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爆發的背後世家與寒門的博弈在我初讀唐朝歷史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安祿山這種在官方正史中十惡不赦的逆賊,卻在陳寅恪先生的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一書中考證其在河北地區:俗謂祿山、思明為二聖。
在這裡不合邏輯的啟發下,我慢慢發現安史之亂背後是唐朝關中本位政策的崩潰。這個政策的核心就是關隴世家集團世代把持朝政。
關隴集團是唐朝起家的根本所在,樹大根深,雖然從唐太宗和武則天時期,傾力推行科舉,大力扶持庶族,但作為新興的政治力量,寒門庶族在中央還是缺乏力量,世家門閥在中央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唐朝時期的科舉制度和宋朝之後的科舉制度無法同日而語,當時的科舉實在是太黑了,杜甫有一首詩《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紈絝:指富貴子弟。不餓死:不學無術卻無飢餓之憂。儒冠多誤身:滿腹經綸的儒生卻窮困潦倒。這句詩就道盡了寒門士子當時的悲涼。
縱然是當時的詩仙李白,才華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巔峰都不為過,但是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李白的一生是過得非常貧困的,李白一輩子其實都想做官,為此還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上面寫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這封求職信過了千年再讀依然能感到一直莫名的悲涼,但是四處求官的李白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來因為太窮了連同居女友都嫌棄,晚年更慘,被流放,窮困潦倒一生。
當然也有過得好的大詩人,比較典型的就是王維,這位大哥不一般,王維出身是河東王氏。河東王氏又出自太原王氏,而太原王氏是七宗五姓之一,世家大族啊,十五歲,王維進京參加科舉,然後才華加出身就是龍傲天的劇本,天寶年間王維一直做到了吏部郎中,這裡說一下這個官職的級別吏部是當時中央組織部,侍郎-副部長,郎中-局長、司長,當時的王維只有不到40歲,相比於同時代的李白,杜甫,王維太爽了。
最後說說王維的結局,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王維被俘,安祿山給了王維官職,我覺得王維是投降了的,但是史書上說王維是被逼的,額,這個麼我也是不知道該怎麼理解了,後來唐軍相繼收復長安、洛陽,王維與其他陷賊之官,均被收繫獄中,隨後押到長安。這些人按律當死,其中大部分人都處死,只有王維沒事,新唐書記載是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縉平叛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唐肅宗網開一面,後來不但罪免了,還繼續做官,一直做到了尚書右丞,這個職位可不得了,相當於現在的總理,投遞叛國的大罪都能沒事,世家大族的威力現在大家能理解了吧。
我們再來說說唐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其實從隋文帝創立科舉制度開始,這些世家大族就不遺餘力的要廢掉這個,但是發現不可能之後就開始在選拔制度上花心思,比如雖然科舉讓讀書人可以當官,但是你要參加科舉要由地方給你推舉,只有得到舉薦的人才有資格獲得參加科舉的資格,而世家又把持地方和官場,寒門子弟和庶民子弟想獲得舉薦基本沒門。好就算你恰巧才華橫溢又恰巧遇到一個唯才是舉的地方官員,獲得了舉薦來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對不起,你還是競爭不過世家門閥。
不像後來宋明清的科舉要隱瞞考生身份資訊(糊卷),唐朝的時候科舉閱卷是考生資料是公開的,那麼文章考試又沒有統一標準,這不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這裡插一句千萬不要再罵高考了,要是沒有高考普通老百姓能有機會出頭嗎?寒門和庶民讀書人都是報國無路,一時間長安、洛陽等地也聚集了很多如同盲流的寒門和庶民讀書人,他們或在城內高談闊論企圖引起這些世家門閥注意,或鬱郁不得志客死異鄉。
但是唐明皇的對外擴張政策,給了邊鎮節度使空前絕後的實權,這些感到沒有前途的寒門和庶民讀書人就前往隴右地區和河北地區發展,其中很多人都進入了邊鎮節度使門下中下級官吏和將領的謀士客卿,所以大家現在去看全唐詩中就有大量的邊塞詩,數量之多在整個中國封建歷史中都是空前絕後的,著名的有高適、王昌齡這兩大哥就經常出入邊鎮做幕僚。對於長安的世家大族來說,這是好事啊,他們巴不得這幫寒門和庶民讀書人遠離長安中樞,同時帝國邊鎮缺乏官吏和知識分子,邊鎮也樂於接受他們,充實自己文官隊伍的建設。
但是這些世家大族沒有想到,毀滅的種子就此種下,安史之亂依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