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俞燕
編 |吳戈
出品 |喻觀財經
如果要選2021年熱詞,“養老保險”肯定名列其中。
從上到下,人人都在談養老保險。養老金融改革方向漸明,專屬養老險產品和專屬養老理財產品已相繼推出。在中端層面,自2004年開始出現的專業養老保險機構g亦面臨革新。
平安夜,CBIRC釋出了《關於規範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為養老保險公司和養老金管理公司的發展正本清源,即迴歸到“專業化養老金融機構”。
根據《通知》的要求,養老保險機構的改革有兩個重要內容,一是機構定位,二是業務方向。
自2004年12月平安養老險作為首家專業養老險公司以來,17年來已有10家專業養老險公司和一家專業養老金管理機構——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17年間,養老險公司的批設一直呈現斷斷續續的狀態,2007年泰康養老險成立後,直至2013年才新批了安邦養老險,三年後才又批了新華養老險。2017年人民養老險公司成立後,又隔了四年,才有了恆安標準養老險公司,再然後就是今年8月批籌的“巨無霸”國民養老險公司。
一路行來,幾家專業養老險公司困頓有之,迷茫有之,謀變有之。走著走著,有時未免偏離了作為專業養老險公司的初心。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這句話用在專業養老險公司身上,也挺合適。隨著我國向中度老齡化社會演進,消費者的養老意識日益覺醒,呼喚了很久的養老險的春天或許真的要來了。
12月17日,《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獲得審議透過,該檔案提出,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完善制度設計,合理劃分國家、單位和個人的養老責任,為個人積累養老金提供製度保障。
個人養老金的新時代就要來了。
在這個新時代,與銀行、基金、券商們同臺競技,養老保險公司如何勝出?只能靠專業致勝。
而新規就是要把養老險公司們拉回到專業的路徑上來,“做好自己”。
定位:迴歸“專業”
《通知》對於養老保險公司的定位和業務方向進行了明確:
一是養老保險機構應定位為專業化養老金融機構,進一步突出養老特點,最佳化養老財務規劃、資金管理和風險保障等服務,提升長期服務能力。
二是明確主要業務方向,推動養老保險機構重點發展商業養老保險、養老保障管理和企業(職業)年金基金管理等能體現養老屬性的業務,支援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概括來說,養老保險公司要回歸養老保險的主業。
2004年12月,平安養老險在上海成立,開啟了專業養老險公司的專業路線。
彼時,按監管部門的思路,在健康險、養老險、農業險等專業細分領域,成立專門的保險機構,有助於走專業化運營路線。
不過,專業化的細分領域也同時意味著相對小眾化,對於以大數法則為基本運營原理的保險業來說,尤其是尚處在初級階段的國內保險業,小而美要實現起來很難。
多年來,專業養老險公司都面臨著“年金資產保值增值,而管理機構股東不賺錢”的難題,尤其是對於只有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業務和養老保障委託管理業務的養老險公司,即使靠投資收益支撐,依然難逃虧損的命運。
在發展過程中,幾家養老險公司根據各自的情況進行了戰略定位的調整,有的增加了個人養老保障產品或普通保險產品,以及第三方業務板塊。
比如,2006年,平安養老險與平安人壽的團體保險業務進行了重組。人民養老險公司則承接了由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移的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機構資格,從而擁有了受託、賬管和投管三項資格。
長江養老險強化其投資能力的建設,拿下了好幾個“第一”,比如,2015年成為首家開展境外投資業務的養老保險公司,2016年又成為首家獲得“受託參與股指期貨交易能力”的養老險公司,並在同年10月19日獲批在業務範圍中增加了“與資產管理業務相關的諮詢業務”,著手開展第三方投顧業務。同年還發行了另類保險資管產品實現保單貸款資產證券化首單。
此外,長江養老險還入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機構,實現養老金第一支柱業務的關鍵性突破。泰康養老則成為率先對接中國養老保障體系第二、第三支柱的養老保險公司。
中國人壽養老公司則與京東聯手,打造了國內首個一站式線上養老平臺“國壽·京東養老廣園”,藉助網際網路大佬的既有平臺優勢發力。
不過,對於專業養老險公司來說,實現盈利依然比普通保險公司要難。首家開業的平安養老險,直到2010年才成為業內首家盈利的養老險公司。
經過多年的發展,從受託資產規模來說,除了人民養老險、新華養老險、大家(即安邦)養老險和剛開業的恆安標準養老險外,其他五家養老險公司皆已達到千億元。
經過多年的發展,從受託資產規模來說,除了人民養老險、新華養老險、大家(即安邦)養老險和剛開業的恆安標準養老險外,其他五家養老險公司皆已達到千億元。
從盈利情況來看,除了剛開業的恆安標準養老險和未披露資料的大家養老險,其他幾家皆已實現盈利。以2020年的資料來看,平安養老的淨利潤最多,新華養老的最少。
業務:秉持長期主義
對於養老險公司的業務方向,新規格外強調兩個字:長期。
