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2021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APRINOIA Therapeutics Inc.(以下稱新旭,蘇州新旭醫藥母公司)28日宣佈今年完成總金額達美金4,000萬元C輪融資。新旭此次所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推進阿爾茨海默病tau蛋白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示蹤劑在國內的臨床三期試驗與其商業化,以及繼續開發適用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藥物。此外,公司將持續擴大其藥物發現與開發平臺及管線,並攜手國內外合作伙伴打造領先並具國際水平的腦部PET臨床影像聯盟。
本輪融資除原始股東包括KTB Network、IMM Private Equity、以及臺安生技等基金繼續支援之外,還迎來煙臺東誠藥業集團以及蘇州工業園區所屬的蘇州園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藥企與投資機構加入,深化新旭在中國的佈局此次C輪融資領投的東誠藥業,業務涵蓋生化原料藥、化藥、中成藥以及核藥等領域其在核藥領域具備從診斷用核藥到治療用核藥的全產業鏈佈局及運輸優勢,能夠覆蓋未來全國PET-CT等檢驗裝置的加快增長和疾病診斷及治療的需求。
2020年全國核醫學現狀普查結果指出,雖然全國正電子顯像裝置較2017年增加了39%[1],但在每百萬人口 PET/CT 數量方面,中國為 2.14,仍遠低於美國的 4.39 和韓國的 4.18[2]因此,儘管我國核醫學裝置數量增長幅度較大,但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同時,我國新型核醫學藥物欠缺,這也是新旭攜手合作夥伴,加速國核心醫學普及化,以實踐精準診斷積極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初衷。
東誠藥業總經理羅志剛表示:“東誠藥業在核藥領域的佈局與新旭在研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診斷藥物是優勢互補,東誠此次領投新旭促進雙方的資源共享,並將加速新旭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藥物的開發,迎上全球藥廠瞄準診斷及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物開發的勢頭東誠期許與新旭的攜手能進一步打造國核心藥影像診斷影像平臺,為共建領先的國際標準化診治流程樹立標竿”
蘇州園豐資本總經理盛剛表示:“阿爾茨 海默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老年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和家屬的生活質量,僅中國就有近1000萬患者,且目前全球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早期診斷和干預是延緩疾病發病的有效手段然而,當前臨床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受主觀性影響較大新旭的靶向tau蛋白18F-APN-1607示蹤劑可以有效區分患者發病階段,並且可以進行早期診斷,進一步解決當期臨床所面臨的痛點問題作為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投資基金,非常榮幸可以與新老股東一同助力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為全球阿爾茨 海默病患者提供更為可靠的診斷和治療選擇”
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對病患及社會造成的影響,是當前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對病人、家屬、乃至於國家醫療體系都是沉重的社會負擔一項研究指出,2019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數為1314萬3950例,佔全球數量的25.5%[3]另外,在帕金森病方面,我國約有310萬帕金森病患者,而隨著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預計到2030年,中國帕金森病患者將激增至500 萬人左右[4]從社會成本的角度來看,研究指出,2015年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每年花費近人民幣13萬元,一年的社會成本高達1.085萬億元這個成本在2030年將增至約3.3萬億元,2050年接近達12萬億元[5]如何提高民眾及早診斷的意識以利爭取疾病得到比較好的控制與管理,一方面降低疾病增漲速度,一方面減輕各方面負擔,已刻不容緩。
針對神經退行性疾病,新旭研發團隊建構獨到的化合物與抗體篩選技術平臺,針對能專一靶向病態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質降解劑及抗體,設計具備診斷或治療功能的藥物其中,新旭的抗體治療藥物APN-mAb005的臨床前期實驗也有具體進展 APN-mAb005能精準識別累積在神經突觸的病態tau蛋白,且不與正常的tau蛋白作用,阻止病態tau蛋白在神經細胞間傳遞新旭規劃明年在中國與海外推進此治療藥物的臨床實驗新旭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明奎指出:“此次C輪融資的完成是新旭躍升新一階段的開始,可望加速實現新旭精準醫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願景感謝新老股東,協助我們立足亞洲,走向國際,造福廣大遭受神經退行性疾病之苦的病患與家屬”
3
[2] 資料來源:全國核醫學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分析,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誌,2020 年 2 月第 44 卷第 2 期
[3]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1》,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21年第20卷第四期。
[4] 資料引用自2021年4月19日環球網報導:“中國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現狀調研啟動”
[5] 根據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所發表的研究:The cos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China and re-estimation of costs worldwide, J. Jia et al. / Alzheimer’s & Dementia 14 (2018) 48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