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中國人民志願軍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打出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打出了新中國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環境,但取得輝煌戰績的代價就是犧牲了大量浴血作戰的將士。
1952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7軍軍長李湘突然逝世,全軍將士無不感到震驚,因為他們在10多天前還看到李湘在前線指揮作戰,根本不可能是在戰場上犧牲的,志願軍內部對這個訊息進行封鎖,一時間,人心惶惶,甚至連當時的中央軍委都不知曉李湘去世的真實原因。
一直到12月11日,李湘的遺體從朝鮮運回到河北省石家莊市進行公葬,出席葬禮現場的眾人才知曉李湘早在5個多月就已經去世,並且瞭解到他去世的原因。
那麼李湘為何突然與世長辭,志願軍總部為何隱瞞李湘的去世時間,這裡面到底有何玄機,有何戰略目的呢?
1914年,李湘出生在江西永新縣一戶十分貧苦的家庭中,一家四口人多年來都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李湘剛剛年滿8歲,父親就因勞累過度而撒手人寰,家裡還欠下一屁股債,母親只能沒日沒夜地給人打長工和在田地裡勞作,身體就算有恙也只能強忍著,畢竟她一旦倒下了,家裡的兩個孩子就會吃不上飯,甚至還會被鄰居家孩子欺負。
懂事的李湘看到母親每天深夜回來,腰都挺不直,非常心疼,所以自己去地主家放牛,幹雜活,以獲得一點糧食,地主看他家裡情況非常特殊,李湘每次幹完活後,地主都會給他留一口熱飯,李湘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非常慶幸自己遇到了好東家。
期間,李湘的叔叔看到李湘非常吃苦耐勞,就資助他進入私塾裡學習點文化知識,啟蒙新思想。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湘從私塾裡畢業,他的母親覺得一直給地主幹長幹也不是個辦法,想送他去學門手藝,於是,李湘辭別地主後,經人介紹來到隔壁村,拜在姓周的師傅門下學習編竹篾(miè)。
這位周師傅雖然是個小有名氣的竹篾匠,但是有一怪:只要一喝酒就會對人打罵個不停,李湘當時作為學徒住在周師傅家中,周師傅會在半夜時分喝完酒後進入他的房屋,拿竹條抽打他,弄得李湘每天夜裡都提心吊膽,生怕周師傅來到自己的房間發洩情緒。
當時,學徒要跟在師傅身邊三年,為他洗衣服,做飯,幹農活,師傅覺得你勤快老實才會教你真本事,李湘為了學得求生之技,不得不忍受著周師傅各種無理要求,可謂是幹最重的活,挨最毒的打。
李湘在煎熬中苦苦掙扎了3年,他原以為自己馬上就可以出師,一輩子就當一名竹篾匠了,這一年他才14歲,但是他母親卻沒經過他同意,就託媒人為他定了一門親事,關鍵是這名女子已經19歲了,由於對方家境比自家要好很多,意味著李湘要去入贅到對方家裡,兩人素未謀面,沒有任何感情,就已經訂下婚約,在那個封建落後的大環境下,自己婚姻大事不能做主,真是既無奈又可悲。
婚後的生活正如李湘所料,妻子的孃家人嫌棄這個新姑爺家境貧窮,對他的日常行為指指點點,李湘度日如年。
1928年,“朱毛”井岡山會師後,在這片根據地迅速發展革命力量,大有將革命的“火種”燎遍全國之勢,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根據地裡專打壓迫窮苦百姓的地主,土豪,將他們的土地盡數分給農民,李湘心靈受到極大震撼,這和自己此前見到的封建軍閥有明顯差異。
各大軍閥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停地發動戰爭,受苦的始終是老百姓,而共產黨卻是為廣大窮苦人民謀福利,心繫群眾。從這一刻起,李湘心中就埋下了“加入共產黨,加入紅軍”的種子。
1928年底,永新縣組建了兒童團和少年先鋒隊,李湘得知此訊息後,認為這是接觸紅色文化,提高自身覺悟的絕佳機會,便立刻報名。在先鋒隊期間,他按照部隊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執勤,傳遞最新訊息,接觸到不少紅軍戰士,從他們口中得知了紅軍的初心,作戰願景後,李湘覺得這就是自己一直想要追求的生活,為服務人民而感到快樂。
1930年,李湘下定決心,這輩子就跟定共產黨,跟著紅軍這支隊伍去改變中國,他辭別了親人朋友,跟著紅軍輾轉多地,一般的戰士剛進入部隊都會從最基層崗位做起,李湘也不例外,在新兵集訓結束後,他成了一名勤務員兼司號手,每當戰事發生時,他都會吹響衝鋒的號角,紅軍戰士們聽到後都會浴血奮戰,就算負傷也不下戰場。
他在部隊裡學到很多東西,接觸到從未有過的新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不到20歲的年紀,就已經是一名獨當一面的優秀指揮員了。
他對黨有著很深的感情,他在中央蘇區的幾次反圍剿戰鬥中都受過大大小小的傷,有一次雙手都被敵人的子彈給打穿了,正常走路都成問題,恰巧此時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長征),他這麼重的傷勢,自然是無法跟上大部隊行軍的。
於是部隊首長就親自找他談話:“小李同志,鑑於你的雙手傷勢,組織給你兩個選擇,其一是給你10塊大洋找個老百姓家中好生休養,等雙手痊癒再跟上大部隊;其二,你可以拿著10塊大洋回到你的家鄉,過上你原本的生活,你自己決定吧!”
