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聽說一些飯店為了吸引食客,把罌粟當作佐料放到食品中,比如添加了罌粟的鴨脖,以及用罌粟熬湯的牛肉麵等等。
這些可能並不是都市傳說,據說在一些中國的傳統美食中就有加入罌粟來“提鮮”的做法。
那些經常被新增到食物中的罌粟部分,包括曬乾的罌粟殼和罌粟葉、莖等,以及罌粟的種子。
眾所周知,罌粟是提取鴉片的植物,在咱們國家,罌粟植株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新增到食品中,所以那些想以罌粟招徠食客的商家確實是違法的。
但是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在食物中新增罌粟,會不會讓人上癮呢,以及對人體會不會有害呢?
罌粟為什麼會讓人成癮?
人類種植罌粟的歷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公元前5000年,地中海地區和萊茵河以西地區就已經開始種植馴化後的罌粟作物了。
從古至今,罌粟的傳播一直都非常廣泛,原因很簡單,它能給人帶來愉悅感,古代蘇美爾人稱之為“歡樂之花”。
罌粟播種後大約3個月,它就會開出顏色非常鮮豔的花朵,現在這樣的花朵經常被比作“惡魔之花”。
就像許多開花植物一樣,隨著花瓣的脫落,它們會結出一個蛋形的、夾帶著種子的果實。
這個果實中含有乳白色汁液,當這些汁液被提取出來之後,它會變成黑色樹膠一樣的東西,農民喜歡把它裹在樹葉裡,這就是最原始的鴉片。
關於鴉片的故事就不用多說了,它會讓人沉迷其中,失去勞動能力,而其中起作用的成分被稱為鴉片生物鹼。
鴉片生物鹼包含多種生物鹼,其中最出名的有兩個——嗎啡和可待因,這兩個都是醫學上的麻醉藥物,但它們也都可以讓人成癮(嗎啡進一步提煉就是海洛因)。
之所以我們會對這些東西成癮,其實原因很簡單,它們不僅可以控制疼痛,還改變了我們的思維。
當這些生物鹼進入身體後,它會刺激大腦中的特定受體。當這些受體被啟用時,會引起快感,然後數小時內感到滿足、放鬆或興奮。
由於其中一些受體位於大腦的獎勵機制中心,所以大腦開始想要這種重複的刺激,這會導致上癮。
罌粟有毒的部分
你可能也發現了,我們說的鴉片生物鹼都是說罌粟果實上的汁液,好像和整個植株關係不是特別大。
事實上並非如此,鴉片生物鹼是滲透到整株罌粟的任何部分,包括罌粟殼,以及根、莖、葉,就一個部分除外,那就是罌粟的種子!
所以,如果把罌粟殼這些東西放在食品裡熬製的話,它會滲透出鴉片生物鹼,確實是會讓人上癮的。
事實上,這種做法有點像用罌粟泡茶——罌粟茶在一些國家非常流行,熬製或者泡製的過程某種意義上就是在提取鴉片生物鹼。
而我們的身體吃下去鴉片生物鹼甚至比吸進去利用率是更高,所以有些不小心吃到含有罌粟食品的人就會尿檢呈陽性。
罌粟茶現在已經被證明對身體危害很大,毫無疑問用罌粟熬製湯底肯定也是有害的。
由於沒人知道這些罌粟材料中鴉片生物鹼的含量是多少,特別是罌粟殼,如果沒有被提取過的話,它的生物鹼含量可能不僅是讓人上癮,還有可能是致死。
最後:罌粟種子可以用於食品
罌粟種子被認為天然不含鴉片生物鹼,只是由於它被包裹在飽含乳白色汁液的罌粟殼中,很容易會受到蟲害和提取的影響而被汙染。所以沒有特殊處理的話,它依然也會攜帶鴉片生物鹼。
經過一些清洗處理後,罌粟種子中鴉片生物鹼的含量會降低90%以上,達到每公斤種子嗎啡含量低於10微克的標準,從而變得可以食用。
罌粟的種子有很多用途,是國外常用的食品新增劑,其使用方式有點像芝麻。
它可以直接榨成油,被稱作御米油,在許多食品中都可以新增,也可以直接磨成粉,放到一些甜點中,也可以直接像芝麻那樣不做任何加工的售賣,然後泡茶之類的都可以。
當然,即便是罌粟的種子,咱們國家也是不允許投放到食品中的,更別說那些餐館的罌粟都不知道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