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熱下寒症狀的人太多了,
何為上熱下寒?
上熱即,口腔潰瘍反反覆覆老發作,牙齦腫痛、出血,喉嚨還痛,同時還伴有心煩失眠、臉上長痘、脾氣大、愛生氣等等。
下寒即,腳底老是冰冰涼,吃一點寒食就容易腹瀉,腰膝酸冷,夜尿還特別多。女性還會有痛經,經血中夾有瘀血塊。
乍一看,好像身體冰火兩重天,上身三伏天,下身三九天。
你說,用點清熱瀉火藥吧!上身的熱證是清了,但清熱藥往往苦寒,脾胃就受不了了,就容易腹瀉,還可能加重下肢冰涼的情況。
那用點溫陽助火的藥吧!貌似下身的寒證是緩和了,但免不了上身上火情況愈演愈烈。
如此看來,上熱下寒倒成了疑難雜症?
非也!欲用中藥,還需先辯證才行。
中醫認為,心主火,腎主水。
心位於人體上焦,腎位於人體下焦。
因而不難判斷,上熱,即心火旺盛所致;下寒呢?即腎水沉積於下所致。
健康的人體本是心火溫熙腎水,腎水制約心火,呈水火既濟之態。
而今,上邊火燒眉毛,下邊冰凍三尺,
心火和腎水就如同牛郎與織女,只能遠遠的望著對方,卻難以觸及。
牛郎和織女是被王母娘娘拆散的,那心火和腎水又是被誰給擋住了呢?
被中焦的脾胃,道理很簡單,中焦不通,則心腎不交。
所以,治療上熱下寒的思路來了——打通中焦即可,讓心火和腎水和解。
這麼機智的思路是誰想出來的?
是醫聖張仲景所創,在《傷寒論》中,有這麼一張方子,專治“心下痞”。
可能有人會問,不是說好打通中焦的嗎,怎麼又治“心下痞”了?還有“心下痞”又是個啥?
大家試想一下,心位於上焦,心下,即中焦的脾胃,“痞”即是腹脹。
所以說白了,“心下痞”就是脾胃堵住了。
好了,不賣關子了,這張方子就是著名的和解劑——半夏瀉心湯。和解誰?心火和腎水。
半夏瀉心湯:半夏、黃連、黃芩、乾薑、甘草、大棗、人參。
我們來簡單的過一遍這個方子,看看是怎麼和解的?
我們前面就提過,張仲景給這個症狀起了個很文藝的名字,叫作“心下痞”,
那首先,我們得把這個痞證給解決了!用誰?
用半夏,半夏可以燥溼化痰,消痞散結,被歷代醫家視為化痰之要藥。
《藥性論》中言半夏,可"消痰涎,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
《本草綱目》直接點明,半夏可"治腹脹。”
中焦是打通了,然後呢?上火的症狀並沒有得到解決,這個時候就要用黃連和黃芩了。
黃連和黃芩它們都是苦寒的藥材,在這裡有兩個作用,
寒可以瀉熱,上火的症狀就可以改善,此為治標。
苦呢,苦能燥能洩,洩什麼?洩心火,此為治本。
中醫認為,胃氣主降,中焦打通後,黃連、黃芩的苦性可以帶著心火,坐著胃氣這部電梯直達下焦,溫熙腎水,此為苦降。
腎水得到溫熙了,同樣的思路,也該讓心火得到制約,
這個時候,張仲景又用了點乾薑。
乾薑是一味辛溫的藥材,辛能行能散,
中醫又認為,脾氣主升,所以乾薑的辛散之性可以帶著腎水,乘坐脾氣這部電梯直達上焦,制約心火,此為辛開。
最後,再用一點人參給脾臟提提氣,甘草和大棗保護一下我們的脾胃。
分析至此,作一簡單的小結,方中先用半夏打通中焦。隨後,用了黃連、黃芩並非單純的以寒制熱,用了乾薑也非以熱制寒之意,而是辛開苦降,降胃氣,升脾氣,一升一降,讓脾胃轉運起來,心火自然就往下溫熙了腎水,腎水也能向上制約心火,不費一兵一卒,此才為和解之大義。末了,用人參、大棗、甘草調理,做到攻補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