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昨天更文的時候,被老公嘲笑,他說,某些人啊,總以為自己文采不錯,其實根本沒幾個人看。

他總是這樣,說某些人啊,怎麼怎麼樣,我們也似乎習慣了用這種玩笑口吻,嘲笑對方或自嘲。

可總有那麼些時候,或者是心底有那麼一點地方,是不能觸碰的,那一瞬間的那句話,就像一把無情的大手,撕扯開你以為已經癒合多年的舊傷。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

我出生在普通的農村家庭,若非要在這種普通中找出點與眾不同的話,那就是,我們家沒有男孩兒,我沒有哥哥或弟弟。

我爸說,不是沒有,是確實不該有兒子的命。他總是標榜無神論,卻又時常把“命”掛在嘴邊。他這麼說,是因為,生過兩個兒子,都夭折了。

於是最終,家裡還是三個女兒——我和兩個姐姐。

記憶中,父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我們家沒有男孩,所以你們要好好上學,才能讓別人看得起。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兩個姐姐和我,這種督促和教導中,一直學習刻苦,成績優秀。我們不買零食,不鬧新衣服,直到青春期,讀了初中以後。

我入初中之前,在班裡和一個男生平分秋色,要不是他第一我第二,要不是我第一他第二。然而升初中“放榜”的時候,卻沒有我的名字!雖然那時說是“義務教育”,但成績不好的是要“蹲級”的。

雖然後來找人弄清了事實,是把我的名字漏掉了。但後來在我的腦中,這算是我人生中,一個記憶深刻的“跟頭”。

十幾歲的年紀,“自我”開始在心底復甦,我們雖然不知道將來幹什麼,但也開始規劃,讀一個好的大學,名牌的大學,成為一些人眼中的佼佼者。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具體到我自己身上也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才能被人“看得起”。

那時坐在前三排中間的,都是當時老師眼中升學有望的優等生,我和f和j還有幾個男生坐在這個位置,經常相互打氣鼓勵對方。我們的筆都放在一處,少了會有人自覺補充上去,f說,我們提前進入了共產主義。

那時我們知道的大學不多,清華北大似乎更是種象徵,象徵了一種“好大學”,而不是一個具體的大學。那時我們擊掌約定,都要考“清華北大”。

一個班裡,後幾排也有自己的天地,我卻無從知曉。只記得,放學晚自習路上,幾個少年躲在馬路的一邊,星星點點,忽明忽暗。看到有人過來,為首的吹聲口哨,再喊一聲:“哎……”

我害怕又害羞,逃也似地離開。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

讀初中那幾年剛有了“減負”這個概念,很快,全國各地,都像雨後春筍般的,陸續提倡“減負”。我們以為看到了希望,可以不用再拼命往腦子裡塞東西,好像再多一點點腦子就會被撐開,炸裂。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事實“減負”肯定是不可能的。本就只是所鄉村學校,再優秀的孩子,拿到縣裡,市裡去比也是資質平平,不學,談何升學?

於是,有些人學到接近崩潰,也有些人用自己的方式宣洩,打架,群毆,層出不絕。直到中考前,班裡一個男生,打群架時失手捅死了另一個班的男生。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出人命的事,在當時還是很轟動的。可再轟動,也擋不了時間前進的步伐,時間邊走,邊掩埋,遺忘著過去的一切。

寫作的夢想,也是在那時被一名語文老師點燃,繼而又在那特殊的條件和環境下,被澆滅。

中考的失利,更加劇了我對生活的失望。一個在自己小小世界被捧大的孩子,好像徹底跌落神壇,自己表面那點驕傲被現實擊得粉碎,喚起的,是久埋於心的自卑。那時候,我說我不想學了,不想考大學了。而事實,自己也許只是怕被進一步證明,自己確實是一名失敗者。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時沒有“抑鬱”這一說法,不過記憶中,我應該是“抑鬱”的。去復讀的前夕,我把自己關在一間小屋,將近一天,不吃不喝,不說話,

幾次把小刀放在自己手腕,卻又心有不甘,又屢次放下,而每次放下,都讓我淚如雨下,依然找不到更好的選擇。

最後走出小屋,我說難受,奶奶說,那是餓了——生活的本身,其實永遠逃不了衣食住行——奶奶說我只是餓了,餓了心裡就很難受,她跑到廚房,打了幾個雞蛋,放了蔥花,燉了給我端過來,我和著淚吃下。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二天,走上了復讀的路。

