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楊紫在微博曬出幾張戴著奇奇怪怪頭套的照片,表示“這兩年買的醜東西,結果都獲得了當年最醜東西獎,突然感覺好欣慰”。
隨後,#楊紫買的頭套獲得最醜東西獎#登上熱搜榜。目前該話題已經攬獲1.8億閱讀量,有1.1萬網友參與了討論。
哈?醜東西大賽?什麼東西?
誰拔得頭醜?
其實吧,楊紫口中的當年最醜東西獎,出自淘寶近期推出的2021醜東西征集大賽。
比賽規則是這樣的:只要使用者帶微博話題#2021淘寶醜東西#曬出自己在淘寶看到或買到的顏值堪憂商品,就可以讓該商品參與比賽,並且有機會亮相2021淘寶醜東西頒獎典禮。
該活動由淘寶與豆瓣聯合創辦,吸引到不少網友圍觀參與。
等了又等,盼了又盼。
最終,共有5件商品突出重圍,成為被淘寶官方認可的年度醜東西,它們分別是:微笑橘子頭套、夢幻粉蝴蝶短靴、不會碎的鏡子、可愛熊貓花灑以及人臉真皮口罩。
有趣的是,上述5件商品醜得各有特色,拿到的獎項也各有說法。
楊紫購買的微笑橘子頭套榮獲“拔得頭醜”獎,夢幻粉蝴蝶短靴榮獲“醜名遠洋”獎,不會碎的鏡子榮獲“醜你咋滴”獎,可愛熊貓花灑榮獲“略勝一醜”獎,人臉真皮口罩則拿到“醜味相投”獎。
屬實是把諧音梗給玩明白了。
“醜”也能成流量密碼?
一到年末,各個品牌都會卯足勁刷存在感。推出花裡胡哨榜單,是企業獲得關注度的一大傳統技能。
只不過淘寶這個榜單稍顯特別,因為它沒有紮根於顏值經濟,圍繞美做文章。而是反其道而行,拿醜來吸引大眾眼球。
從結果來看,它是成功的。
為何現如今,醜也能成為品牌流量密碼?審醜文化要崛起了?
那倒也不是。
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獵奇心理,對未知或有趣或與眾不同的事情容易展露出極強的興趣。
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好奇心,是銷售的重要手段之一。
醜東西利用的就是消費者這份獵奇心。
“我倒要看看能醜成啥樣。”
“美得千篇一律,不如醜得與眾不同。”
一個產品如若自帶神秘感,能為消費者提供附加情緒價值,就會有溢價空間,就有成為網紅商品的機會。
這就基本解釋了醜能成為新晉品牌流量密碼的一大原因:這屆年輕消費者獵奇心極重,比起循規蹈矩產品,更願意將目光投向那些“小眾”“別緻”“不一樣”的東西。
哪怕那是個醜東西。
“土”也是同理。
社交平臺上那些土味影片總能刺激到大眾日漸麻木的神經,以泥石流姿態,帶給使用者新鮮體驗,就是因為傳統的營銷模式重複性極高,已經難以激起消費者的好奇心。
土也好,醜也罷,這些與傳統定義下“美”背道而馳的元素,在近幾年展露出不俗引流實力,歸根結底是消費者獵奇心理作祟。
難以否認,以往流行的精緻化審美正在發生傾斜,大眾審美逐漸走向多元化、個性化,各個圈層審美喜好細分趨勢愈發明顯。
不過品牌君還是想提醒一下諸品牌:小酌怡情,大醉傷身。
品牌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展露出自己“土”或“醜”的一面,但務必把握好尺度。
否則很容易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