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村
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西部,碣石村原名”三岔村“。不知從哪朝代起,這裡發生了歷史變動。三岔村消失了,後來人們根據村周邊的無數巨石,以”立石為碑,臥石為碣“ 之說,重新定名為碣石村。
作為“京西井養第一村”,碣石村原有72眼水井,現只剩56眼,大多水深三米左右。在明代時,碣石村就已有水井幾十眼,許多水井還儲存完好,並被村民使用著。碣石村既是一個井養村,又是一個開發較早的古村落,這個古老山村有著悠久歷史和美麗傳說。
碣石村還是個有紅色歷史的村莊。在抗日戰爭時期,碣石村是一個抗日模範村,晉熱察挺進軍十團團 長白乙化帶領隊伍來到平西就到了碣石村,後來這裡就成了挺進軍十團的長期居住地。
村落歷史悠久,村的東、西、南、北分別有母子山、屏照山、姐妹山和玉石山相連。東西走向的中街長200米,六條南北走向的衚衕與主街次第交錯,儲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錯落分佈其中,院中各種陳設雕飾都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古樸風格 ,全村有59個院落,其中四合院18個,三合院27個,二合院14個,這些民居建築大多為硬山屋頂,有著高高翹起的蠍子尾,玲瓏剔透的平草磚,線腳流暢的盤子以及多層瓦條等構件。
精美的磚雕、木雕、彩繪裝飾和墨書題記在這裡也是隨處可見,散發出古樸深厚的文化氣韻。 還有重修聖泉寺碑一座、龍王廟一座。高家墳出土的金代定窯花碗碟、十二生肖的銅鏡、銅燈已由區博物館(注:現為永定河文化博物館)收藏。
碣石村的中醫傳承和宗教遺存也頗具特色。碣石村的李氏家族先後出了21位中醫,成為當地的名醫世家,並有著詳細的族譜記載。創建於金明昌二年的聖泉寺遺蹟以及龍王廟、關帝廟、白龍廟等宗教遺蹟也散落在村中。高家墳出土的金代定窯花碗碟、十二生肖的銅鏡、銅燈已由區博物館收藏。
除人文資源外,碣石村還有眾多自然風光。由於碣石村四面群山環抱,承燕山之餘脈,氣勢壯觀,氣韻流暢,歷來就有“九龍口”之說。村外溪流自西向東穿村而過,形成山環水抱的格局。“碣石八景”中“水湖深潭”的壯麗景觀也由此形成。碣石村村內還有3株樹齡逾千年的古槐,屬於北京市掛牌編號的一級和二級古樹。每到春夏,古樹便枝繁葉茂,濃蔭匝地,村民將其奉為神樹,還流傳不少與古槐相關的神奇傳說。
韭園村
京西王平鎮韭園村 韭園村位於京西九龍山麓。該村成村古老,應在遼金時代,因村中有些古蹟是在金元時期。該村是京西古(大)道上的“王平古道”出入古道的第一個古村落。在古時,京城裡的人們要以煤炭為薪,而西山遍藏烏金。於是,京西和山西、內蒙古一帶的拉煤運貨的駝隊、馬幫就來往在西山古道中。遠古風煙,築城御邊,駝隊鈴響,馬幫來往,宗教活動,使古道、西風、駝鈴、瘦馬等神奇故事流傳在古道兩側。
馬致遠(1250—1324)字千里,號東籬,大都(北京)人。他是我國元代時著名的大戲劇家。有“姓名香貫滿梨園”之稱。是當時文學組織“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為“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並被尊為“曲狀元”,在元代文學史上有極高的聲譽。
馬致遠的故居是一偌大的四合院落,院內雜草叢生,房屋破敗,人去屋空。雖無法考證,但村民們卻認為這處老宅就是他的故居。大家一定記得他的那首小曲:“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詞中所描寫的“枯藤老樹”、“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等景物,在這裡都能找到。
爨底下村
爨(cuan)底下村位於京西山區深山峽谷中。整個村莊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坐落在北側緩坡之上,依山而建,高低錯落,線條清晰,紫石和青石鋪就的小徑曲折迴繞,頗具江南風格,又有世外桃源之感。山村的建築分上下兩層、高低錯落的村落似古城堡,又似山城,被稱為北京地區的“布達拉宮”。它既有北京城內四合院的風韻,又有山村小巷的風光。川底下村和附近的齋堂、馬欄都是抗日根據地。在抗日時期,該村有70多名青年參加了革命,其中34人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獻身。
爨(cuan)底下村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金蟾望月、威虎鎮山、神龜嘯天、蝙蝠獻福、一線天、花仙池、老龍窩、牛頭山、九柏九十陣、京西古道遺址等。至今川底下村牆上還保留著清朝時的治家格言、照壁題字,以及抗美援朝、各個歷史時期的標語。
爨底下村建築風格獨具特色,房屋建築整體佈局合理,主次分明,端莊典雅,石雕、木雕、磚雕精美細膩。
爨底下的四合院與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等地方。正房、廂房的大小,門樓、中軸線的選址,完全靠風水學所規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其建築思想相同。在工藝上也講究幹磨細擺,磨磚對縫。不同之處是,東西廂房向院中央縮排,減少佔地面積,二進院中,內宅與外宅的中軸線上,不建垂花門,而建三間五檁的穿堂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穿堂屋東側開二門,大門開在前院東南角。雨水從大門左側地洞排出。爨底下的四合院的正房、倒座房大部分為四梁八柱,廂房為三梁六柱。牆體四角硬,房頂雙坡硬山清水脊,房脊兩端起蠍子尾,下置花草盤子,板瓦石望板或木望板,條磚牆裙。
門和窗的窗欞多富於變化:工字錦、燈籠錦、大方格、龜背錦、滿天星、一馬三箭、和斜插欞字等。地基四周全用條石砌成,房兩側牆腿下有迎風蓋板,其石雕花紋繁多而不雷同,有大方格、斜方格、水波紋或花卉吉語等。
中國最美的地方應該是那些人跡罕見,還沒來得及開發的地方。這些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的古老的村莊最後的守望者也許只剩下那些暮年的老人。留住身邊的景象,留住記憶中的村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讓更多人知道村莊和其帶有傳奇色彩的起源故事,為中國偉大文化傳承做力所能及的事,為中國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為鄉村振興加油鼓勁。
感謝閱讀,動動小手,整理不易,點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