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又上熱搜了。
最近幾年,故宮儼然成為了“網紅”,自帶流量,經常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對此,故宮方面也緊急闢謠,這只是一次普通的電力維修。故宮方面表示,感謝觀眾對於文物古建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博物院會及時準確釋出相關資訊,請大家不要信謠傳謠,共同守護紫禁城。
說起故宮,很多人經常有個疑惑。
古代的冬天,和現代對比起來,更為嚴寒和漫長。沒有暖氣、沒有空調的古人們,怎麼在嚴寒刺骨的冬天禦寒取暖呢?
最早的房屋避寒取暖方式是火塘。在透過對半坡、姜寨等遺址發掘的情況來看,設於原始房屋門口附近的灶炕,不僅可以用來煮飯,還能起到一定的取暖作用。
這一設計,使它不僅能吸收自房屋外面吹入的空氣助勢燃燒,還能阻擋住寒冬自門外吹來的冷風。
秦朝皇宮中使用的壁爐,在採暖上則吸收了火盆和火塘的優點,克服了它們的弊病。
到了漢朝,皇上冬天住的避寒取暖的官殿叫“溫室殿”,殿內有各種防寒用的裝置。
其中,花椒是當時冬季取暖用的主要用品。即把花椒和泥和在一起塗抹在牆壁上,牆壁上掛著錦繡,地上鋪著毛毯。
唐朝時,貴族們開始使用瑞炭和鳳炭來防寒取暖。瑞炭是由西涼國進貢的,因為條長百尺且是青色,所以被叫作瑞炭。
據說一條瑞炭可以燃十天左右,而且熱氣逼人得讓人無法靠近。
鳳炭,則是楊國忠家將炭屑用蜜捏成雙鳳的樣子,到了冬天放在爐中,燃的時候還要先將白檀木鋪在爐子底下,讓它們的灰不要摻雜在一起。
明清時期,北京城一年內大約有一百五十多天是寒冷天氣。最冷的時候,氣溫甚至可以低至零下二三十度,更可謂滴水成冰。
如何在寒冷的冬天禦寒取暖,也是當時的皇宮不可忽視的事情之一。
當時,建築師們為了解決取暖問題在宮殿結構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們將宮殿外圍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壁的下面都挖有通道,這就是火道,而添火的炭口就設在殿外的廊簷下面。
需要供暖的時候,就在炭口燒上木炭,這樣熱氣就能順著空心的夾牆供應到整個大殿。另外,為了讓熱氣能夠一直迴圈通暢,在火道的盡頭會有氣孔,以使煙氣能夠從氣孔中排放出去,這樣殿中的人就不會聞到木炭刺鼻的味道了。
為了使宮中人員能順利過冬,火道的設定一般都直達御床及各個宮室的炕床,形成了暖炕抑或是暖閣,使冬季的紫禁城也能溫暖如春。
皇宮中冬天除了有暖閣之外,還有暖炕,各居室都有炕床,炕下有火道,建造的結構與現在北方農村中的炕床差不多。
室內放有火爐,以及放在腳邊暖腳的腳爐。此外還有手爐,手爐設計精美小巧,可以隨身攜帶。當然這些火爐的燃料都是木炭。
因為冬季木炭的用量大,宮廷內還設定了專門機構來管理冬季取暖的物資和相關事宣。比如,明清時期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惜薪司,這名字取的寓意就是珍惜炭料,不要浪費。
在惜薪司下還設有三個機構,職責細分嚴格。一為戴火處,專管安裝火爐及運送柴炭,內設有兩名首領太監,下屬太監五十人;二為薪炭處,負責柴炭的儲存和分發,首領太監仍然是兩名,下屬太監二十五人;三為燒炕處,也就是專門負責燒炕點火的部門,首領太監兩名,太監二十五人。
以上這些可都不是輕鬆的活,單說木炭的發放,宮中那麼多人,按照品階排下來,宮內每日的煤炭需求標準不一,而且送呈給各位皇室人員用的木炭,不僅要火力旺,還不能冒煙並且沒有味道。
清朝皇宮中所用的木炭,大多是在通州、涿州、大興、易州等地用上好的木材燒製而成的,之後還要按照尺寸截成小截,裝入荊框裡,並運入宮中備用。
因為燒製成木炭後,是在紅羅場裡面加工截段,所以此木炭被叫作“紅羅炭”。
另外,紫禁城內帝后所住的宮殿的設計也是匠心獨運。其朝向都是坐北朝南,而廊簷前處的建築構造和冬季的太陽形成45度角,方便陽光直射進宮殿。
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以及與世界各國的外交日益緊密,清宮中的取暖裝置也提升到一定的水準。
康熙年間(1662-1722年),玻璃傳入了宮廷,代替了傳統的窗戶紙被安裝在皇宮內的窗戶上,不僅美觀,透光性更強,而且沒有窗戶紙漏風的弊病,宮殿內變得更加暖和。
到了宣統年間(1909-1911年),隆裕太后居住的宮殿中甚至還安裝了更加先進的取暖設施——電暖爐。
雖然紫禁城是皇宮,可皇帝真正每年住在裡面的時間其實也不過幾個月,大部分的時間裡,不是在承德山莊避暑,就是在圓明園過冬。
但是隻要是皇帝在皇宮住的時間,宮內眾人就要想方設法讓殿內維持冬暖夏涼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