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策·秦冊》中記錄了這樣一段話:
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項橐7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孔子的師父了。那麼這個項橐到底是何人呢?大聖豪孔子為何要拜一個7歲的小兒為師呢?
其實這源自孔子與項橐(tuó)的一個打賭。
昔年孔子在魯國設壇講學,此時的孔子門下已是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地位非同一般。
有一次,孔子聽說莒國之東有一座城池,這個城中的百姓都勤奮好學,且知識淵博,於是孔子便與弟子們商議,想要東遊一探究竟。
就是在東遊的路上,發生了一件事。
當時路上風景秀麗,穀物豐和,一派富庶之景,孔子在馬車裡面看到這一幕十分欣賞,於是與弟子盡興談笑。
然而就在談笑間,突然在路上看到幾個小孩在玩耍。
孩子們看到有馬車前來,紛紛跑到路邊避讓,唯獨一個小孩站在路中間紋絲不動。
孔子見狀便在車上探出頭詢問道:“無知小兒,不知避讓馬車,擋在路中間是什麼意思呢?”
此時擋在孔子馬車前面的就是項橐,項橐見這個老者說話極不客氣,於是心生不快,所以心生一計,想要出言戲弄一下這行人。
於是便回答道:“城池在這裡,馬車如何能過去呢?”
孔子問道:“城在何處?”
項橐回答:“城在腳下”。
這個孩子的回答頓時讓孔子心生好奇,於是便下車想要詢問明白。
等到下車以後孔子才發現,原來幾個孩子用泥土跟石子在路中間捏了幾個城堡,此時這個孩子就站在“城牆”的前面。
於是孔子便問道:“這個城堡是幹什麼用的呢?”
項橐回答:“抵禦車馬軍兵。”
聽聞項橐的話,孔子認為這個孩子雖說氣度不凡,卻又恃才自傲,想要再考考他,於是又問道:“如果我就要從此過又當如何呢?”
誰知這個孩子回答道:“自古以來都聽說馬車遇到城牆避讓,沒聽說城牆見到馬車要挪走的。”
孔子聽聞此話無法作答,於是只能繞開城堡行走。孔子被一個孩子出言調戲,而自己卻無言以對,內心一直不快。
走了沒幾步,就見到一個農夫在田間鋤地,孔子的弟子子路便蓄意出言為難道:“請問農家在做什麼?”
農夫回答:“在鋤地”
子路又問:“農家日日在此鋤地,可知每天手中的鋤頭總共抬幾次呢?”
農夫聽見這個刁鑽的問題回答不出,子路因此有些竊喜,然而就在此刻,項橐卻從後方趕來了。
項橐回答道:“我父親日日在這裡鋤地,當然知道鋤頭抬幾下,夫子日日乘坐馬車,想必也知道馬蹄抬幾下吧?”
這句話讓孔子師徒二人啞口無言,孔子見這個孩子不過7歲模樣,但卻聰慧過人,伶俐非常,實乃罕見的神童,於是便下車想要細細觀察項橐。
孔子對項橐說:“我見你才智過人,今天你我各自給對方出一道題,如果誰答不上來,就拜對方為師,你覺得如何?”
項橐聽到孔子的話便說道:“不可戲言。”
孔子回答道:“童叟無欺”。
聽聞孔子的保證,項橐欣然答應了,於是孔子問道:
“人能存在於世間,都是因為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五穀,才能孕育出萬物生靈,那麼我且問你,天上有多少顆星辰,地上有多少顆五穀?”
此時項橐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天高不可丈量,地廣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穀。”
說罷,項橐又向孔子提問道:“鵝和鴨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鴻雁為什麼能鳴叫,松柏為什麼能冬夏常青。”
孔子回答:“鵝和鴨因為腳掌是方的,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鴻雁有長頸,所以能鳴叫,松柏內心堅定(莖心堅實),所以能冬夏常青。”
項橐思考過後說道:“不對,魚鱉的腳掌不是方形,卻能浮在水面上,蛤蟆能鳴叫,卻沒有長頸,竹子亦是冬夏常青,難道也是因為內心堅定嗎?”
