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血親復仇,綿延千年的為孝而殺,甚至成為皇朝更迭的理由

血親復仇是人類在氏族時代時就種下的感情和行為模式。因為那個時代人們生存必須依託於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所以家族的利益高於一切。對某一個人的傷害,被視為對全體家族的傷害;對某一次傷害的報復,也就不單隻針對加害者,而是針對加害者家族的全體成員。

這也是最原始的血親復仇方式。與其說它正義,不如說它殘酷。而且也將復仇的概念刻入了我們的基因之中。

血親復仇,綿延千年的為孝而殺,甚至成為皇朝更迭的理由


古代大家族互相數百人參與的復仇並不稀奇

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突破氏族的限制組建國家後,家庭和氏族並沒有解體和消亡,而是成為了國家的基石。加之早期的國家,組織上還不夠嚴密,對於國家的管理也無法深入。所以雖然國家頒佈了律法來裁決人們之間的矛盾,但是血親復仇並不能被取消和代替。

例如西周時期,朝廷設有 “朝士”和“調人”兩個機構。如果自己的父兄為人所殺,到“朝士”登記仇人的姓名後,就可以自行殺死仇人報仇並無罪。為了防止“冤冤相報何時了”,朝廷透過“調人”這個機構,主動將仇人互相調開避仇,並制止雙方“一次復仇”後的反覆尋仇行為。

說明:調仇這個操作在當時並不是形式上的敷衍,而是很有效的一種措施。因為古代的交通能力很差,如果將互仇的兩家分別派往相隔很遠的地域,他們可能幾代之內都沒有機會再接觸。

到了春秋時期,國家的四分五裂,儒法禮教的大興,讓人們更加忠於自己的家族、氏族,而不是公室。所以血親復仇不但大興(也從血親擴大了主僕),還普遍地被人們視為一種美德。

例如著名的趙氏孤兒、伍子胥攻入楚國鞭楚平王之屍以洩憤等等。而且儒家也給出了血親復仇的理論依據和原則。

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遊之仇不同國。 《禮記·曲禮上》

不復仇,非子也。《春秋·公羊傳》

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此推刃之道,復仇不除害。《春秋·公羊傳》

血親復仇,綿延千年的為孝而殺,甚至成為皇朝更迭的理由


版畫 伍子胥掘墓鞭屍

大致的意思是,父仇、兄弟之仇、朋友之仇都要報復。尤其是父仇,不報就沒有資格為人子了。為了避免以復仇之名濫殺,儒家也約定了復仇的原則,那就是父親(兄弟、朋友一樣)如果是被冤殺,可以復仇;如果不是冤殺,則不能復仇(推刃之道)。

復仇的時候也只針對仇人本身,不能因為擔心仇家的人日後報復自己,就將其子、父兄等一舉剷除,這就是“復仇不除害”。

姑且不說儒家的這套規則有自相沖突的地方(例如“不復仇,非子也”和“推刃之道”),單單是“復仇不除害”就很難控制,首先仇人界定就很麻煩,很難說清楚仇人家誰誰有沒有參與到之前的加害之中。

其次人們天然的避禍心理,也會傾向於提前處理掉隱患。所以很多人在復仇的同時也會以復仇之名,行“除害”之實,以絕後患。

即便本無此意,在復仇的過程中也難免誤害發生。例如伍子胥的故事雖然勵志,但是他伐楚過程中,又有多少與他毫無利害關係的人死於他的復仇活動中?這些人的後代難道不能找伍子胥復仇麼?

“斬草除根”這個極其殘酷而且讓人痛恨的觀念,它的根源其實就來源於當時人們推崇的“血親復仇”。復仇的時候是可以痛快地斬草,但是被別人復仇的時候也逃脫不了成為“雜草”的命運。

我們可以看出,儒家的觀念很容易造成家族之間的互相仇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冤冤相報何時了。而家族間的血腥對立,也不利於各公室王國整體的團結、凝聚力量。

所以法家非常反感儒家的這一套 – “儒以文亂法”。到了戰國時期,法家大興,各國透過變法開始強調報復行為都必須透過國家的刑罰進行實施。並嚴懲私下的復仇行為。在春秋盛極一時的復仇風氣,開始收斂。商鞅變法後,秦國“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就是這一現象的證明。

血親復仇,綿延千年的為孝而殺,甚至成為皇朝更迭的理由


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韓非子

但是秦亡漢興之後,儒家也再次興起。血親復仇這個已被壓抑下去的社會行為也就跟著抬頭了,並且開始迅猛發展。

西漢雖然沒有正式的頒佈律法允許血親復仇,但是各地方官員在受理血親復仇案件時普遍會同情復仇者,進而對他們進行減刑、向朝廷申請豁免,甚至於上疏朝廷要求表彰。

而朝廷為了推崇儒學,加深孝道教育,也變相的縱容這種行為。甚至把廣受社會議論的復仇者,以“褒獎孝悌”之名,提拔為官員。但是漢室朝廷很快就感受到了弊端。

復仇之風的大興,讓一個古老職業“刺客”也煥發了新生。他們專為那些“力有不逮者”報血親之仇。其中的名人如郭解、劇孟甚至被記錄於正史之中。而且他們很快就集團化,像著名的“會任之家”就聚集了數千的“刺客”們。

