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素有養牛的習慣,大部分都是散養,每天都吃得很飽,但是和圈養相比,生長速度很慢,這是什麼原因呢?
不同季節的牧草質量不同
在盛夏季節,草木旺盛,散養牛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最喜歡的牧草種類,增重很快;在秋季以後,很多牧草纖維增多,甚至於衰敗,但是數量很大,對於散養牛影響不大;進入冬季,大部分牧草枯萎,營養價值降低,散養牛不得不以部分乾枯的野草為食,生長髮育受到嚴重威脅;在早春,雖然有鮮嫩的牧草,但是取食速度慢,不得不吃一些枯草,增重速度比冬季快一些。
受季節影響,散養牛整體上處於為了生存不得不以吃飽為主,沒有多少機會為了吃好而生活,這是比圈養牛生長慢的主要原因。
不同的牧草對於牛的增重影響很大
圈養牛一般選擇人工種植黑麥草、蘇丹草、墨西哥玉米草、皇竹草、紫花苜蓿、狗尾草和象草等纖維少、甜味重、蛋白質含量高、養分全面的飼草。而散養牛遇到啥吃啥,趕到哪裡就在哪裡取食,全憑放牧者的經驗和周圍的環境,雖然盡力吃飽,但有沒有吃到全價營養就只能是聽天由命了,生長得慢也就很正常了。
惡劣的環境嚴重影響散養牛增重困難
大量的研究表明,牛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為5-21℃,在這種環境中生長最快,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牛的增重速度。在高溫環境下,牛瘤胃中的微生物發酵能力低下,容易產生消化不良現象,看起來吃飽了,實際上是食物殘留在腸胃裡面。溫度過低,飼料損耗增加,也需要損耗身體的熱能來維持體溫,降低增重速度。 牛對於空氣溼度也有較高的要求,一般在空氣溼度55-75%的範圍內才能正常調節體溫。
散養牛在野外經常遭受暴曬、高溫、強光、暴雨、冰雹、狂風、霧霾、潮溼、低溫、冰凍、寒風等影響,不但會影響牧草質量,也會影響散養牛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長髮育,增重困難。
農民養牛,為了防止出現各種問題,不得不縮短放牧時間。比如有露水的清晨不宜放牧,只有等到太陽出來以後才將牛放出來;中午時間為了避開高溫,讓牛在牛棚裡停留2-3小時;下雨天放牛容易受到風寒,也不能放牧;冬季害怕吃冰冷的牧草而延遲放牧時間等,這些都會影響散養牛的生長。
散養牛浪費大量的體力,影響增重速度
很多農戶養牛,附近並沒有牧場,都是在河邊、山坡上或者荒蕪的耕地裡面放牧,隨機性很大,每天都需要來回跑很多次,對於散養牛的體力是一個很大的損耗,影響散養牛的增重。
散養牛容易感染病害
在野外,野草和汙水是傳播牛寄生蟲病害的罪魁禍首,牛經常會被牛虻、草蝨、跳蚤、蚊蠅叮咬,從而滋擾散養牛進食、傳染病害和危害身體健康,也會感染疥蟎病、癢蟎病、蠕形蟎病、犢牛新蛔蟲病、牛羊肝片吸蟲病、網尾線蟲病等寄生蟲,長期潮溼,還容易患面板病和肢蹄病,對於牛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當然,散養牛想要快速育肥散養牛也是有辦法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注重選擇合適當地的肉牛品種,或者對當地黃牛進行改良。
2.定期驅蟲和預防各種疾病。
3.每晚飼餵秸稈的時候新增食鹽水,適當飼餵豆餅等精飼料,一般在一斤以上。
4.在圈舍附近種植豆科牧草,在夜晚新增,數量在10斤以上。
5.在玉米等作物成熟期收割玉米,製作青貯飼料或者氨化飼料,增加適口性和提高飼料利用率。
6.在夏季放牛的時候,中午選擇有樹蔭和清潔水源的地方放牧,便利於降溫和補充水分。
7.注意圈舍的建造和維護,保持通風、降溫和保溫效能,及時清掃垃圾,給牛創造一個比較有利的生長和休息的環境。
8.合理控制牛群數量,合理搭配不同年齡結構的群體,根據不同的情況分開飼餵,避免搶奪飼料和鬥毆情況發生。
9.對公牛及時去勢。
10.保持飼草無黴變、乾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