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團
蒲團
我們當地叫“蒲墩”,是用玉米皮編制而成,是以前農村每家每戶的必備另類“凳子”,坐上後有席地而坐之感,非常接地氣,且坐姿舒服。
叉子
叉子
我們當地叫做“四股叉”或者“三股叉”,以前用的最多的是木頭的叉子,純天然生長,後又經過加工而成的,是農村打麥子挑麥秸必備之農具。
扁擔
扁擔
我們這裡叫做“勾擔”,是農村以前挑水必備之工具,無論是到井裡挑水喝還是到河裡挑水澆莊稼澆菜,都能用到它,在以前使用頻率非常高。最經典的一篇課文就是《朱德的扁擔》,課文裡就提到朱老總挑扁擔幹革命的事蹟。
提籃
提籃
在九十年代以前,這個提籃的使用頻率還是非常高的,相當於現在的手提袋,但是這個可以多次重複利用,節能環保。趕集上店用它,生孩子吃喜面用它,走親戚帶禮物用它,下地幹活裝飯也用它,實用性非常好。用料上有鐵皮做的,有竹子編制的,也有柳條編制的等。
籮
籮
這個不知道農村大齡的小夥伴還記得不,這個籮的用處也很大,因為它的網眼很細,用它來籮面籮米,籮出面裡的蟲子或者雜質來。
簸箕
簸箕
簸箕在農村也是非常常見的實用工具之一,它的主要用途也是剝離糧食裡的麥糠或者其他雜質,專業術語叫“簸”,也就是透過抖手腕,來晃動簸箕,從而藉助空氣來分離糧食與麥糠。
鍋垂
鍋垂
我們這裡叫此物件為“鍋垂”,不知道其他地方怎麼叫,可能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樣,主要用途就是用它盛食物,比如包好的餃子,蒸好的饅頭等等,用的是高粱秸稈透過穿繩子編織而成,在北方農村至今都在廣泛使用。
陶瓷水缸
水缸
這個水缸的主要用途就是盛水,也可以用來醃鹹菜,材質為陶土刷釉子,但是冬天數九寒天就不能放在室外了,會凍破的,就是俗話說的“三九四九冰破缸臼”。
灶籬
灶籬
我們這裡方言管它叫“灶籬”,以前用它撈煮熟的水餃,或者用它在磨面前清洗小麥的時候撈飄在水面上的麥糠。
蒲扇
蒲扇
在以前缺電缺家用電器的時候,它就是農村夏季重要的防暑降溫工具,使用頻率非常高,家家人手一把,為家家戶戶帶來清涼。
蒜臼子
蒜臼子
這個不光以前就用,就是現在很多農村家庭還都在使用,吃水餃砸蒜泥的時候必須用它,砸出好吃的蒜泥的必備品。
看了這些老物件,您有何感想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