聽完項橐的話,孔子大驚,隨後自嘆不如。
孔子與項橐這一番對話,果然見這傳說中的莒國名不虛傳,就連一名7歲小兒都如此聰慧,於是他甘拜下風,詢問項橐如何拜師。
項橐聽聞此話,突然縱身跳入了旁邊的水塘中,孔子對此疑惑不解,正在這時,項橐浮出水面說道:
“沐浴後方可拜師行禮,夫子過來沐浴吧。”
孔子見狀說道:“我不會游泳,如果下水了,恐怕會沉下去。”
項橐說道:“鴨子也沒有學過游泳,但卻能浮在水面上。”
孔子反駁道:“鴨子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身上有絨毛。”
項橐道:“葫蘆身上沒有絨毛,卻也能浮在水面上。”
孔子回答:“葫蘆沒有絨毛,卻內裡是空的,故而能夠浮於水面。”
項橐又道:“鍾是圓的,並且中心內空,又是因為什麼沉而不浮呢?”
孔子聽到此話啞口無言,最終只能按照項橐的要求沐浴,並且設案行禮,叩拜項橐為師,經過這件事以後,孔子決定不再東遊,而是打道回曲阜了。
這個典故就是著名的“項橐三難孔子”,其中在後世廣為流傳的“君子之約”、“童叟無欺”等詞語,都是出自這一典故。
而在孔子拜其為師以後,項橐也被後世之人尊稱為“聖公”。
這一典故至今為止流行了幾千年,原本是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積極意義的典故,但是後人卻對此出現了不同的理解。
因為此事,孔子因此褒貶不一。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孔子已經大聖豪沒錯,卻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他絞盡腦汁刁難一頑童,最後卻已失敗告終。
當然了,也有人表示:孔子能夠放下身段拜一個7歲的孩童為師,就說明聖人的心胸非常豁達,言出必行。
那麼我們知道了孔子拜項橐的典故,時至今日,項橐的名氣依舊經久不衰,那麼又有誰知道神童項橐的結果如何呢?
關於項橐在《戰國策》中的記載,其生卒年不祥,這給他的人生又添上了一筆神秘的色彩。
項橐自小就無師自通,聰慧過人,他喜好觀察事物,每每有問題跟大人提問,卻都問的大人們啞口無言。
而就是這樣一位神童,在後世史料中流傳,項橐的下場卻非常悽慘。
由於項橐從小就聰慧異常,在當地小有名氣,而在孔子拜他為師以後,他的名氣更是傳遍了齊魯大地,因此他也被人盯上了。
當時齊國與魯國兩國爭霸,齊國的君主就想請這位傳說中的“孔子之師”來輔佐自己,所以便屢次派人前去項橐的家中邀請他。
項橐對此煩不勝煩,每次都直言拒絕,但是對方卻並不死心。
項橐是魯國人,齊國的君王屢次邀請他,倘若他答應了就是背叛魯國,並且他雖然年紀小,但也深知官場昏暗,所以在不堪其擾之下,他的父母只能帶著他不斷地搬家躲避。
齊國君主在數次邀請都被拒絕以後,終於失去了耐心,他認為,項橐既然拒絕了自己,與其讓別人奪去對付自己,不如自己徹底將他毀掉。
在一個夜晚,齊國君主派人將項橐綁去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山林,在這裡將他大卸八塊了。
後來項橐的父母找到他的屍體以後,非常傷心的拼湊,想要給項橐留一個全屍,誰知道在這時,項橐卻突然顯靈說自己已經得道成仙。
當然了,這只是後世流傳的其中一個版本,也有版本表示,項橐其實是被齊國君主放火燒死的,總而言之,不管哪個版本,唯一能夠肯定的是,項橐的確死於非命。
項橐死的時候才13歲,也許是人們對於這個神童的死太過惋惜,這才加工出了他得道成仙的故事,使後世之人得到一絲心裡安慰。
項橐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神童,就在項橐住過的地方建了一座聖公廟,廟中還放了一座小兒的神像。
人們每逢天旱之時,就會去聖公像面前上香禱告,亦或者有人求子,也會去求聖公,據說連續多年,鄉親們都是有求必應。
據說在當地一帶每逢下雨之時,也從不降下冰雹,人們都說這是聖公不捨得鄉親們的莊稼被砸壞,故而不下冰雹。
關於聖公的傳說愈演愈烈,這裡聖公廟也是幾十年香火不斷。
在我們的歷史中,關於很多古人的傳說卻是非常多,因為年代久遠,很多事實已經不可考,在很多人物的傳說當中,也不乏眾多被添加了神話色彩的故事。
雖說迷信不可盡信,但是我們還是要始終對古人保持敬畏的態度,尊重歷史,瞭解歷史,牢記中華文明,這是我們前進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