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揭開了世界歷史的新篇章,巴黎人民為了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理想站了出來,為世界人民做出了榜樣。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歐洲各國人民也開始反抗歐洲封建君主的統治。然而,法國大革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那就是1793—1794年的“恐怖統治時期”,而後人對法國大革命的諸多爭議也主要和這個時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有關。
一、大革命的爆發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王權的巴士底獄。這場革命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在政治上,法國封建君主制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在經濟上,通貨膨脹和連年饑荒讓法國老百姓苦不堪言;在思想上,啟蒙思想家將自由平等、天賦人權、自由主權等思想種在了法國人民心中。此外,法國參與七年戰爭和北美獨立戰爭也加重了法國的財政負擔。法國大革命正是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而爆發的。攻佔巴士底獄之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作出了妥協,向革命者讓步。然而一些保守貴族對革命十分不滿,有些人流亡國外,有些人則開始進行破壞革命的活動。
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8月26日,制憲議會頒佈了《人權宣言》,這份宣言對法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自從革命爆發以來,法國針對是否保留王室一直分歧很大。1790年6月,制憲議會廢除了親王等各種貴族頭銜,但國王稱號依舊得到了保留。但革命的進展卻讓路易十六感到擔憂,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路易十六決定率領全家人逃跑。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和全家人喬裝出逃,但在路上被人認出後,又被迫回到了巴黎。回到巴黎後的路易十六和家人都受到了嚴格監視。路易十六的這次出逃行動讓許多激進派領袖和法國人民都要求廢除君主制,實行共和制,但此時主政的君主立憲派還是希望能維持現狀,保留君主制。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引起了歐洲各國的擔憂,他們紛紛成立軍隊,打算鎮壓革命。反法聯軍一路高歌猛進,攻入了法國,有人稱聯軍的勝利與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出賣法國軍事機密有密切的關係。軍事上的失利引發了巴黎人民的不滿,君主立憲派的統治被推翻,吉倫特派掌權。吉倫特派掌權後不久,便廢除了君主制,而且法軍在瓦爾密戰役的勝利成功地保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果實。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了。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民議會以叛國罪處死了路易十六,然而更恐怖的統治還在後面。
二、恐怖時期
吉倫特派當政後奉行比較溫和的政策,這使得他們無力解決物價瘋漲的問題,直接引發了廣大人民的不滿,再加上吉倫特派對外國武裝干涉力量的反撲應對不力,法國人民一直盼望著有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能夠上臺扭轉局面。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再一次發動起義,吉倫特派倒臺,取而代之的是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雅各賓派的上臺也標誌著法國大革命進入了恐怖統治時期。
雅各賓派一上臺就開始著手解決困擾法蘭西共和國的一系列問題。首先,頒佈嚴格控制物價的法令。這也是法國人民最關心的問題。其次,頒佈土地法令,解除了農民的封建義務,這對爭取農民的支援起到了重要作用。再次,頒佈了《懲治嫌疑犯條例》。根據這個法案,雅各賓派加強了針對涉嫌危害革命和共和國安全的可疑分子的鬥爭,許多人都被逮捕和審判。最後,雅各賓派發布總動員令,宣佈共和國處於危急狀況。大量青年人響應雅各賓派的號召加入了軍隊,與外來侵略者作戰。在全國動員下,法軍實力大增,擊敗了反法聯軍,共和國也因此轉危為安,甚至將戰火引到了國外。
應該說,恐怖統治是法蘭西共和國起初應對各方面危機被迫採取的必然手段,在剛剛推行的時候的確起到了鞏固政權的積極作用。物價得到了控制,入侵外敵被打退,國內反動勢力也得到鎮壓。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些措施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死刑的判決。在雅各賓專政期間,大量的政治犯被送上斷頭臺,最多的時候每月可達300多人。瑪麗王后也在這期間被送上了斷頭臺。如果說恐怖政策初期還是出於公心的無奈之舉,那麼隨著局勢的穩定,雅各賓派依舊堅持恐怖政策無疑就是為了打擊政治對手了。曾經為雅各賓派贏得人心的各種政策,此時卻讓巴黎人民苦不堪言,雅各賓派的政策越來越不得人心了。
三、羅伯斯庇爾隕落
羅伯斯庇爾一意孤行,最終也為自己的命運劃上了句號。隨著恐怖統治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對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1794年7月27日,當雅各賓派閱讀公共安全委員報告時,在場的代表對羅伯斯庇爾進行了抨擊,並當場作出了逮捕羅伯斯庇爾及其追隨者的決定。國民議會也宣佈了對後者的處決決定。
7月28日凌晨時分,羅伯斯庇爾及其追隨者落網,當天就被送上了斷頭臺,這位曾經的革命領袖最終受到了自己政策的反噬,羅伯斯庇爾的死亡也標誌著雅各賓專政和恐怖統治的結束。
文史君說:
歷史上的任何事情都要用辯證、發展的眼光來評價看待。恐怖統治在實行之初受到了民眾的支援,為雅各賓派贏得了人心,這是因為當時情況緊急,需要有人用強硬的手段來解決問題。然而隨著局勢逐漸穩定,再繼續堅持恐怖統治的政策無疑就是不符合實際的了,羅伯斯庇爾最終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也就不難理解了。
參考文獻
1、露絲·斯科爾:《羅伯斯庇爾與法國大革命》,商務印書館,2018年。
2、威廉·多伊爾:《牛津法國大革命史》,人民日報出版社,2021年。
(作者:浩然文史·ABC之友)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