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位於宣武區中部,長660米,寬24米,呈南北走向,因附近居住的大多是回民,於此販賣牛羊,逐漸形成集市,由此得名。
牛街遼代以前稱為柳河村,或柳湖村,當時這裡地勢低窪,有大面積的水塘,且柳樹成蔭,因此得名柳河村。後來河湖消失,逐漸形成街道。後成為回民的聚居地,所以牛羊肉的交易量很大,成為專門進行牛羊肉買賣的集市,明代時稱為牛肉衚衕,清代改稱牛街。
牛街成為回民的聚居地可追溯至遼代。據《遼史·表》記載:“遼代與回鶻和回回大食部來往甚繁,伊斯蘭教由此傳入燕京”。而公元13世紀時,蒙古族人的崛起,遠征西亞和東歐,有大批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被遷徙東來,人數多至數十萬,其中一些人還被編入蒙古的“探馬赤軍”中服役。忽必烈統一中國後,許多來自西域的軍士就在中國定居下來。柳湖村附近有一座土埠,當地人俗稱此地為“岡兒上”或“崗兒上”,當時來自西域的回族人就在岡兒上居住。
明代時回族人中在朝廷內做官為宦者都居住在內城中東四牌樓和西四牌樓兩地,而崗兒上的居民則多為商人、屠戶和普通百姓。清兵入關後,將原內城的居民都趕到了外城,內城專供滿族人居住,於是原內城的回民也都到崗兒上來落戶,使得崗兒上成為回民最大的聚居地。如今的牛街仍是北京市最大的回族同胞聚集地,周圍居住著穆斯林群眾約1萬多人。
禮拜寺,位於牛街中段東側,原名魯定君之寺,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回教寺院,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回民每逢週五的聖日都要到這裡來祈禱。
禮拜寺位於牛街中央,坐東朝西,其規制宏麗,古雅素樸,嚴謹壯觀。寺據傳始建於遼統和十四年(996年),為當時入仕中國的阿拉伯學者納蘇倫丁主持建造。自此之後,經歷過多次維修和重建:明代正統七年(1442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成化十年(1474年),明憲宗賜名為“禮拜寺”;清代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成今狀,康熙皇帝親題匾額“敕賜禮拜寺”。1955年、1979年人民政府兩次撥款進行全面修繕,並於1988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牛街禮拜寺佔地4523.5㎡,其建築佈局為集中對稱型,最前為古老而美麗的望月樓,高約10米,為伊斯蘭教寺院中特有的建築。望月樓平面呈六角形,四面有窗,外側上簷正中懸“牛街禮拜寺”匾額。樓兩側各建一座方形碑亭,亭內立有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用漢、阿拉伯文字刻成的《敕賜禮拜寺》石碑。正門兩旁各有兩座掖門和便門,門外有四柱三樓的木牌坊一座,簷下懸“達天俊路”匾額,大影壁原位於路西,後牛街改造將其置於路中間隔離保護,長40米,高5米,厚1.4米。望月樓、木牌坊、大影壁、碑亭共同組成了禮拜寺莊重、瑰麗的入口。
寺內共有三層院落,第一層院落有南、北房各三間和一座小樓;第二層院落是禮拜寺的中心,有南北講堂、南北碑亭等建築,中心偏東是兩層樓臺式的邦克樓,東側是議事大廳和禮拜大殿。禮拜大殿坐西朝東,五楹、三進、七層共42間,總面積達600平方米,裝飾精美,寬敞宏麗,可容納千人同時禮拜。大殿的西面有窯殿,象徵著聖地麥加,因其內部穹窿結構狀似磚窯故名,殿頂藻井繪有紅地瀝粉貼金西番蓮纏蔓圖案。窯殿西北側有木製宣講臺,是聚禮日或節日教長講經說道的地方。禮拜大殿內的樑架結構及天花板上,均施以博古、彩繪和用阿拉伯文字組成的圖案。邦克樓又稱宣禮樓,為做禮拜前高聲念“安贊”,登樓召喚教民來做禮拜所用。第三層院內有東西兩座篩海墳(篩海是阿拉伯語譯音,指伊斯蘭教中有很高學識和修養的人,也可解釋為“長者”),據碑文記載,這兩人是在宋末元初時來禮拜寺宣教講學,於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和二十年(1283年)相繼去世,後葬在此地。
如今,禮拜寺已成為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和中外友人參觀、旅遊、考察、學習的著名景觀之一。牛街也已改造完畢,兩側建成了住宅小區,並輔以文化廣場、幼兒園、學校、醫院、餐飲等生活服務設施。牛街、禮拜寺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