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近日釋出的題為《中國、澳大利亞和物聯網》的文章稱,世界正在被物聯網所改變,越來越多的裝置和活動透過網際網路相連,並被賦予了計算能力。這種轉變帶來數字連線固有的安全挑戰指數式上升。然而,人們看到,東亞和東南亞鄰國繼續透過物聯網的國際生態系統和潛在供應鏈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絡。
文章稱,儘管西方世界對中國政府及其數字技術領軍者的不信任在增加,但這些供應鏈和市場的複雜性和跨國性正擊敗將它們從中國轉移出去的舉措。美國推動與中國技術“脫鉤”的努力現在眾所周知。但正在推動的措施沒有達到所需規模,以解開與中國經濟相互依存的全球“戈爾迪之結”。
到2030年,東南亞的數字經濟預計將價值1萬億美元。
這個結可能會透過強制性措施來打破,比如出口管制,這導致非美國的公司斷絕與中國技術巨頭華為的關係。但美國政府不願採取這條道路。與此同時,美國的私營部門繼續向中國的數字技術行業注入資金。在缺乏與東亞和東南亞更緊密的經濟融合的明確重點的情況下,美國不大可能扭轉該地區與中國更緊密融合的潮流。
這不僅適用於快速增長且數字化的東南亞經濟體,也適用於東亞地區。韓國與中國的聯絡頗為緊密,日本企業拒絕遷出中國,並繼續在中國在重要技術領域形成新的夥伴關係。中國臺灣也允許其數字技術領軍者擴大與中國大陸參與者的業務,並將他們與物聯網不斷髮展的地區生態系統聯絡在一起。
報道評論稱,澳大利亞的經濟未來在於與該地區更緊密的融合。隨著數字保護主義在美國和歐洲抬頭,澳大利亞在這些經濟體中的機遇可能會越來越有限。如果最近的經驗有什麼借鑑意義的話,那麼反對中國的政治團結無法保證經濟團結,也無法保證澳大利亞在“志同道合的夥伴”中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報道認為,中國數字技術供應商的國際擴張,以及中國政府迅速擴大的網路空間監管制度,令量化與中國網路連線所隱含的風險變得具有挑戰性。特朗普政府能威脅將美國的網路與那些未能把中國數字參與者排除在外的國家切斷開來,但澳大利亞必須找到一條道路,保護其繁榮所源自的國際連線。這意味著透過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所塑造的數字生態系統的聯絡,這些參與者越來越多地來自“政治上信任的”社群之外。(編譯/殷夏)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