走時,我聽見奶奶低聲地叨唸,學要真上不下去,就算了……

【二】

後來,和f和j都進了高中,週末見面,相互交流最近看過的書,那時都看韓寒,郭敬明,夢裡花開知多少,還是會相互打氣鼓勵。只是我沒有了f和j的心勁兒。

f還送我本厚厚的日記,我們說好,分享彼此的生活,於是一直,沒間斷過,記錄每天的失意,美好。

理科一直不是我的強項,高中以後,物理一度差到極點。於是和理科成績同樣不好的n結成死黨,從羨慕她逃課的勇氣,到跟著她偶爾逃次課。

期間,奶奶病了,很嚴重,癌症,我再次提出輟學,爸媽沒再說什麼,對外只是說,治病,讀書,讀不起了,不上學也方便照顧老人。

從暑假確診到年底寒假前,好像不到四個月,奶奶去世了。當時姐姐從大學放假回家,爸只是告訴她奶奶病了,臥床,當她急匆匆地趕到裡屋看奶奶時,看到的只是空蕩蕩的一張床。看著崩潰大哭的樣子,我忍不住跟著嚎啕大哭。從不後悔那段時間的輟學,雖然只是短短几個月,我便永遠失去了奶奶。

我說,奶奶是最疼我的人。直到後來結婚,老公的奶奶去世——那是個重男輕女的老太太,儘管相處中有諸多不快,但她去世時,我叫著不再應聲的她,依然傷心不已,我知道,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去喊一聲“奶奶”了。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奶奶去世的第二年春天,我爸把我送去了一所偏遠的初中,接著考進了三二連讀的大專。

【三】

畢竟間隔兩年,讀的又是中專起點,周圍同學都比我小,感覺自己好像格格不入。於是我重拾起高中課本,隨後一年又隨高考直接跳到大專。一切似乎重新回到了正軌,然而一切又已不是最初的模樣。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f進入另一所大學而j落了榜。彼時,我們都天各一方。

那些個曾在街頭抽菸,吹口哨的男生,也相繼輟學,外出打工。為首的一個,被父親送去當了兵。

當了兵的男生,後來成了我的老公。

有人說緣分真奇妙,我們轉了一個大大的圈,最後卻又回到了原點。

他後來跟我說,到部隊以後,領導問他們,都為什麼來當兵,別人有的說小時候的理想,就是穿上綠軍裝,也有的說,為了以後能找到更好的出路。而他說,他也不知道,只是稀裡糊塗就被送來了部隊。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他的父親,我的公公,是個強勢的人,記得有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爺倆都喝了兩杯,公公說,以前其實自己也不對,做生意沒時間管你,犯錯了就打。而我老公,一個大男人,居然紅了眼圈。

他說,長那麼大,爸從來沒說過那樣的話,從來沒說過,他不好,他不對……

【四】

畢業時,我們確定了關係,我隨他去北京找工作。偌大的北京,遍地是大學,也遍地大學生,所幸當時還有最初“共產主義”時的同學。

身在軍營的他,本就是幫不了多大忙的,若說有,那便是一種情感上的支援和寄託。但是這種支援和寄託也僅僅維持了兩三個月,他便又去了別的城市。

沒有經驗,沒有背景,就在親戚的介紹下去“跑廣告”。六七月的天,中午的太陽是個名副其實的大火球,照得人眩暈,沒有進展還捨不得吃飯。那天走了好久的路,接近虛脫,我好像又剛剛嚐到生活的苦。

我告訴自己不能倒下,周圍都是行色匆匆的人,倒在這個地方沒有人拉我,只會跌一身塵土和嘲笑。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親戚和朋友開始有意無意提起,我要找個男朋友。甚至我自己,也試想過多次,和另一個人重新開始一種可以相互扶持,齊頭並進的生活。可每每想及此處,心裡必有種無端的疼痛,你說不清道不明,可它確實存在。

我對他說,如果我們就那麼結束,無論以後生活是好是壞,想到你,我的心裡都會有一處空洞。

我到底還是忠於自己內心的,一年後,我們回老家結了婚。

老家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曾經打群架不慎捅死同學的男生,也已出獄,面對偶爾傳入耳中的風言風語,他也不再辯解。

後來再聯絡高中的死黨n,她已離婚,獨自撫養一歲的兒子。

至今,老公和公公仍偶有爭執,但他的妥協更多了體諒,而非畏懼。

我的父母還是習慣為了省一分一毛的錢,去超市買促銷的菜,也開始喜歡炫耀有女兒沒兒子的“幸福”,也許這是他們心裡永遠邁不過的一道坎。但重要的是我已坦然。

我們終於還是有了各自的生活。我知道,無論f還是j還有n,甚至還有身邊這個人,他們都曾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們身上,是我看到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誰還不曾是個有夢的熱血少年?!

