝國建立,並逐步吞併朝鮮半島的歷史時期。之前一直不溫不火的檀君神話在這一時期突然被炒熱,對此暫時有兩種解釋。
其中一種解釋,我的近代史老師和精讀老師曾介紹過,這段時間的某些考據工作是受日本人支援的,目的是透過考據出一個韓民族自身的起源來使朝鮮半島脫離依附了數千年的中華體系和圈子。先促成其獨立,再吞併掉孤立的朝鮮半島。事實上日本吞併朝鮮半島的策略和程序也確實如此。
另一種解釋是韓國史學界內的聲音,認為日帝侵略殖民時期前後,韓民族透過考證始祖來保有其民族獨立性,抵抗日本的同化政策。
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可以說,這個檀君神話的考證,本身就是受到了政治外交諸多因素的影響,從源頭開始就已經不是純粹的客觀的學術問題了。
然而史實就是史實,韓國人想要推翻流傳千年的歷史談何容易。為了彌補一個不靠譜,只能發明更多更扯淡的歷史,用一個謊言掩蓋另一個謊言,在程式設計裡面有個術語叫作巢狀,這就是韓國神話的謊言巢狀。
比如,為了掩蓋箕子朝鮮,把衛滿之前的歷史全部歸於所謂的檀君。教材中跳過了中間千餘年,直接說“否王”“準王”時期朝鮮強勢,成為了可以與燕國匹敵的國家。這裡的燕國,是戰國七雄?還是郡國並行的燕國?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
但有一點,否王準王可是歷史上有名有姓的箕否和箕準,這可怎麼辦呢?沒有箕子朝鮮,哪來這麼多姓箕的王呢?你們家原來姓王的檀君跑哪去了?
於是韓國教材上開啟了逆天的嘴炮模式,當時翻譯到這一段的時候,我都驚呆了。。。
故事是這樣的,由於否王和準王在位期間國力強勢,朝鮮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否王確立了世襲制度,傳位給兒子。。。
哈?還有這種操作?難道在檀君王儉從他爹手裡繼承了權利並建立朝鮮國之後,朝鮮搞了兩千年禪讓制?!
對於衛滿朝鮮這段歷史,在韓國史學界其實還是比較糾結的。一方面把它當做一個侵略者,因為衛滿取箕準而代之。另一方面,也許是為了維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教科書中又著重強調了,衛滿及其族眾來到朝鮮半島是扎著髮髻,穿著長衣,國家名稱沿用“朝鮮”等,以論證衛滿朝鮮其實是古朝鮮的延續(這裡的古朝鮮,不是實際上的箕子朝鮮,而是韓國人模糊處理之後的檀君朝鮮)。在吸收了中原的文化和技術之後,朝鮮半島在衛滿朝鮮時期進入了鐵器時代。
為什麼這麼糾結呢?我猜可能是因為之前吹牛逼吹大了。
說好的“可以同燕國匹敵的強盛國家”呢?別說戰國七雄的燕國了,衛滿的來歷之前有提到,算上家眷,滿打滿算帶了一千多人的一個漢朝分封國出逃的將軍就把強盛的古朝鮮截胡了。。。這要是不把衛滿吹成自己人,豈不是很尷尬?
基本上韓國人一方面剽竊中國的文史典籍改頭換面吹成自己的歷史,沒有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叫作東夷。只好再吹一個歷史,漢字是東夷人發明的,東夷那是咱韓國人的爹。所以中國史書是使用韓國文字記載的,韓國人借用一下也無妨。
另一方面又要和中國歷史做切割,不然怎麼解釋自己的獨立性?好頭痛,好無奈,以致於逢中必反,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