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預計,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268.4GWh,加上小型電池和儲能電池,合計出貨量將達到1615GWh。鋰電池需求高增長之下,而上游產業鏈未做好準備,碳酸鋰、氫氧化鋰、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相關電池材料普遍出現供需偏緊。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12月28日訊(陳語 張倩 山東青島報道)12月28日上午,在山東青島召開的鋰電池產業供應鏈安全困局如何破解企業家峰會上,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做了題為《鋰電產業鏈各環節供需關係展望》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鋰電下游應用市場回顧與展望、鋰電產業鏈各環節供需展望等,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268.4GWh
據吳輝分享的資料,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迎來市場化發展的階段,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將達到665萬輛,其中,中國產銷量將達到350萬輛;預計2025年和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分別達到2240萬輛和4781萬輛。
除中國之外,歐洲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2021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超預期發展,滲透率超過歐洲和美國。截止到今年9月,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滲透率約10%,中國為16%,歐洲約14%,美國僅5%。
同時,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的逐步增加,光伏和風電裝機量的快速增長將帶動儲能電站的大規模發展,吳輝預計,在2025年全球電化學儲能電站的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150GW,到2030年將達550GW。
此外,通訊基站儲能、家庭儲能未來的發展也值得期待。其他領域,如電動重卡、電動叉車、換電、電動二輪車、電動工具、3C等領域仍將保持平穩的增速。吳輝預計,2025年,中國電動重卡產量將達到1.5萬輛;中國電動叉車將達到70萬輛;中國電動二輪車的出貨量將達到8300萬輛,全球電動工具和吸塵器將達到6.7億臺和2.5億臺,全球傳統3C領域對鋰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200GWh。
得益於上述下游需求市場的預期向好,吳輝判斷,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268.4GWh,加上小型電池和儲能電池,合計出貨量將達到1615GWh;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3083.5GWh,加上小型電池和儲能電池,合計出貨量將達到3927GWh。“因為市場發展超預期,上述預測資料呈現不斷上調的趨勢。”吳輝強調。
鋰電產業鏈多個環節將出現供需偏緊
鋰電池需求高增長之下,而上游產業鏈未做好準備,碳酸鋰、氫氧化鋰、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相關電池材料普遍出現供需偏緊。
在正極材料領域,吳輝認為,2025年之前LFP材料產能偏緊,2025年之後三元材料需求量將快速上升。
根據EVTank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擁有LFP材料產能60.7萬噸,根據主要企業的產能規劃,到2025年中國LFP材料產能合計將達到194.2萬噸,從需求端來看,2025年全球LFP材料需求量為195.5萬噸。考慮到新增產能並不能完全釋放,因此,2025年之前LFP材料總體偏緊張。
2025年中國企業規劃NCM/NCA正極材料產能194萬噸,算上海外產能將超過250萬噸,而需求量全球2025年為166.3萬噸,因此三元材料產能在2025年之前總體供應較為寬鬆。
此外,根據不同正極材料對鋰金屬的需求,摺合成碳酸鋰,吳輝預計2025年全球鋰電池用碳酸鋰需求量達到121萬噸,2030年鋰電池對碳酸鋰的需求量將達到310.4萬噸。傳統行業對碳酸鋰的需求量年均在12萬噸左右。在供給方面,經測算,全球碳酸鋰的有效供給在2025年大約為120萬噸,因此碳酸鋰資源在未來五年處於緊平衡的狀態。市場會透過增加有效供給的方式來滿足下游需求的增長。
在負極材料領域,吳輝表示,負極行業總體產能夠用,但是關鍵環節在石墨化,且專案投產存在不確定性,預計2025年全球鋰電池用負極材料需求量達到226.2萬噸,2030年將達到549.9萬噸。在供給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中國主要企業的負極材料產能在2025年將達到281.7萬噸,算上海外部分產能,全球負極材料產能大於需求量。但是,負極材料屬於高能耗行業,考慮到部分產能因為能耗指標不能完全投產,且石墨化環節是制約負極材料產能釋放的關鍵環節。因此,整個負極材料行業未來基本處於供需平衡狀態。
在隔膜領域,吳輝預計,2025年全球鋰電池用隔膜需求量達到323.2億平米,2030年將達到785.6億平米。而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全球主要企業的隔膜規劃產能合計287億平米,主要產能擴張計劃集中在中國企業。考慮到幹法隔膜與溼法隔膜的產能結構,以及頭部企業與尾部企業的產能結構,有效產能可能更小一些。如果沒有新增產能投入,整個隔膜行業的供應將偏緊張。
在電解液領域,吳輝的判斷是,電解液規劃產能過剩,卡脖子環節在鋰鹽和新增劑:預計2025年全球鋰電池用電解液需求量達到184.2萬噸,2030年將達到447.8萬噸。而在供給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全球主要企業的電解液規劃產能合計330萬噸,如果全部按照計劃投產,產能將過剩,但是電解液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不在電解液本身,而在上游的鋰鹽和新增劑等。
在銅箔領域,吳輝預計2025年全球鋰電池用銅箔需求量達到129.3萬噸,2030年將達到314.2萬噸。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全球主要企業的鋰電銅箔規劃產能合計106.8萬噸,產能嚴重不足。
(以上觀點根據會議現場嘉賓發言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