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於很多特種養殖戶來說,算是十分難受的一年了,因為開年還沒多久,“禁野令”就來了,為何要出這個禁野令,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個是為了安全考慮,另外一個就是保護野生動物。
於是有很多特種養殖品種都被列入了禁養的黑名單,慘遭禁養。如竹鼠、豪豬、果子狸等。被列入禁養的黑名單之後,這些特種養殖品種不僅不能養了,就連以前養大的也不能賣了,要麼放生,要麼就地埋掉。這讓很多養殖戶無法接受,損失太大了,尤其是一些名貴的養殖品種,如林蛙。
林蛙又叫雪蛤、哈士膜,主要分佈於我國東北地區,是我國東北地區獨有的一種兩棲動物,同時也是一種十分有利於農業及林業的益獸,有專家說,野生林蛙每年可不是3萬隻以上對農業及林業有害的昆蟲,是名副其實的農業衛士。然而就是這麼一種有益的動物,卻差點瀕臨滅絕。
那麼是誰讓林蛙走向滅絕的?主要因素是人為原因。我國一直有著吃野味的習慣,而林蛙就是其中之一。在明清年年間,林蛙就因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成為貢品,被列為宮廷八大山珍之首,而到了現代,因其肚子裡的“油”價值十分高,使得林蛙遭到“滅絕式”獵捕。
林蛙肚子裡的“油”叫做林蛙油,也稱雪蛤油,是一種價格十分昂貴的食材和藥材。有資料記載,在前年,也就是2018年的時候,一斤上等的林蛙油今年的價格是6000元左右,而製成一斤上等林蛙油,需要大約1000只2到3年左右的鮮活成蛙,也就是說要千隻才能出一斤上等林蛙油。
也是因為林蛙油十分昂貴,存在巨大的利益誘惑,許多人就打起了野生林蛙的注意,在冬季是組隊去山裡或者森林的溪流裡大量獵捕冬眠的林蛙,導致林蛙瀕臨滅絕。
要知道,在80年代之後,林蛙就幾次出現過這種危機,為了保護野生林蛙,我國在2008年的時候就將林蛙列入了紅色瀕危物種名錄,明令禁止獵捕林蛙,但另外市場需求量大,因此自那之後人工養殖林蛙逐漸形成,且養殖技術也日益成熟,按理說應該不會出現這種事情了,為何到現在依舊會這樣?
養殖林蛙不容易,其成本也十分的高。養殖林蛙至少需要2、3年的市場才能上市售賣,並且根據產地、大小、季節、性別不同,價格也不同。至於林蛙油,其需求量更大,但是養殖的林蛙產量有限,鑑於這些原因,很多養殖戶就搞起了“以抓代養”。
也就是去森林裡捕捉野生的林蛙,放到養殖基地,過幾個月之後,冒充成養殖的拿去售賣,這樣不僅沒起到保護林蛙的目的,反而還變相的傷害了林蛙,於是在這次“禁野令”出來之後,林蛙就直接被拉入禁養的黑名單了。
林蛙禁養禁食是好事嗎?筆者個人認為是好事,這樣更有利於林蛙的保護,但同時對於很多正規養殖戶來說卻又是壞事,畢竟他們從來沒有獵捕過野生林蛙,這一刀切了之後,他們的損失誰來賠?
各位朋友,你們如何看待林蛙禁養這件事?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