這些集團除了在社會上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之外,也利用他們不對稱的武力優勢,影響朝堂上的官員。這對朝廷、皇帝來說,已然成為了一種威脅。

雖然他們屢遭朝廷打擊,但是這類集團是生長於“血親復仇”這片土壤,所以朝廷也無法徹底根除他們。

民間慢慢也被狂熱地“復仇”之風所綁架。一旦仇怨發生,復仇者便將復仇視為人生的唯一要務,以超出自身能力極限的毅力謀劃復仇。而且復仇的手段極其殘忍,甚至於以父母受辱為名,就殺人全家。

我們現在看漢代的人物傳記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怒而殺人”,不少人還不止一次,但是跑到別的地方躲躲也就沒事兒了。這也是漢代這一社會現象的真實反映,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漢代那激昂向上的“尚武精神”也正源於此。筆者這裡不展開這個話題,大家各抒己見。

有人認為這種過度報復的現象是漢章帝頒佈《輕辱法》造成的。倒不如說是狂熱地“復仇”之風,逼迫朝廷出臺了《輕辱法》。因為社會已經認為血親復仇極其正當,一旦發生紛紛上疏要求朝廷減罪。

說明:《輕辱法》主要規定是,殺死侮辱父母的仇人,可以免死。如果官員判決復仇者死刑,也會受到懲罰。

血親復仇,綿延千年的為孝而殺,甚至成為皇朝更迭的理由


山東嘉祥武氏祠畫像石 描述了漢代七女為父復仇的故事

狂熱一旦形成,實際上就很難約束了。很多人開始利用血親復仇,殺人之後非但不認罪,反而堂而皇之地聲稱自己是在報父母受辱之仇。一旦如此朝廷也難以查證,往往都以減刑免罪了事。

更嚴重的是朝廷也不能成為復仇的障礙。西漢末年,琅邪海曲一個叫呂育的人因犯小錯被縣宰處死,其母呂氏散盡家財招募數千人,攻佔縣城並將縣宰當眾斬首。

這種嚴重冒犯朝廷威權的行為,讓東漢朝廷從漢和帝,開始打擊和壓制社會上的血親復仇,首先是廢除了《輕辱法》。東漢末年,曹操、曹丕父子更進一步的禁絕私仇,規定私自復仇者株連九族。

晉朝延續了這一法令,社會上狂熱的復仇之風,開始慢慢降溫。但是晉朝很快就覆滅,國家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混亂之中。

雖然魏晉的法令並沒能根除血親復仇,但是壓制血親復仇的理念卻被後續皇朝繼承。首先血親復仇不再被朝廷作為“孝悌”予以表彰,其次血親復仇雖然查實後會被減罪,但是免罪的案例就非常罕見了。

既然血親復仇有那麼多弊端,例如所有人都知道,不少人以“復仇”之名行殺戮之實,為什麼漢朝以後的諸皇朝仍然不徹底取締呢?

原因是沒有任何政策可以完美地滿足所有情況,如果僅列舉反例就沒有任何政策還可以施行了,這不是更荒唐麼?

皇朝看重的是血親復仇背後的孝道。因為皇朝是建立在一個個家庭、家族之上的。皇朝自身是沒有能力來維持皇朝長久的統一和穩定。皇朝只能基於這些家庭、家族的穩定來獲取穩定,基於這些家庭、家族的互相認同來維持統一。

孝道這個觀念正好可以被所有的家庭、家族(包括互相敵視的家族)共同接受。而孝道又可以維護所有家庭、家族的團結和凝聚。所以皇朝就無法放棄孝道。(二千多年來諸皇朝基本都是以孝治天下)

因此朝廷只能妥協,並居中找平衡。朝廷出臺具體的法律對血親復仇加以限制,但也會在影響較大的具體個案、以及特殊情況下以孝道之名對復仇行為加以赦免。目的無外乎就是為自己獲取最大的利益。

血親復仇,綿延千年的為孝而殺,甚至成為皇朝更迭的理由


關於復仇的插畫

現象是自唐開始血親復仇的判罰結果,經常出現很大差異。例如唐玄宗時張瑝和張琇兄弟(一個13歲,一個11歲)二人為父報仇,當街殺了侍御史楊萬頃。雖然民間廣泛支援這兄弟二人。

