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對朝鮮的第一印象,除了神秘就是好奇。
如果不是親身去經歷一回,很難體會到朝鮮與眾不同的特點,以及與我國的相似之處。
我國和朝鮮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再加上歷史上的一些淵源,讓我對這個國家除了好奇之外,又多了一些好感,無形之中也促成了2019年的朝鮮之行。
前幾年朝鮮遊火起來了,有很多熱心的網友還做了各種各樣的攻略,身邊也有同事去過朝鮮,帶回來的反饋都是“不虛此行”。
01
2019年,在父親的一次朋友聚會上,有人提議去隔壁的朝鮮看看,來一次八十年代的“穿越”,沒想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成。
趁此機會,我也向單位請了一個禮拜的年假,跟隨父母他們的團隊一同前往。
去朝鮮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 第一條是從上海坐飛機,直接飛往朝鮮;
- 第二條乘車先去丹東,從丹東坐火車,經過新義洲,然後直達朝鮮首都平壤。
很大一部分人去朝鮮,除了懷舊之外,還有緬懷先烈、重溫當年的援朝之路,再參觀一下沿途的歷史遺蹟。
因為坐火車能穿越鴨綠江,所以火車雖不如飛機快,但很多人還是選擇了坐火車去朝鮮。
整個懷舊曆程從坐火車開始,去朝鮮坐的是綠皮火車,聽起來就有年代感,在我的記憶裡,第一次乘坐綠皮車,還要追溯到小時候跟父親去外地遊玩。
火車的外觀看起來有些陳舊,但車廂內還是比較整潔乾淨,缺點是沒有空調,只有掛在兩邊的風扇不停地旋轉。
車內的乘務員有不少是年輕的朝鮮女孩,都會說一些中文,是全程最大的亮點。
隨行的都是年紀稍大的叔叔阿姨,大家一開始對這樣的穿越還是有些心理準備,等真正進入了綠皮車廂,大家才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上世紀80年代”的氣息。
火車開得很慢,但並不影響大家的熱情,很多人對著朝鮮邊境旁的農田或建築拍照。
過了新義洲,鐵軌兩邊是朝鮮的鄉下農村,偌大的農田深處藏著幾間二層瓦片房,成排的水稻田裡,農民們一字排開挨著插秧,泥路上的一輛牛車拉著秧苗,牛背還坐著一個稚嫩的孩童。
這樣的農村面貌,一下子喚起了周圍人的記憶,彷彿重回到了80年代,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朝鮮的農村很少看到汽車,最多的都是田園風光:
一輛拖拉機經過泥路,揚起一溜灰塵,那裡的藍天襯托著白雲,一排排木質的電線杆豎立在田間地頭。
導遊說,他們的農作物純天然健康有營養,不使用化肥,一畝田的產量只有400斤上下。
早在80年代,朝鮮工業比較發達,之後的變故,讓他們的工業一蹶不振,到如今水牛仍是田間地頭的勞動力。
到了朝鮮的大城市——平壤,私家車在這裡並不普及,馬路很寬,平日裡只有熙熙攘攘的卡車,除此之外,腳踏車是朝鮮最為普及的交通工具。
很多路上的腳踏車並不是很新,二手腳踏車應該在朝鮮很有市場,聽著那熟悉的鈴聲,彷彿置身於30年前的中國,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朝鮮的大街很乾淨,很少能看到環衛工人,周邊的店鋪零零碎碎,顧客也不多。
大街上的宣傳畫隨處可見,人物形象非常飽滿,很像小學語文書上的插畫,很好展現了這個國家的精神面貌。
02:再來說說朝鮮旅遊
外國遊客到朝鮮旅遊,不管旅遊團有幾個人,哪怕只有三五個人也會有兩個導遊陪同。
導遊特意交代不能隨意拍照,遊客不可以離開導遊私自亂走,跟朝鮮本地人交流也語言不通。
來朝鮮之前,還想單獨去體驗一下朝鮮的風俗人情,遊客會被安排去專為外賓服務的商店消費,普通的商店有錢也不給賣。
在朝鮮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不像去其他國家,都要兌換成為本國的貨幣才能消費,後來嚮導遊打聽,這是他們國家增加外匯的一種方式,瞬間才恍然大悟。
除了不讓隨意走動和拍照外,導遊全程非常熱情,一路上給我們介紹了好多的景觀和人文典故,幾乎是有問必答,雖然不能直接跟朝鮮民眾交流,但多多少少還是瞭解了一些他們國家的生活特點。
或許是為了國家的整體形象,我們一路上很多地方都是鮮花錦簇,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家家窗臺都有鮮花,大街上的朝鮮人髮型相同,穿著也很樸素,見不到奇裝異服和花枝招展的打扮。
旅遊景點像金日成廣場、朝鮮博物館、主體思想塔、平壤凱旋門、五一體育場,這幾乎都是每個旅行團必去的地方。
吃飯都是團體餐,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開城的銅碗飯,特色啤酒鴨、酸酸辣辣的冷麵,還有他們本地很有名的大同江啤酒。
03
朝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工業從80年代開始停滯不前,所以在2019年朝鮮人均月收入還不足700元,一年也就9000元不到。
近兩年因為新冠的原因,全球經濟都經歷了小幅波動,朝鮮雖然影響不大,但旅遊業受到不小的衝擊。
普通工人的收入在300元到1000元之間,超過1000元的算是高收入人群了,教師、科研人員、醫生屬於這一檔位。
服務行業在朝鮮受到重視,工資相對來說要高一點,因為這個職業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至少要會一門國外語言。
對國外遊客來說,在涉外商場購物或消費並不便宜,和國內二線城市差不多:
一瓶飲料6塊,香蕉20塊一斤,牛肉40塊一斤,衛生紙20塊1包,香菸200元~300元一條,住一般酒店要200元一天,像羊角島國際飯店要400-500元一天。
這樣的消費水平,就算帶一萬塊錢,也不夠花1個月。
可能看到朝鮮的月均700元收入,會覺得他們收入低,後來我算了算,其實他們的收入並不低。
每個廠會都會發放生活券,憑券可以去商店領取生活必需品。
住房不要花錢,結婚後可以免費申請,以一個人30個平米的標準,一個四口之家,那麼就可以申請到120平米的房子。
孩子也是十二年義務教育,另外生病住院包括體檢也是免費的,相當於平時不需要花什麼大錢,工資也只是用作零碎方面的開銷。
朝鮮雖然經濟上有些落後,大部分街道也是七八十年代的樸素感,但是首都平壤也有現代化的一面,高聳的建築很多,比如105層高的柳京飯店就是朝鮮最高的建築。
每個國家都有特有的國情,也許這樣的發展方式最適合他們當前的狀態。
朝鮮人民樂觀開朗,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難怪朝鮮會被評為“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