然而多年之後,我們還是選擇同生活,同父母,同曾經的自己和解。

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到底沒能做到理想中那個自己。

但我們每個人心底,都住著那麼一個孩子,他經歷挫折。但依然相信美好。

我們都是自己的英雄。

我們終於還是,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中配圖源於網路)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2-27

相關文章

高考地理之非地帶性現象歸納

高考地理之非地帶性現象歸納
一.非地帶性由於海陸分佈.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陸地自然帶的分佈不具備水平地域分異規律和山地垂直分異規律,或者使陸地自然帶的分異規律表現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鮮明. 二.主要表現非地帶性的主要表現 ...

伊斯蘭文化格言:不能助人的朋友就是壞友

伊斯蘭文化格言:不能助人的朋友就是壞友
阿拉伯地區有這麼一句格言,這世上有三件事非大智大勇者而不能為, 君王實施仁政 泛海經商 抗拒敵人 雖然阿拉伯文化同中國文化一樣,深受印度古文化.宗教.藝術.哲學的影響,但是他們在接受他國文化時,也會結 ...

河南一處“特殊”景區,投資上億元卻免費開放,節假日遊客很多

河南一處“特殊”景區,投資上億元卻免費開放,節假日遊客很多
河南是我國中東部的一個省份,因為其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同時它的交通也是十分發達的,再加上這裡的自然風光,是的河南成為了我國的一個旅遊大省,非常受遊客的歡迎.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遊,旅 ...

什麼是祠廟建築?

什麼是祠廟建築?
來源:中國民族建築 古建知識解讀 建築是歷史的載體,當整個世界完全沉寂時,只有建築還能用其獨特的語言來表達其豐富的藝術思想. 祠廟是一種禮制祭祀性的建築,它的出現是伴隨著人類意識崇拜而產生的.幾千年的 ...

從中國到世界,泉州兩千年如何走過

從中國到世界,泉州兩千年如何走過
晨曦中的開元寺東西塔.陳英傑 攝 泉州的國際傳播歷程貫穿社會發展始終,夾雜著複雜的本土因素和海外因素.走進歷史是為了闊步走出歷史.更好擁抱未來.無論是世界的泉州,還是中國的泉州,我們試圖把關鍵歷史節點 ...

跨文化語境下的涵化現象——從“鳳首壺”的造型演變說起

跨文化語境下的涵化現象——從“鳳首壺”的造型演變說起
文 / 範 勃 內容摘要:本文以我國隋唐時期出現的陶瓷新器型"鳳首壺"為例,探討跨文化語境下的涵化現象.一般認為,鳳首壺的出現與西亞.中亞地區流行的金銀器"胡瓶" ...

酒桌上猜碼是廣西一直流傳至今的文化現象,但有些風氣也應杜絕

酒桌上猜碼是廣西一直流傳至今的文化現象,但有些風氣也應杜絕
中國是一個極注重酒桌文化的國家,早在數千年前,這樣的現象就出現了.中國人喝酒喜歡助興,以前有以詩文助興.歌舞助興.投壺等遊戲助興.這代表了我國的一種酒桌現象,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 ...

中國古代文化之地理

中國古代文化之地理
中國古代對於地理疆域有很多的名詞,比如"州.郡縣.路.省.府"等等,這些名詞及涵蓋的歷史意義,和現在對應的概念多有不同,其中有些我們已經不再使用,或者和現在的概念變化很大. 我們最 ...

中秋節變秋夕節,韓國為什麼愛搶奪中國文化?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中秋節變秋夕節,韓國為什麼愛搶奪中國文化?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最近的韓國挺熱鬧,民眾忙著過秋夕節.秋夕節即中秋節,明明是中國傳統節日,韓國為何也熱衷過?他們還搶著說,中秋起源於韓國,厚著臉皮去申遺,這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更讓人無語的是,韓國面對中國文化,多次無恥 ...