但是玄宗時期皇朝穩固,玄宗更多的是考慮不能助長此風,以免損害朝廷的威權,所以親自下詔以杖殺的酷刑處死二人。

幾十年後唐憲宗時期,皇帝開始需要贏得更廣泛的支援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為父報仇的梁悅只被判了一百杖刑,然後流放了事。

明朝時律法明文規定血親復仇者要杖刑並流放,但是某些時候朝廷也會故意裝傻。崇禎初年處理閹黨時,黃宗羲在刑部大堂,當著眾官員的面差點把徐顯純刺死,而且事後又找人殺了之前看守他父親的兩個獄卒。

換在別的時候,這是挑釁朝廷威權的嚴重罪行。但是崇禎在內的朝廷不就裝作不知道故意放過了麼?原因自然不是欣賞黃的行為,無非是崇禎希望獲取廣泛的支援以便在打擊閹黨的鬥爭中更具優勢。

血親復仇已然脫離了本意,成了皇朝操弄權柄的一種手段了。

滿清作為最後一個皇朝,有個讓很多人忽視的地方。它標榜自己代明朝自立合法性的基礎是“血親復仇”,大家看看努爾哈赤的“七大恨”就明白了。這也是數千年來,血親復仇被拔高的最高處。

雖然大家也都明白,這只不過是滿清為自己找的藉口罷了,但是很多“血親復仇”本質上不也只是殺人的藉口麼?

既然立朝之本就是血親復仇,滿清自然也就更不能取締血親復仇了。所以滿清在血親復仇上基本延續了明朝的相關律令,原則上不允許,但是可以減刑,原則上也不判死刑(杖刑和流放)。不過滿清的朝廷和皇權在統治上比前朝更為穩固,所以他們也就相應的不需要討好民眾,收緊了“血親復仇”。

在具體使用上更加嚴苛,例如復仇後要主動投案;仇人如果已被抓獲,除非他逃獄否則不得報復;國法已處置的仇人,除非其刑滿釋放後主動上門挑釁,也不得報復等等。

而且對於復仇時間都有限制,例如自己的父母被害,只有當時當場報仇的才可能被免罪,除此之外,至少是杖刑。

嚴苛的法律從事實上讓血親復仇逐步降溫。但是清朝和之前的各皇朝在本質上也沒什麼區別,自然也無法讓社會完全摒棄血親復仇這一觀念。思維的慣性也延續到了滿清之後的民國。

血親復仇,綿延千年的為孝而殺,甚至成為皇朝更迭的理由


施劍翹

例如1935年著名的“施劍翹案”,為父報仇的施劍翹不但被民間廣泛的同情、理解,聯名要求特赦的中央要員都有五十多人。施劍翹最終被無罪開釋。

施劍翹因其父施從濱曩年為孫傳芳所慘害,痛切父仇,乘機行刺……論其殺人行為固屬觸犯刑法,而以一女子發於孝思,奮不顧身,其志可哀,其情尤可原……特予赦免,以示矜恤。

從上面國民政府特赦令中,我們不難看出,血親復仇的觀念在民國還是深入人心的。

說明:1925年施劍翹的父親施從濱在奉直大戰中被直系的孫傳芳俘虜,孫傳芳違反了內戰不殺俘虜的規定,處死了施從濱。年僅二十歲的施劍翹立志要手刃仇人,為父報仇。1935年,她在天津佛教居士林刺殺了孫傳芳。

隨後中國進入了激烈的動盪以及變化期,血親復仇這一氏族、儒家殘餘也被我們徹底的摒棄了。

分類: 收藏
時間: 2021-12-27

相關文章

2021年09月03日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六週年祭奠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六週年! 順致祭奠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 功昭日月 天佑中華 一一一辛丑祭 遠征男兒展旌旗, 誓保家國撼強敵, 國勢艱危民悲苦, 全憑勇者存生機, 三軍不畏艱險阻, 殺敵報國志不移. 君 ...

新中國成立七十二週年紀實詩系列之十三 、之十四●詩/曉言

新中國成立七十二週年紀實詩系列之十三 、之十四●詩/曉言
新中國成立七十二週年紀實詩系列之十三 .之十四 ●詩/曉言 新中國成立七十二週年紀實詩系列之十三 七律 全國學雷鋒 ●詩/曉言 舉華上下雷鋒學,專做真君不畏忙. 路見拾丟還物主,風良特好世間揚. 一分 ...

