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冬季是一年滋補的好時節,在冬天多注重營養補充和身體調養,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在氣溫一日日降低、寒潮一天天逼近的時節,注意進補格外重要。然而,營養補充固然重要,也要小心滋補過了頭反而起到負效果,這5個冬季養生中常犯的錯誤,勸您要及時糾正,以免適得其反、養生變“養病”。
1.偏好名貴藥材
一說到養生和滋補,很多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人參、鹿茸、何首烏這些名貴的藥材,它們固然是傳統的養生佳品,卻未必有那麼神乎其神。
相反,很多廉價且適時的食藥材可能更適合廣大群眾進行補充,像是芋頭、山藥、蓮藕等食物,既能夠燉湯。也可以蒸制食用,對暖心暖胃都有幫助。
而且,這些食材營養價值豐富,有利於身體吸收,不論老少都可以適當多吃些,這才是真正的冬季養生菜。
2.吃補品過了頭
不少人到了冬季就開始大量吃補品,像是鈣片、蛋白粉、氣血膠囊、阿膠漿等等物件,吃了一瓶又一瓶,甚至有取代正餐的架勢。
但需要認清的是,補品再好,也只是食物補充劑,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成分還是應該透過合理膳食來補充,而在平時飲食裡含量較少的品類,才應該是補品對症下藥的地方。
若是用補品代替的正餐,只怕會“營養過剩”,越吃越難受。
3.光吃不練
冬季戶外溫度低,很多人都放棄了出門運動的計劃。而在此基礎上,人們還普遍熱衷於進補營養物質,既減少了活動量,又增添了攝入量,長此以往難免會發胖。
而且,光補給不鍛鍊,也很難讓營養素得到充分吸收,長期的運動不足也會使得消化功能衰退,還請多多活動。
4.目標不夠明確
營養補充和治療疾病一樣,需要找準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攝取。但很多人在進補時,沒有明確的目標,只知道一味地吃補品,這樣的效果反而較差。
因此,在冬季進補時,先弄清楚自身需求,在氣血、脾胃、肝腎、膚色等表現中找出需要調理的點,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5.忽略客觀因素
現在網路上的養生指南千千萬,很多人看到個“秘訣”便信以為真,不考慮實際可行性和客觀環境。
比方說北方冬季乾燥,要多吃蘿蔔白菜快速補水,這就不適合海南和兩廣地區的朋友採納。而更多的養生指南也存在地區或氣候差異性,不能夠一概而論。
所以,養生的科學、合理手段,應該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來合理規劃安排,如果覺得自己能力有限,也應該諮詢專業的營養師,聽取他們的意見。若總是埋頭拉車不看路,可別怪進補毫無用處。
【本文由“靈素閣”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