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宣告,本文不是專門寫《雄獅少年》,而是就其“出圈”問題引入話題。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為看到了中國電影報寫的一篇文章,名字叫《留給《雄獅少年》【破圈】的時間不多了》,寫得蠻中肯,可以去看下。
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雄獅少年》中的舞獅運動雖然也承載著主人公的夢想,但在創作和營銷層面如何進一步放大主題,是電影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有網友觀後感直言很燃,覺得是國漫天花板;也有說喚起了自己對老廣州的記憶,爺青回;舞獅行雲流水,音樂跌宕起伏,都是亮點。漫漫相信他們說得都是真的,目前的很多國漫作品也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弘揚傳統文化的也很多。但是,為啥就判定它值幾十億的票房,最後又被現實狠狠教訓了呢?營銷的點,搞錯了!
《雄獅少年》的營銷並不冷,甚至熱到一天一個,但票房依然萎靡不振。各路大V、明星都出場了,還是帶不動觀眾走進影院觀看的慾望。有人說,故事本身主題小眾,也有人說故事俗套,更甚者矛頭直指角色的眯眯眼。
本身問題這麼多,得讓觀眾看到亮點才行。就目前為止,熱搜全是爭議,沒有動畫本身輸出的價值觀和態度的呈現,光靠“帶口碑”,能行嗎?
“只要鼓點還能在心中響起,我們就是雄獅”,現實題材的動畫作品和《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燃不一樣,從神仙到人共情反而簡單,任意載體都可以;人與人的共情,接地氣的同時,不切實際的情懷釋放,不過是糖衣炮彈。
在二次元世界找現實,搞笑呢?可誰又說得清呢?形式可以藝術,情感必須真實!
好了,廢話不多說,下面給大家盤點下動漫作品的花樣出圈方式吧~
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這個很好理解,好比我們看日本動畫電影,首先就是推薦宮崎駿的作品,這就是好作品積累出來的好名聲。類似的還有新海誠、今敏導演等,這些導演就成為了一個品牌。
美國動畫電影,大家一般想到皮克斯和迪士尼,國產動畫電影想到彩條屋,國漫想到玄機科技、藝畫開天、繪夢等。這也是為什麼每一部好的作品成功之後,下一部作品不管好壞都會有很多人期待,再加上原班底打造,未播先熱!
不過這種撲街的也很多,比如《姜子牙》、《天氣之子》、《我為歌狂》。因為很多東西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更不要提團隊重要成員的變動。
CP形象
CP營銷這種方法,適用於所有的動畫、影視劇作品。可以這麼說,故事好有CP可以磕,火上加火;沒有好故事有好CP那也能火;沒有CP也沒有好故事,那基本就完了。
《瘋狂動物城》的兔子朱迪與狐狸尼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哪吒和敖丙,《白蛇2之青蛇劫起》裡的小白和小青,《羅小黑戰記》的羅小黑和無限,還有《魔道祖師》、《天官賜福》這種狂吃CP的作品。以上作品火,關鍵可能不在於CP,但是前期的熱點應該全都有磕CP現象的存在,甚至是官方產糧。但凡《雄獅少年》有個好磕的CP,“醜”又算不了什麼。(這裡的“醜”只指角色的樣貌醜陋,不指代醜化國人形象)
靈魂人物
沒有CP也行,那咱至少得有一個靈魂人物,比如《咒術回戰》的五條悟。
在微博上,關於“五條悟”的詞條很多,最知名的便是“萬物皆可五條悟”,從貓到拖把,都能參與其中,可謂是全民皆歡,而且創意十足。
還有最近很熱的《國王排名》,萌萌噠的波吉就是其靈魂所在~
這類角色不一定是主角,或帥氣有排面,或可愛幽默,或畫風奇特,就像每個班級裡都會有的可愛小胖子,愛接話茬的某某同學等等。
OP/ED出圈
這種因為音樂讓作品出圈的動畫,在日漫中比較常見,除了日本動畫產業化成熟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是:OP/ED的趣味化。不是中規中矩的動畫畫面組合剪下一起的形式,而是將動畫人物進行同人形式的歌舞層現,又稱“官方整活”。
這個要提到的就有《咒術回戰》的片尾曲MV,在小破站湧現了諸多舞蹈翻跳和手書創作,還和“海瀾之家”聯動,打造動畫版“男人的衣櫃”。
國產動畫最近比較熱的就是《英雄聯盟》的片尾曲《孤勇者》,出現了各種版本的翻唱,四國語言的,“啃老族”帶著爸媽一起演奏的,男生低音版的,女生高音版的,還有和《貓和老鼠》混搭的,讓更多的圈外人知道了這部動畫。
《鹹魚哥》裡面的舞蹈,《動物狂想曲》第二季的EDCP手書,也都開始了官方整活的路子。
特定意義/氛圍的代言
一到夏天,滿屏都是宮崎駿的作品畫面,就像一到聖誕節,就必須要看《真愛至上》一樣,它們都成為了某個氛圍或是意義的代名詞。然後你就會發現,本該是二次元人會發的語句、臺詞、名場面,成為了人人轉發的浪漫。
這種作品很少,有的一定都是經典,並且經久不衰,每年都要來一次。
名場面/名臺詞
“教練,我想打籃球”!
“武當王也,拜見老天師。”
“如果我們能活著出去,大漠,草原,萬水千山,你願意陪我一起看嗎?”
“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些刻入DNA的臺詞,一說出來,就讓人熱血沸騰,想要再看一遍。比名臺詞更高階的就是名場面,構成了動畫作品的靈魂和核心。比如《哪吒》中哪吒變身,與敖丙對峙,《大聖歸來》中,孫悟空鳳翅紫金冠,身披黃金甲,一襲紅披風;《鎮魂街》裡的身死之際仍牢記肩上重擔,“末將於禁,願為曹家時代赴湯蹈火”......
類似這種的還有很多,“一天是不良人,一輩子都是不良人”、“溫柔是罪”、“天官賜福,百無禁忌”、“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
好故事/好製作
總結了這麼多,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故事。好的故事才是一個作品最為靈魂的東西,有了好故事,才會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場面名臺詞,才會有靈魂角色的產出,才會在故事中發掘好玩的劇情,好磕的CP,而不是硬誇硬磕。
《霧山五行》、《時光代理人》、《秦時明月》、《大理寺日誌》、《一人之下》、《靈籠》、《羅小黑戰記》、《刺客伍六七》,好的故事用心的製作讓自來水們自願安利傳播,讓更多的圈外人看到國漫作品的進步,對國漫改觀。
當然一部作品能否“破圈”,方式肯定不止以上7種,有知道其他出圈方式的,歡迎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