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的肆虐,全球餐飲娛樂行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作為東亞特色的KTV行業更是首當其衝。(從一些美劇中,可以看到老美也有卡拉OK這玩意,不過多是在酒吧或者Party上給人表演用的)
筆者有幸去過中、日、韓三國出差旅行,並與當地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多次去不同特色的KTV體驗過。疫情在家,回憶整理下三個國家KTV的不同之處(港澳臺地區的KTV跟日韓更像,就不單獨介紹了),給大家疫情過後,到各地旅行娛樂做個參考。
說起KTV,先從卡拉OK說起。卡拉OK的發源地在日本,這個詞是直接由日語過來的,上個世紀8、90年代,卡拉OK從日本傳入香港並迅速發展,當時大批香港商人赴大陸投資,所以也把卡拉OK的文化傳到了大陸。後來,臺灣商人將卡拉OK和影音包廂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包廂型別的卡拉OK,被稱為“KTV”。
所以說,KTV源於日本和港澳臺,隨著港澳臺商人在大陸投資的加大,KTV在大陸逐漸流行起來。比如“錢櫃”等,都是臺灣商人投資開辦的。在大陸,因為剛開始是港澳臺商人帶起來的,所以在大陸,商務KTV要較日韓和港澳臺要多一些,這也造成了不同地區KTV之間的細微差別。
一、房間
大陸地區,KTV普遍房間較大,即使是“小包”,在日韓和港澳臺地區,也至少屬於“中包”以上了,更不用提在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各種頂級會所的“豪包”。
筆者曾經在中國二線城市,體驗過近千平米的豪包,真是壕,裡面設施一應俱全,除了唱歌外,還有檯球、室內高爾夫、健身器材、單獨臥室等等,真是大開眼界。
而且,日韓和港澳臺地區的KTV大多沒有大堂(臺灣有部分有),大多在地下,所以第一印象差距很大。
二、硬體
除了房間大小外,KTV內部的硬體,差距就更大了。就跟中國目前的基建跟國外的差距一樣,中國的更新,更現代。
麥克風:中國KTV中,目前基本標配無線麥克風,有些包間還會有酷炫造型的立麥,方便有表演慾的歌唱者。而日韓地區,還有很多有線麥克風,在韓國釜山,筆者看到,很多KTV裡是沒有電視的,如果唱歌,需要從外面推一套老版的卡拉OK進來,包括一個小電視和兩個有線麥克風。
點歌器:中國KTV的點歌器不要太現代,一般有一個觸控式的點歌臺,房間四周的牆壁上也會設定一定的點歌屏,很多KTV還支援微信點歌。日本KTV會有一個長得像平板的點歌遙控器點歌,而韓國KTV,大多還沿用古老的點歌本,在厚重的點歌本中,找出對應的數字編碼,用一個很笨重的大遙控器按數字點歌。
三、軟體
服務:各地服務差距不大,日韓的服務更別具風情,一種看時間長了,感覺假假的,就是一種職業的微笑。但不得不說,有些服務細節,日韓要做得更好,比如遞毛巾、加冰塊等等。
歌曲:日韓的版權很貴,所以很多歌曲是沒有原版MV的,大多是配一些跟歌曲沒關係的風景類影片,而中國KTV大多是正版MV,且是最新、最流行的歌曲,實時更新。另外,日韓KTV也有中文歌曲,以港臺歌曲為主。
食物:中國KTV通常是配一些酒水和小吃(主要靠酒水掙錢,現在也有吃火鍋的KTV),一般有超市,價格比外面的要貴,而日韓KTV中的食物種類就比較豐富,價格也跟普通便利店差不多,最喜歡臺灣KTV中的牛肉麵,跟林東方牛肉麵有的一拼。
四、收費
中國KTV,房間越大,價錢就越高,同時,不同時間段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晚上和節假日相對高很多。
日本KTV的價錢也會根據時段來調整,半夜比較便宜,唱六小時的價格是1000-2000日元,摺合人民幣60-120元,日韓是直接按人頭算錢的,人越多,價錢就越高。
日韓KTV相對於中國來說,相對比較便宜,這個可能跟中國KTV源於商務宴請,以及硬體成本較高有關,再加上當地的人均收入,在日韓唱KTV比中國來說,算是日常便宜的消費,在中國則屬於較高的消費,當然陪唱性的KTV那就不能比較了。
另外,還有哪些想知道的KTV細節,可以留言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