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編輯 |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釋出《2022社會藍皮書:2022年中國社會形式分析與預測》報告。根據報告顯示,85.7%的新業態青年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51.8%的新業態青年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20.4%的新業態青年每天工作12小時及以上。
“新業態”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而形成的新的社會群體性工作。報告主要針對七類新職業,包括網約配送員(外賣騎手)、網路主播(包括音影片創作者)、公眾號/微博等全媒體運營人員、網路文學寫手、電子競技員、新興網際網路科技從業人員和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經理人。
報告指出,網約配送員以“80後”和“90”後男性為主,多數為高中及以下學歷;網路主播群體多為“90後”未婚女性,六成以上擁有大學學歷。電子競技員中“95”後佔比突出,約 80% 的電子競技員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表明電子競技員並不是社會上普遍認為的一個低學歷職業。
公眾號/微博等全媒體運營職業對從業者在學歷、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均有較高要求,為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業,近九成接受過高等教育,整體學歷高於其他新業態群體;網路文學寫手性別比例較為均衡,以“90後”為主;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經理人多為農村精英群體,大多為中年、已婚,有較高受教育程度,從而懂得利用新技術新業態發展農業、帶領農民增收。
在收入方面,超八成新業態青年月收入在 8000 元以下。其中,2000~3999元的佔26.2%,4000~5999 元的佔 34.6%,6000~7999 元的佔 15.5%。
需要注意的是,新型職業農民、網路文學寫手、網路主播收入內部差異較大。例如,新興職業農民在月收 入在2000 元以下的比例和月收入1萬元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7.3%和24.8%,頭尾佔據比例較大。網約配送員的月收入相對集中在中間段,月收入在 2000~3999 元的佔25.4%,4000~5999 元的佔 44.3%。
值得一提的是,新職業具有更加靈活、更加自由的就業形態,近兩成新業態青年有其他兼職,年齡越大有多份兼職的比例越高。在七類職業中,網約配送員擁有兼職的比例最低,為9.4%,電子競技員、網路文學寫手、網路主播擁有兼職的比例較高,分別為39.2%、34.2%、30.2%。
但是,報告也指出,不論是社會保障還是商業保障,在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公積金和其他各項中,有26.3%的新業態青年沒有任何保障,這一情況在不同職業間有著較大的差異。新興網際網路科技從業人員保障率最高,達到90.2%,網路文學寫手保障率最低,為63.5%。
從工作時間看,新業態青年的工作壓力較大。根據調查資料,新業態青年每週平均工作6.0天,每天平均工作8.9小時,最短的日工作時長平均為6.4小時,最長的日工作時長平均為11.8小時。
51.8%的新業態青年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20.4%的新業態青年每天工作12小時及以上。47.9%的新業態青年一週7天都在工作,一週工作6天及以上的佔74.5%。
七類職業中,網約配送員的平均工作時間最長,每週平均工作6.4天,每天平均工作10.1小時;電子競技員的平均工作時間最短,每週平均工作4.8天,每天平均工作6.5小時。
另外,新業態青年在不同的工作中都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經歷。網路活動從業者,如網路主播、電子競技員、網路文學寫手,所面臨的網路暴力問題較突出;從事內容或產品創作等的創意工作者,如全媒體運營人員、網路文學寫手、新興網際網路科技從業人員、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經理人,普遍面臨同行抄襲問題。而職業歧視是新業態青年共同面臨的問題。
在工作滿意度方面,按照1-10分評分標準,新業態青年對工作的總體滿意度平均為 7.3 分,與領導和同事的關係平均 8.0 分、工作的自由程度平均 7.8分、工作環境平均 7.6 分、收入及福利待遇平均 7.0 分、晉升機會和未來職業前景平均 6.8 分,得分最低的是社會地位平均 6.3 分。
新業態青年希望政府為他們提供的服務和幫助排在前三的是:“完善社會保險政策”(45.3%)、“維護勞動權益”(40.6%)、“完善相應就業政策和服務”(34.6%)。希望僱用方為他們做的事情排在前三的是:“增加工資”(57.1%)、“提供更人性化的福利”(51.7%)、“提供更多的職業技能與素質培訓”(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