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產作業。審美即鑑別美醜。日常生活審美化,即以美為標準打理日常生活,是生活的藝術化與藝術的生活化,是人類對美的全方位全過程追求,是一種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境界。
創造美的世界。人類有善惡,世界有美醜。美是一種讓人舒服的存在。高山的險峻,大海的遼闊,楊柳的婀娜,松柏的挺拔,都是本真的自然之美。繪畫的傳神,雕塑的生動,音樂的沁人心脾,詩詞歌賦的蕩氣迴腸,則是人為的人文之美。美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歸根到底是主觀見諸客觀的。美之所以美,是因為人類發現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靈和創造美的智慧。美的城市,美的鄉村,美的生活,人的價值在於追求美、享受美、創造美,創造一個賞心悅目的美的世界。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人類的生活目標,是審美的大眾化。
體驗美的感受。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鹹。世間永珍,仁義禮智信。美是審美主體對客體的主觀感受,是一種愉悅的生活體驗和創造性精神昇華。吃飯為了充飢,烹調是一門藝術。喝水為了解渴,品茶是一種陶醉。看戲為了娛樂,鑑賞是一種享受。體驗是一個過程,審美依託感知。從比例的和諧體驗視覺之美,美即好看。從音調的和諧體驗聽覺之美,美即好聽。從味道的和諧體驗味覺之美,美即好吃。從宇宙的和諧體驗生命之美,美即快樂。生活的價值在於美的陪伴。美是人類與周邊環境互動時體驗到的一種由內而外的親和由外而內的爽。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人類的生活內容,是審美的常態化。
滿足美的需求。慾望產生動機,需求呼喚供給。愛美之心,求美之慾,審美之需,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法國的巴黎,英國的倫敦,奧地利的維也納,俄羅斯的聖彼得堡,都在追求美的過程中繁榮興旺。柏林、亞琛、漢堡、科隆、慕尼黑、曼海姆、紐倫堡、德累斯頓,德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藝術品,得益於德意志大大小小曾經的王侯們醉心於藝術,對美的狂熱迷戀和競相投資。美的生產,美的交換,美的消費,美的價值在於美所激發的吸引力、凝聚力、創造力和生產力。審美的過程,是一個刺激慾望、創造供給、滿足需求的過程,也是人類用美裝扮環境、裝扮自己,給生活注入美的靈魂的過程。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人類的生活需求,是審美的宜人化。
作為中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貴州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萬餘座橋樑,創造了數十個“世界第一”。這些橋樑,不僅是出山路、產業路、旅遊路,更是人們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的致富路(新華網)
發展審美社會。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之時,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定居農業出現以前,以採集、狩獵為生的人類四處覓食,與野獸無異,即使美也美得孤獨。農業文明時代,飢餓與瘟疫連綿不斷,許多人在死亡線上掙扎,即使美也美得悲涼。西方工業文明前期,工人在汙濁和奴役中求生,美是少數人的奢侈享受,即使美也美得苦澀。日常生活審美化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富裕與貧困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發達與欠發達的差別在於夠不夠,高度發達與中等發達的差別在於美不美。審美社會是一個追求審美價值的社會。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美起來,意味著中國社會超越實用價值,進入追求審美價值的新時代。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人類的生活標準,是審美的中國化。
作者:李明聖,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誌社總編輯,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文章來源:《前線》雜誌2021年第12期,原標題“論日常生活審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