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本來自己正打算去做一件事,突然冒出一個人來催你做這件事:快點做行不行啊。
然後你就立刻不想做了。
這個體驗我深有體會。有一次我出門時,正準備順手拿垃圾下去扔的,突然女朋友說了一聲:順便把垃圾拿下去扔了吧。
我一下子反抗心理就上來了。本來還想著表現一下自己的自覺性,被她這麼一說,就變成了好像是她催著我去幹這件事一樣。一下子就給我整不會了。
還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回家時,我媽就特別喜歡催我幹這個,幹那個的。
有一次我看自己的房間有點亂了,打算收拾一下的。然後我媽就過來喊我:趕緊收拾你的房間,都亂成什麼樣子了。
聽到後,我立馬就不想收拾了。繼續攤在床上再刷一會手機,我媽也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離開了房間。
無論是拿垃圾,還是收拾房間 ,本來都屬於在我主觀意願範圍內要做的事情。
現在突然有個人來讓我去做我本來就想做的事情,那麼我到底做還是不做呢?
做了,似乎這件事成了你讓我去做一樣。
就好比在工作上,我本來就要去跟客戶打電話的,突然來個同事對我說,你去跟客戶打個電話吧。
一句話的功夫,就將我的工作量變成了同事的功勞。
如果不做,就坐實了對方說這句話的初衷:你就是懶得拿垃圾,懶得收拾房間,所以我要催你一下。你一下子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
明明都是自己原本就打算要做的事情,為什麼只要被別人提前說了之後,自己就不想做了呢?
其實這些行為都可以用自我決定理論(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來解釋。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人類本質上是積極主動的,生來具有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傾向與潛能。而行為是在人們內在心理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形成的, 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需要、勝任需要和歸屬需要,它們的滿足是個體健康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
自主性需要,說白了就是我們能夠自由去選擇做一些事,不做一些事。你可以理解為,對於事情本身的控制權,是否在我自己手上。
如果一件事是我自發性去做的,說明事情做與不做的控制權在我手上。
如果一件事透過你的嘴巴說出來讓我去做,說明這件事的控制權不在我的手上了。
當一件事的控制權不在我自己手上的時候,我就會焦慮,想要反抗並且重新奪回這個控制權。
舉個例子:
女朋友叫我去做一些事,像去做飯啊,去洗澡啊,去晾衣服啊。這些事情沒有徵求我的意見,直接要求我去做了,對於我的感知而言,就是命令。
很容易產生一種“你在教我做事”的想法,這個就是反抗心理,是在對事情控制權的爭奪。
去年家裡房子添置傢俱時,本來我自己規劃得挺好的。然後家裡親戚很熱情的,就想著參與進來幫我。非要讓我將選好的傢俱給他們看看,看了之後還評價幾句這不行,那不好。
你要問他們有什麼推薦,他們又說是你自己住的,要自己來選。又給我整不會了,當時我就覺得失去了對選傢俱這件事情的控制權。
假如同樣的事情,可以換一個說法來表達的話,就不一樣了。
“你有空的話可以去晾衣服好嗎”
“我肚子好餓了,想吃飯”
“水熱了,你有空就可以去洗澡了”
這個表達方式就是在告訴我,這還是你的事情,控制權還是在你自己手上。
然後我就感覺不到你想爭奪我對事情的控制權了,我就不會有那麼強的反抗意志。
其實這裡反映出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分不清到底這個權力是誰的。
很多關係中會出現管太多的現象,就是對於權力邊界的模糊了。
比如,過年回家時,一般情侶都分開一個禮拜不能見面。然後分別之前,難免會有一些不捨的情緒。
本來你的物件正準備要發一句:我會經常想你的。
還沒等對話發出來,你就立馬來一句:沒事要多想我知道嗎。
說直白點,要不要想你,是對方的權力範圍去掌控的事情,不會因為你說了或者不說,就會產生變化的。
而且這句話本身會帶來的消極效果就是,會讓對方認為:你已經在認定我是不會想你的。
等於說,就算我本來是打算想你的,被你這麼一說,我好像就不被你認可了一樣。
說到這個,我就想起高三那時,每次跟親戚見面,就很喜歡對我說:要好好複習備考。
難道我不知道要好好複習嘛?你說了我就會複習得更加好嗎。
好好複習這件事的權力在我手上,雖然我能理解你的本意是為了我好,但是你說了這句話就會讓我感受到:你在質疑我,你並不信任我可以做到好好複習。
最後總結下,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大家儘量不要去幹擾別人權力範圍內的事情。因為它帶來的消極影響實在是太多了:
第一,我本來就打算要做的事情,被你一催,我感到了被你否定我不會這件事。
第二,本來一切都在我的控制範圍內,你一介入,破壞了我對這件事本身的掌控感。
第三,也許你只是在提醒我,但是卻讓我產生了你不信任我的感受。
你要真想表達關心,表達提醒。去做點什麼,會比說點什麼有效很多。你不覺得,提醒別人做他們本來就要做的事情,有點多此一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