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統計資料,我國平均壽命在77歲左右,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對於壽命的預期,很多人更希望是健康的長壽,有些人可能壽命較大,但多年長期患病在床,或者大腦老化,有老年痴呆,即使壽命再持久,但生活質量卻跟不上,這樣的長壽也會讓人感到失望。
一般來說,人過50歲後各項機能開始大幅衰退,大腦也一樣。人體的大腦可能會因為年齡增長而退化,尤其是退休、失去伴侶等社會關係改變,也導致老年人跟社會的聯絡度下降,長期下來將影響大腦健康。不過,相關研究發現,只要運用一點技巧,就有機會讓大腦老得慢一點。那麼,該怎麼做?
五十歲後大腦反應速度可能變慢,但記憶力有可能一般變化不大
50歲左右,人體開始出現機能的衰退,迴圈不像以前那麼好,雖然大腦還處於健康狀態,不必擔心老年痴呆等問題,但大腦反應速度可能會變慢。這時候有些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開車的時候發現自己遇到情況反應變慢了,不只是要專注開車,更要注意突發情況,否則就可能出現開車的風險。
也有人覺得自己記憶力變差了,停車到停車場,結果走了一圈後發現自己找不到車了。但實際上,健康的人也會出現這類的小問題。這是因為在停車場並不是自己熟悉的場景,可以參照的記憶點比較少,所以很多人會忘記自己把車停在什麼地方,或是和上一次停車的位置混淆。
根據目前的諸多研究,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的記憶力其實沒有太明顯的改變,之所以認為自己有健忘的問題,這是因為傳統觀念的緣故,認為年紀增加,記憶力就一定會下降。但很多實驗顯示在正常老化的過程當中,有些人的長期記憶甚至會變得更好。
社會聯絡度降低,長期將影響大腦健康
其實,人到中年以後,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身體健康受損,情感失落,人際關係較差,失去伴侶,失去工作等等,這種情況下會影響到人跟社會的聯絡度。
而在認知領域,研究人員通常會把人我關係分成兩類,一個是社會互動,另一個是社會連線。年紀增長的過程中,以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可能使我們與社會的聯絡度不再如此緊密,當社會聯絡度改變,社會互動很容易隨之減少。而如果對於社會聯絡度減少的情況忽視的話,將影響大腦健康。很多觀察大腦老化的研究發現,失去伴侶後,如果長期處在情緒壓力下,或是社會互動少、經常感到孤獨的人,人老化速度(不只是大腦)通常比其他同齡人來得更快。
接受自己老化,才能和新的自己處得更好
從生理功能來看,大腦可能隨著年齡增長損傷;從社會關係來看,喪偶、退休造成的社會聯絡度減少,也將加速大腦老化。
當體力、腦力、關係逐漸失去,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首先接受自己能夠控制的事物越來越少,是變好的開始。既然這樣的變化早晚會發生,而且大部分時候不可逆,那我們要做的,應該是重新認識自己,理解這些都是老化過程自然的現象。
當你理解了,身心調適好了,才能和自己新的狀態相處得更好,而不是給自己壓力,逼自己一定要像年輕的時候一樣。比如,以前可以在操場上跑5公里,現在如果還是強迫自己跑5公里,那麼就這就是一種強迫表現,實際上現在的自己可以這麼想,只要自己運動了,而且在身體接受的範圍內,那麼這種運動就有效果,比強迫自己跑5公里要好。
接受老化帶來的改變,並不等於消極。換個觀點,從接受年老的自己這個角度思考年齡帶來的轉變,更有利身心健康。每個人扮演的角色都會隨著年齡改變,而在不同的時間點,永遠有一件最適合自己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最佳老化。
4個技巧強化認知,幫助大腦老得慢一點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事,用新的身份與社會互動,建立新的社會聯絡,既能讓大腦老得慢一點,同時更有能力面對年老後可能的損傷。該怎麼做?有4個技巧:
1、多參與社會活動,認識新朋友
趁著大腦還健康的時候就開始儲備,能夠儲備大腦在未來老化過程當中所可能累積的損傷,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豐富的人際互動關係。
人在年紀增長的過程中,社會互動一般來說會越來越小,所以應該儘可能增加自己的社會聯絡度,那麼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是個好的方式,比如做一些社群義務活動或者參與一些團體運動,也可以考慮做一些活動度不大的義工工作等等。
增加社會聯絡對大腦健康很有幫助,因為和不同的人互動,會替大腦製造良性壓力。比如和新朋友聊天,大腦需要花時間思考彼此應該要怎麼互動、怎麼尋找共同興趣才是好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面,增加互動、減少孤獨感也有利於大腦健康。
2、重新當學生刺激大腦
最簡單的方式是上老年大學,有些老年人會有顧慮:我年紀很大了,還要聽臺上一個年紀比我輕的人講課,這多丟人呢?
但如果想學某一項技能,就應該放棄對於年齡的執念,做到只要想學習,就可以轉換角色的水平。
3、制定計劃,幫助自己轉換角色
制定一些自己每年要做的計劃,比如出去旅遊、看幾本書、寫一些文章遊記等等,這些計劃可能跟工作、生活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但進行這些計劃會讓自己的角色轉換,變成一個讀者、學生、旅行者等等,過程中自然會受到新的刺激、產生新的社會互動、創造新的社會聯絡。科學研究認為,轉換角色可以防老。
4、善用數碼網路,豐富社會聯絡
最近兩年人們交往聯絡發生了改變,這跟疫情有一定的關係,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於某些中老年人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他可能斷掉了本來跟朋友的聯絡,社會交往會減少很多。
而透過數碼裝置、網路可以彌補這些問題,讓老年人學習這些應用方法,透過社交軟體或影片工具,就可以解決不能經常與親友相聚見面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