新疆石頭城遺址考古:佛教曾在此興盛,中原文化曾在此流播

新疆石頭城遺址考古:佛教曾在此興盛,中原文化曾在此流播
來源:讀特 2015年至202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連續5年對塔什庫爾幹縣石頭城遺址開展了主動性考古發掘.這一考古也讓世人對遺址的歷史脈絡有了更多認識:如出土的打製石核和石片可以將其歷史可以推溯到石 ...

為什麼說中國是偽裝成國家的文明,而歐洲只是一個地理概念?

為什麼說中國是偽裝成國家的文明,而歐洲只是一個地理概念?
在中國,但凡是一箇中學生,也都知道我國有著5000年綿延不斷的文明史,而且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雖然歷史上有過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但是大一統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到了元.明.清後三 ...

用好地理標誌 做強農業品牌
一段時間以來,茶葉博覽會.農產品交易會.農業產銷對接會等各類農業展會頻頻亮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吸引著消費者的目光.其中,地理標誌農產品成為購買的熱門. 我國地理標誌涉及的產品種類豐富,是一類與 ...

“辛亥”何以革命:萬千解釋,都忽略了“國家目標外傾”之變 | 文化縱橫

“辛亥”何以革命:萬千解釋,都忽略了“國家目標外傾”之變 | 文化縱橫
✪ 羅志田 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導讀]110年前爆發的辛亥革命,以其驚心動魄的時代偉力,打開了中國進步的大門.一個龐大文明體的復甦跡象,其本身就是撼人心魄的歷史事件.今天,中國崛起已成事實 ...

中國“男色經濟”暗江湖:到底誰消費了誰?| 文化縱橫

中國“男色經濟”暗江湖:到底誰消費了誰?| 文化縱橫
✪ 王傑.趙碩琪 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本文原載<青年研究>2021年第1期) [導讀]近年來"小鮮肉"層出不窮,"男色經濟"成為新消費景觀. ...

“生三個兒子哭一場”: 農民態度劇變的特殊根源 | 文化縱橫

“生三個兒子哭一場”: 農民態度劇變的特殊根源 | 文化縱橫
✪ 楊華 |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 [導讀]隨著三胎時代到來,相應的鼓勵生育政策也在各地紛紛出臺,這對於農村地區本是一大利好.然而,新生代農民卻也面臨著想生而不敢生的難題. 本文指出,年輕農民的三孩意願與 ...

試析“黃馬甲”運動——以社會階層分化與政治文化為切入點
本文系19年課程作業. [摘要]因2018年馬克龍政府增加燃油稅而爆發的法國"黃馬甲"運動對整個法國乃至歐洲的政治局勢都產生了重大沖擊.本文作者希望透過結合近年來國內對" ...

2021世界音樂季:時間的縱深可媲美地理的廣度

2021世界音樂季:時間的縱深可媲美地理的廣度
來源:讀特 世界音樂領我們從此地去往他處,聽見世界的大和美.中秋到國慶,"雪佛蘭2021天地世界音樂節" 將於9月19日至10月6日登陸上海.武漢.重慶.佛山四城七大專案,27支音 ...

看不慣傳統文化被偷!95後女孩還原山海經神獸,被中國日報點贊

看不慣傳統文化被偷!95後女孩還原山海經神獸,被中國日報點贊
總有一天,在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中國人的文化瑰寶都會以永生還原度形式重新出現,在今天這個美好的時代,崇拜西方文化的人會越來越少,更多的人會在自己本國的文化之中找到歸宿.那中國人上萬年沉澱的文明彷彿永遠 ...

拯救中國文化的鄉村基因

拯救中國文化的鄉村基因
對鄉村文化破壞帶來的負面效應,西方國家已經給出警示.在脫離鄉村文化一兩百年之後,如今不少西方國家正在回望鄉村,努力重構鄉村文化.在我國城市化加速發展的當下,鄉村文明的凋零在不少地方顯現,一些有識之士呼 ...

煎餅裡的齊魯文化密碼

煎餅裡的齊魯文化密碼
河南登封高村宋墓出土的壁畫烙餅圖 長久以來,"煎餅卷大蔥"似乎是山東人飲食的標配. 大蔥再美,也需煎餅搭配.山東的大蔥與煎餅,在南北文化交流中,交替影響,彼此成就.在車馬慢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