《通知》鼓勵養老保險公司發展安全性高、保障性強、滿足長期或終身領取需求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以及其他具有一定長期積累養老金功能的商業保險。支援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在消費者的養老需求被空前激發的當下,但凡貼個“養老”的標籤,都會更引人注目一些。在養老金融主體增加、養老金融產品形態多樣的當下,林林總總的養老金融產品裡亦不乏掛羊頭賣狗肉者。
養老金融產品的價值在於讓居民養老的“長錢”進入個人養老金融產品市場,從而獲得穩健而長期的風險承擔能力。但目前市場上所謂的養老金融產品,實質則是冠以理財之名的偏短期理財產品。
早在2020年10月,監管部門高層就屢次公開表示,將研究明確養老金融產品的標準,按照“名實相符”的原則,對不符合標準的各類帶有“養老”字樣的短期金融產品堅決予以清理。
目前銀行已在清理不符合要求的養老理財產品,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四家試點機構上線的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則在五年期。
對養老險公司來說,其業務大致可分為短險和長險業務兩大類。最初幾年,年金業務還沒有做起來,養老險公司只好接過並不怎麼賺錢的團體險業務,勉強用來衝一下規模。
後來隨著百萬醫療險和“惠民保”的火爆,一批養老險公司也“殺入”了短期健康險領域。
還有一類短險業務,則是短期個人養老保障業務。2013年監管部門推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允許養老保險公司發行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可以面向個人銷售。同年平安養老險便發行了市場上首個個人養老保障產品。
兩年後該法規便經歷了一次修訂,其中規定養老保險公司要合理控制三年以內的短期個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的規模,且須與其資本實力相匹配。
不過,從去年的情況來看,一些公司的短險業務規模仍超過了長險。比如,平安養老險披露的短期險和長期險業務規模,分別為245.69億元和120.3億元,短險是長險的一倍。
《通知》要求,養老保險公司要壓降清理現有短期個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要在2022年6月30日前,適時停止相關產品新增客戶,原則上於2023年底前完成存量業務清理。
今年以來,已有養老險公司陸續停售或關閉短期個人養老保障業務,比如長江養老險已釋出旗下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關閉的公告。從目前來看,國壽養老、太平養老、平安養老和泰康養老等公司需要壓降,但整體來看後續壓降的壓力應該不會太大。
對於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的產品形態的創新,《通知》亦表示支援養老保險機構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前提下,圍繞強化長期養老功能,體現生命週期管理要求,創新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的產品形態、經營模式,發展成為真正具有長期養老規劃和管理功能,滿足差異化養老需求的養老金融工具。
從隔壁日本的情況來看,其養老金第三支柱中,保險養老產品多在五年及以上的長期產品。那麼,如果保險業重點開發五年期及以上養老保險產品,可以實現與銀行、基金、券商類養老金融產品的差異化競爭。
糾偏資管業務
除了壓縮短期個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通知》還要求養老保險機構原則上不得經營保險資產管理業務,包括受託管理保險資金和開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等,須終止或剝離與養老無關的保險資產管理業務。
《通知》要求,現有經營保險資產管理業務的養老保險公司,原則上應於2022年底前依法合規完成終止經營或剝離相關業務等整改工作。
有業內人士指出,根據資管新規的要求,須有資管牌照方可開展資管業務。在資管新規即將正式實施之際,此舉是為了進一步釐清養老險公司和資管公司的定位,讓養老險公司迴歸養老的主業。
該新規對於承接了第三方資管業務的養老險公司會有較大影響,尤其是成立較晚且第三方管理規模佔比較高的公司。
一種解決之道是把養老險公司與養老無關的資管業務,剝離給同一集團內的保險資管公司。目前除了剛批籌的國民養老險之外,其他養老險公司皆有同屬一個集團的資管公司“兄弟”,因此從技術層面來說,剝離不是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平安養老和長江養老可能會把相關的資管業務剝離給各自集團的資產公司。
《通知》提出,對於存在偏離養老主業、業務壓降清理不到位、未能建立有效的風險隔離機制制度等問題的養老保險機構,將採取監管約談、責令整改等措施,並不再支援其開展相關養老金融業務創新。同時,與相關部門密切溝通協作,進一步增強監管合力。
在10月召開的2021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人社部養老保險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個人養老金擬採取個人賬戶制,將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等都作為個人養老金的產品。
以賬戶製為核心的養老金融改革,或許明年就要正式落地了。個人養老金的新時代就要來了。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