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層面數字化轉型政策的推進,To B領域(特別是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作者十多年來有幸深度參與幾家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接下來會在頭條這個平臺不定時跟致力於製造業發展的苦逼戰友們一起分享一下個人的一家之言。
首先闡述一下作者看到的甲方的難點。
對於甲方,上至國家,下到車間的裝置,智慧製造、數字化等等概念層出不窮,各級政府各種補貼花樣繁多,特別是近十年手機應用領域的光速發展,企業家們多多少少也體會到了使用系統的便利。回頭看看自己企業內部,數字化程度簡直就是一塌糊塗。願意嘗試的企業是少數,嘗試了之後達到了預期效果的更是少數。是什麼導致了這類結果?從作者與諸多企業家溝通的結果來看,原因也比較清晰。表面上看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不太夠,管理不規範,流程不清晰,執行力不太到位等等,本質上來看還是跟國家大環境相似,受制於發達國家及各行各業的那些歐美巨頭企業。我們的製造業大多是隻是中間的零部件生產商,沒有什麼技術上的核心競爭力,幾乎沒有市場定價權,企業生存才是第一位的。用作者面談過的一位企業家的原話來講,上了軟體專案,最終八成會失敗,而且失敗的原因還不是軟體公司,而是企業自身。
但是對於企業來講,如果不進行數字化轉型,結局也是顯而易見的,用十幾年前流行的那句話“ERP上了是找死,不上是等死”來形容現在的數字化轉型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再來看一下作為乙方(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日子也不太好過。雖然市場需求明顯變大,但是眾所周知的商業規律,競爭者也越來越多,藍海殺成了紅海,用流行的一個詞“內卷”來形容非常貼切。一個專案你敢報價80W,就有對手敢報50W。TO B領域應用的軟體系統替代成本非常高,選擇了錯誤的合作商之後再想換非常困難。所以很多創業者為了生存打起了赤裸裸的價格戰,然而這招對於現在的甲方几乎屢試不爽。
綜合來看,一方面甲方希望壓低成本,同時乙方又很內卷,這就導致了很多專案開頭很愉快,越推進越痛苦,甚至是爛尾。作者本人也多次陷入類似的泥潭,也一直在思考怎麼在這條黃金賽道挖到金子。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低程式碼平臺,並且試用了某廠商的低程式碼平臺之後,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後續的連載再給各位看官老爺慢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