浴血上海灘,軍統與七十六號的特工大戰

浴血上海灘,軍統與七十六號的特工大戰
汪精衛 說起來,汪精衛也曾是一條鐵骨錚錚的義士. 1910年,汪精衛因謀刺清朝攝政王被捕入獄,被判處終身監禁,身在獄中的汪精衛以死明志,捨身報國,作絕命詩一首: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

「新鈔」墨西哥獨立200週年紀念鈔,又是一張塑膠鈔,顏值還不錯

「新鈔」墨西哥獨立200週年紀念鈔,又是一張塑膠鈔,顏值還不錯
2021 年 9 月 24 日,墨西哥銀行(Banco de México)在國家獨立 200 週年之際發行了新版紀念鈔.這可能是最後發行的 20 墨西哥比索的鈔票了,這種小面額20比索的鈔票以後將會 ...

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重要講話 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強調攜手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9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 ...

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

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
9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影片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

粵警學黨史|百年黨史 千警誦讀(七十)

粵警學黨史|百年黨史 千警誦讀(七十)
"百年黨史 千警誦讀--廣東警營朗讀者齊誦黨史經典活動",今天推出第七十期,讀本來自<毛澤東 鄧小平 江澤民 胡錦濤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第162頁-第164頁 ...

張瑞芳:19歲與初戀分開,一生三婚卻始終沒有他,兩人相思七十載

張瑞芳:19歲與初戀分開,一生三婚卻始終沒有他,兩人相思七十載
提起張瑞芳,人們便會將她與電影<李雙雙>聯絡在一起.這部電影的成功使她名聲大噪,斬獲百花獎最佳女演員,一躍成為當時的"四大名旦"之一. <李雙雙>劇照 電影 ...

軍統與七十六號大決戰,陳恭澍的窮途末路

軍統與七十六號大決戰,陳恭澍的窮途末路
1940年9月,大上海顯得格外肅殺,雖是初秋,卻已冷風刺骨. 法租界已經落入汪精衛之手,日本憲兵.七十六號四處橫行,天地陰沉難見日光,上海上空常日籠罩著層層烏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前段時間,軍統與七 ...

親歷“天路七十二拐”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們從香格里拉沿國道214線由雲南進入西藏後,途經芒康.左貢.邦達,經過西藏語意為"神佛下面的大山"的拉烏山口,"最美景觀"國道3 ...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閣下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
بِسْمِ اللهِ الرَّحْمٰنِ الرَّحِيْمِ إِيَّاكَ نَعْبُدُ وَإِيَّاكَ نَسْتَعِينُ 主席先生: 首先恭喜您就任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 ...

探訪武鳴鄧家大院:七十二道門的前世今生

探訪武鳴鄧家大院:七十二道門的前世今生
"七十二道門"位於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大伍屯,距離市中心約三十公里,由清末民初的鄧氏家族興建,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是典型的武鳴壯族民居. 鄧家大院與一般的四合院不同,鄧家大院的 ...

南開-格拉斯哥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週年“孔院講壇”活動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玲)為迎慶南開-格拉斯哥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週年,9月28-30日,"孔院講壇"系列活動在線上舉行,兩校學者帶來4場高階主題講座並與師生交流. 本次系列活動著 ...

七十年榮光
[高質量能源內容,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入夏不久,父親帶我去探望九十九歲高齡的叔爺爺.老人家腿腳不便,但面色紅潤,精神矍鑠.聊天中得知,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幾天前剛剛為他頒授了"光榮在黨50年 ...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十週年紀念幣,請隨評
義務 義務植樹運動十週年紀念幣,雖然發行時間是1991年,按理說也是很早的,但其發行量太大,而造成其收藏價值很小.但它也是一個幣種,留著自已慢慢欣賞也是一種樂趣.請朋友們隨評,謝謝啦!

老子《道德經》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道德經》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四章,主要講了對方傷害你怎麼辦? 不要自己去找人單挑,尋求報復,也不要輕易妥協,就這麼算了. 如果有人違反了法律,侵害了你的利益,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就交給法律機構去處 ...

花唄自去年開始分批有序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針對花唄是否全面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一事,花唄方面表示,花唄自去年開始就在逐步.有序推進接入金融信用資訊基礎資料庫(即人民銀行徵信系統)的工作.在使用者授權的前提下,花唄的相關資訊會逐步納入徵信系統. ...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約談恆大集團:依法依規做好重大事項真實資訊披露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約談恆大集團:依法依規做好重大事項真實資訊披露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人民銀行官網訊息,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今日約談恆大集團高管.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指出,恆大集團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必須認真落實中 ...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約談恆大集團!小米要接盤恆大汽車?恆大發布公告回應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約談恆大集團!小米要接盤恆大汽車?恆大發布公告回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恆大集團近期"煩惱"纏身,陷多事之"秋".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約談恆大集團 2021年8月1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約談恆大集 ...

上合組織二十週年杜尚別宣言:共同抵禦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思想蔓延

上合組織二十週年杜尚別宣言:共同抵禦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思想蔓延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電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17日召開,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上海合作組織二十週年杜尚別宣言>.<宣言>強調,成員國將共同抵禦極端主義和分裂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