可李湘意志堅定,一直和上級說自己只受了輕傷,完全可以自由行動,組織怎麼也勸不動他,就讓他躺在擔架上,讓幾名戰士輪流抬著他行軍,但是李湘卻不忍心讓戰友們受累,堅持不坐擔架,拖著傷軀,全程跟著大部隊。
在整個長征過程中,他跟著大部隊先後四渡赤水河,強渡烏江,走雪山,過草地,歷經無數次驚險的戰鬥,當他從原先的指導員升至紅一軍團騎兵團黨總支書記以後,他需要在前線騎馬指揮兵團作戰,所以他開始學習騎馬,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在後來的直羅鎮戰役中,殲滅國軍一個師外加一個團的兵力,鞏固了陝甘根據地。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李湘的軍事指揮才能真正顯現出來,無論是平型關戰役,還是規模宏大的百團大戰,他都表現優異,在強敵壓境,形勢異常嚴峻的時候,李湘只帶領全團1200餘人同幾萬敵軍周旋,在敵人開始向我軍分段包圍時,李湘立刻率軍避其精銳,轉移到敵軍側翼打起游擊戰,讓敵人的每次行動都撲了空。
當敵軍疲於奔命之時,李湘立刻選擇敵軍薄弱之處進行猛攻,一口氣殲敵800餘人,殘餘的敵人落荒而逃,此役極大提升了我軍士氣,並且取得預期作戰效果。李湘的英勇表現被上級看在眼裡,誇讚他是一名“堅定頑強,機智靈活的優秀指揮員”。
解放戰爭時期,李湘擔任晉察冀教導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等職務,由於他出身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所以對壓迫和剝削非常反感,為了將全國人民從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下解救出來,他在華北戰場上指揮部隊戰士們英勇殺敵,屢立戰功,將敵人打得節節敗退。
鑑於他在解放戰爭的戰績,新中國成立後,李湘被中央軍委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七軍軍長,細想一下,李湘的母親還擔心過李湘的前途,曾經的放牛娃如今成為了解放軍的高階軍事指戰員,已然是人民的大英雄。
原以為新中國成立後可以過上一段時間穩定的日子了,沒成想朝鮮戰爭突然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但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而且將戰火燒到了中國邊境地區,是可忍孰不可忍,黨中央在經過多次開會商議以後,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由彭德懷擔任志願軍司令員,率領志願軍將士們奔赴朝鮮。
李湘看到美軍囂張地侵犯中國邊境,大量中國老百姓被炸死,財產被毀,祖國再次遭到別國入侵,再也按捺不住對侵略者的仇恨之心,他向上級申請入朝作戰。當時,部隊要從國內調往前線作戰是絕密資訊,67軍全體將士在出發前三個小時才能與家人告別,很多人覺得這很不近人情,但現實因素逼迫他們不得不作此決定。
李湘的妻子剛剛在醫院生產完,身體非常虛弱,但她卻是個深明大義的人,知道前線戰場非常重要,只得含淚與李湘告別,李湘親吻了一口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邁向了未知的戰場,可是這一去他再也沒有活著回來。
李湘率領67軍全體將士來到朝鮮後,立即同該軍政委兼老鄉——曠伏兆前往志願軍司令部請示下一步工作安排,值得一提的是,曠伏兆還是地道戰的創始人。
在接到志願軍司令部下達的任務後,李湘立即同前期來到朝鮮戰場的友軍學習作戰經驗,調查敵我人員,裝備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後,立刻回到陣地同將士們分享寶貴經驗和制定周密的作戰安排。
1951年10月13日,67軍面臨著美軍的“秋季攻勢”,我軍起先感覺有點吃力,畢竟美軍憑藉著強大的火力網對我軍進行瘋狂打擊,向我方陣地傾瀉無數的炮彈,我方只能在工事裡堅守。
