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開始開發乾熱巖這種新式可再生能源,這種儲量可用4000年的新能源或能改變全球能源格局,並且早日助力中國實現節能減排,這讓全球人民一片羨慕,乾熱巖,是指自身溫度極高,內部基本沒有流體的高溫岩石。
就目前而言,人們所使用的絕大部分化石能源,甚至像是可燃冰這樣的新能源,其來源基本上都是古代生物遺骸轉變的,倘若再加上挖掘的難度,也許,還沒有等地球上所有的化石能源開發殆盡,整個地球就已經因為開採難度的急劇上升而直接陷入了能源危機,儘管目前地球人已經開始透過風能、水能、太陽能和核能等一系列的方式來改變這種情況,但以上這些依舊不能完全補充人類的能源缺口。
所以,人們就把目光重新轉向了地下,發掘地熱的力量,所以才會讓現在的乾熱巖成為了人類最新的能量來源:乾熱巖,本質上就是深埋地下,乾燥且灼熱的石頭,而這種灼熱的石頭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拿來燒開水,因此,只要將足夠的水灌注到乾熱巖所在的場合裡面,它就會將這些水全部加熱成過熱水蒸氣,接下來,只要將這些水蒸氣直接匯入到蒸汽渦輪機中,那人們就可以直接用這些水蒸氣來發電了。
而且,相比於熔岩或者溫泉,使用乾熱巖發電的好處是,它不會對迴圈水構成汙染,因為相當部分的熔岩,又或者其他的地下高熱環境下,是存在著可溶性鹽類又或者其他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的,倘若將冷卻或者需要加熱的水注入到這些巖洞裡面製造水蒸氣,那麼,被熱脹冷縮破碎的岩石碎片,以及可溶性鹽類就會順著蒸汽噴湧而出,所以,這樣的水蒸氣只能透過換熱器對鍋爐進行二次加熱,然後再用專用的耐腐蝕性加壓泵將其重新打回地層深處再次加溫。
只是,並非任何地區的乾熱巖自身溫度都能讓產生的高溫水蒸氣重回地表,而且失溫程度尚未超出臨界的,這個時候,科學家們就想到了利用熱管的方式來將地表下方的熱量傳遞到地表,再對鍋爐進行加熱的方式來進行熱量的傳遞工作,而相比於高壓灌水的方式,使用熱管,所要耗費的成本,顯然要比增壓升溫裝置要低得多了。
儘管藉助乾熱巖發電,將需要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但相比於需要看天吃飯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對技術要求極高,會產生危險廢料,而且需要時刻進行安全管理的核能發電,以及會產生重度汙染的火電來說,地熱能發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實際上是非常高的,哪怕是遭遇惡意破壞,導致地熱能發電廠嚴重損毀,其進行再次修復的難度,或者不會比同級別的火電廠要高多少,所以,地熱能發電,或者將能如同風力發電、潮汐發電、太陽能發電在內的三大新能源發電方式一般,成為中國新能源的主要供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