但是李湘等人適應了這種作戰環境後,立刻鎮定了下來,畢竟李湘早年間在國內也同各種敵人較量過,不管是日式,還是美式武器裝備,光有強大的武器不一定能取得最終勝利,只要制定出合理的作戰計劃,憑藉強大的作戰意志,一樣能夠扭轉乾坤。
李湘讓戰士們採取抗日戰爭中的“三三制”等戰法與美軍作戰,為了瞭解第一手戰情,他晝夜不分地待在作戰指揮室,研究新戰法,67軍戰士們在他的英明指導下頑強作戰,面對武器精良的敵人,志願軍將士們也沒有後撤半步,子彈打完了,就和敵人拼刺刀。
當敵軍派軍機對我方陣地進行狂轟濫炸,導致工事被炸燬以後,工兵們立刻進行搶修,當敵人被我方戰士打得敗下陣來,我軍立即開始對他們窮追猛打,將游擊戰的精髓運用到朝鮮戰場上也毫不違和,敵軍所謂的“秋季攻勢”就此土崩瓦解。
67軍初來朝鮮戰場就創造了殲滅17000餘名敵軍的重大勝利,而且戰役結束後,李湘並不驕傲自滿,反而趁熱打鐵,立刻組織全軍將士總結作戰經驗,將有益的資訊彙總成軍事總結報告。
當這份報告被呈送到志願軍總部後,首長對這份總結經驗非常滿意,並將這份報告印發到志願軍團級以上的單位,讓各位同志認真學習經驗,李湘的事蹟被也被朝鮮人民軍廣泛宣傳,金日成還親自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李湘乃至整個67軍的威名算是徹底打出來了。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看到戰場態勢愈發膠著,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後勤體系方面雖然差得很,但是作戰意志卻遠勝於己方,如果想要談判,現在還不是時候,必須要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逼得志願軍求和才行。
於是美軍在1952年發動了“春季攻勢”,李湘接到志願軍總部的指令廣挖坑道,構建大量工事,在此期間,他和眾多軍隊幹部深入最前沿陣地偵察有利作戰地形,選擇最優方案,但正是因為他的親事親為,加上過度勞累和陳年舊疾而病倒了。
但就算是生病了,他還是照常工作,組織並主持67軍召開軍黨委會議,在會議上他覺得有些幹部彙報的情報不夠完整,他就想親自來到前沿陣線瞭解戰情。
美軍發現之前投入的常規彈藥並不能打得志願軍屈服,就換了個思路,竟然違反人道主義,公然使用生化武器,他們氣急敗壞地利用細菌戰對付志願軍,自詡為世界最強大的文明國軍竟然公然使用細菌戰對付第三世界國家,這件事既反映了美國人的虛偽和卑鄙,又反襯出志願軍的強大不屈。
身處國內的毛主席,周總理等人得知美軍使用生化武器後,氣憤不已,他們一方面向世界發出譴責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無恥罪行的公告,另一方面召集相關人員談論應對生化武器的策略。
時任衛生部部長的賀誠立刻向志願軍發出防疫通知書,告訴他們一些基礎的防疫知識,並且聯絡了蘇聯方面的專家傳授應對生化武器的經驗,從蘇聯訂購了大批有效治癒患者的疫苗。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次,美軍開了幾架飛機過來,我軍戰士正準備躲避到工事中時,敵人投下幾枚“炮彈”就離開了,志願軍戰士們沒有聽到爆炸聲,他們認為這只是個“啞炮”,準備圍上前去,李湘讓戰士們趕緊撤離,說美軍不可能平白無故扔下幾顆壞炮彈就離開,此事必有蹊蹺,小心一會兒就爆炸。
戰士們撤離現場後,李湘越想此事越不對勁,就上前仔細觀察著這幾枚炮彈,發現它們和美軍往常投下的沒有爆炸的炮彈無任何異樣,就離開了現場,由於李湘為人非常謹慎,所以將美軍扔下多枚“啞炮彈”一事彙報給了志願軍總部。
沒過兩天,李湘的身上開始長很多膿包,而且有種刺痛感,但是李湘以為自己長期作戰沒有時間洗澡,就沒有放在心上,第二天,他的臉上長了幾個癤(jiē)子,但李湘還是沒有在意,甚至摳破了癤子,到了夜間,這個癤子越長越大,足有一個指甲蓋那麼大了,李湘這才發覺不對勁,趕緊找來軍醫,軍醫說這是感染了,開了一些藥敷在臉上,要時刻關注身體變化,並且要休息。
但李湘哪有心思休息啊,第三天照常上戰場指揮作戰,曠伏兆知道李湘身上很多奇怪的東西后,立刻對他說:“此前,你在前線指揮戰士們挖坑道時就已經生病,如今身上又長了膿包,癤子,這必須要全面檢查一番,萬萬不能再去前線了!”
李湘不以為然,搖著手說道:“再怎麼說,我也是經歷過不少戰爭的人了,長征時期時刻過著手上提著腦袋的日子,現在長了幾個膿包,還不至於要我命!”
曠伏兆聽完後還是勸他到後方醫院或是回到國內大型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但李湘為了戰場全域性考慮,始終堅守在作戰指揮室,並且說道:“現在是關鍵時期,我要和戰士們共同作戰,如果我下火線了,戰士們會以為我真的得了什麼很重的病,會影響他們的戰鬥力!”
第四天開始,他的病情開始惡化,身體變得更加虛弱,軍醫立刻對他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李湘軍長這次的病情源於細菌感染,得知這個結果後,曠伏兆問戰士們,李湘是否碰到不乾淨的東西,戰士們紛紛搖頭說不知道,如果是細菌感染的話,為什麼別的戰士沒有像軍長一樣感染上呢!眾人百思不得其解,沒有找到致病源,無法對他進行根治。
在隨後的幾天裡,李湘身上的癤子越來越多,不停地發高燒,在醫院進行檢查後,發現李湘病情已經轉化為敗血症和腦膜炎,頭部變得異常腫大,幾名醫生雖然對他進行多番搶救,還是無法保住他的性命,僅僅8天時間,這條鮮活的生命就不復存在,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李湘犧牲的訊息傳到彭德懷的耳中後,他頓感天黑地暗,不僅痛失一員大將,更是少了一名忠誠的無產階級戰士,不說國內的黨中央領導人了,就連很多志願軍將士們都不知道李湘究竟是染上何種怪病,將士們無比感慨,前兩天還在指揮室指揮戰士們抵擋美軍“春季攻勢”的首長,怎麼說走就走了,他們恨蒼天無眼,恨英雄短命。
彭德懷認為當前不能發喪,必須全面封鎖訊息,不然就會讓敵軍更加狂妄自大,導致我方軍心不穩,於是,李湘犧牲的訊息只有黨中央領導人和67軍為數不多的人知曉,知情的將士們知道這是何緣故,只能保守這個秘密,化悲傷為力量,向敵人復仇。
1952年12月10日,李湘的遺體才從朝鮮戰場運回到國內,次日,黨中央多位領導人和社會各界人士參加了李湘的迎靈,公祭,公葬儀式,聶榮臻親自題詞:我為失去20年的老戰友、青年傑出將領——李湘同志而沉痛哀悼!
出席公祭大會的眾人無不熱淚盈眶,既為英雄感到可惜,又為英雄感到自豪。
黨中央領導人在李湘犧牲後就讓相關人員徹查病因,不能讓李湘犧牲得不明不白,在中央軍委同國內頂尖醫學專家的共同努力下,一直到當年11月,他們終於弄明白“怪病”的源頭。
那個年代的軍人對生化武器的認知水平非常有限,他們以為只要多注意食物,水源,動物這類容易傳播疫情的地方就行了,哪裡會想到卑鄙,狡猾的美軍會在這枚“啞炮彈”上做手腳。美軍在炸彈外層塗抹大量的病毒,細菌,如果有人近距離接觸,觸碰到傷口,就會產生一系列併發症,此前李湘的手上,頭上已經有傷口,與細菌近距離接觸後,就被感染上了。
如果說嫉妒使人面目可憎,那麼天妒英才又算什麼呢?
李湘從貧困中走來,還未看到朝鮮戰爭勝利的曙光就溘然長辭,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為祖國,為人民流盡最後一滴熱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李湘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前者,默默地奉獻了他偉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