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大量砍伐森林、焚燒化石燃料等,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但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卻具有很高的吸收性,導致地球溫度上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溫室效應。
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最終就造成了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的危害諸多,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導致冰川消融。
全球變暖致北極熊頻繁登上陸地
正常情況下,北極熊一生中大多數時光都是在冰面上度過的,有些北極熊自出生之後,幾乎就沒有到過陸地了。它們的前爪大而呈槳狀,非常適合在冰面上行走及在薄冰上游泳。
懷孕的雌性北極熊,通常會在9-10月離開冰面,進入沿岸的陸地生活,並將幼崽生下來。等到幼崽有了一定的活動能力,母北極熊就會帶著它們重新回到冰面上去生活。
這是北極熊獨有的生存模式,雌獸在繁殖期時會短暫來到陸地,而雄獸自出生之後,往後幾乎都會在冰面上度過,此生不再踏足陸地。
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了北極熊的生活模式。在以往,只有北極圈邊緣、靠近海岸線的一些北極熊,由於夏季氣溫升高,冰面融化,它們才會被迫來到陸地上生活幾個月。
北極熊們也往往趁著這幾個月的空檔,大量囤積脂肪,直到海面重新結冰,它們再次返回冰面。然而全球變暖使得海面解凍的時間越來越長,北極熊在陸地上待的時間也越來越久,而且更多的北極熊越來越頻繁登上陸地。
海豹難捕,馴鹿增多,北極熊食性發生改變
北極熊是自然界裡的主流捕食者,它們的飲食結構裡面,有98.5%都是肉類,而其中絕大部分又是靠狩獵獲得,食腐只佔其飲食結構裡面的很少一部分。對於北極熊來說,最主要的獵物就是海豹,其次還有白鯨、海象、海鳥、魚、小型哺乳動物等。
北極熊捕食海豹的方式很巧妙,它擁有非常靈敏的嗅覺,能捕捉到方圓1公里或冰雪下1米的氣味,靠著強大的嗅覺,北極熊能輕鬆找到海豹的呼吸孔,然後趴在旁邊靜靜等待,等到海豹浮上來透氣時,一把將其殺死。
另外,一些在冰面上曬太陽的海豹,也是北極熊偷襲的目標。
然而全球變暖導致北極熊仰賴捕食的浮冰越來越少,海豹也越來越難以捕捉,它們只好改變了自己的捕食目標,將目光放在了一些陸地哺乳動物的身上。人們發現,北極熊越來越頻繁地捕食馴鹿了。
極地科學家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就首次拍到了北極熊捕食馴鹿的場景,當時一隻成年北極熊將馴鹿趕入海里,並將其淹死,之後再把馴鹿屍體拖上岸邊進食,整個過程非常高效。
為什麼馴鹿會成為北極熊改變捕食習慣後的主要目標,這與馴鹿本身的種群增長有關。由於禁止狩獵馴鹿,使得馴鹿的數量快速上升,自然更容易遭遇北極熊。
棕熊北上覓食與北極熊發生遭遇戰
全球變暖的後果除了使得北極熊南下進入陸地,在陸地上停留的時間更長之外,也使得一些棕熊北上覓食,將足跡踏上北極熊的勢力範圍內。
受氣候變化影響,陸地植物的分佈邊界不斷向更北的地方移動,而生活在這上面的動物,其群落也跟著逐漸北移。原本生活在低緯度的棕熊,便開始踏上了北上的覓食之旅。
在1996年以前,加拿大馬尼托巴省北部地區從未發現有過棕熊,然而在之後的幾十年時間裡,人們在此地目擊棕熊的事件就高達12起,儼然棕熊的勢力範圍已經覆蓋了這一區域了。
一方面是冰川消融,北極熊被迫南下陸地逃災,另一方面是更多的棕熊北上覓食,它們之間必然就會發生偶遇。
雙方食性差不多、體型差不多,自然就會發生爭鬥,所以在一些進食場合下,北極熊和棕熊往往會大打出手,爭奪食物。當然,除了食物爭奪戰之外,由於全球變暖使得早在15萬年前就已經分了家的它們,重新“聯絡”了起來。
北極熊與棕熊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它們能夠自由交配,一些“灰北極熊”等不純的北極熊、棕熊,就是它們的後代。
鯨屍進食場下,棕熊驅逐北極熊
在阿拉斯加波弗特海沿岸延長線等地帶上,常有鯨屍,對於這裡的北極熊和棕熊來說,無疑是最容易獲取的美餐,雙方都想將鯨屍霸佔,為此它們會大打出手。
在我們的認知裡面,北極熊是平均體重最大的熊類,加上又是專業吃肉的,打贏雜食的棕熊應該沒什麼問題。
但情況卻截然相反,多次都是棕熊將鯨屍霸佔了,前來的北極熊遭到驅逐。有時是北極熊先發現了鯨屍,但後來也被棕熊趕走了。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北上的棕熊,體型並不會比北極熊小,而且鯨屍爭奪戰,本身就是一場不平等的戰役。
棕熊的分佈範圍較廣,亞種眾多,一些大亞種如阿拉斯加棕熊、科迪亞克島棕熊的體型基本上跟北極熊無異,甚至比一些北極熊還要大。另外,在棕熊這一物種裡面,雄性的移動性要明顯高於雌性,所以率先北上覓食的棕熊,多為成年公棕熊。
而且越靠近北極,植被就越稀疏,北上的棕熊就不得不提升肉食佔比,這就意味著這一類的棕熊,狩獵技巧更高,更加善戰。
反觀北極熊方面,因全球變暖滯留在陸地上的,多數為雌性北極熊或帶仔的母熊。
總結:
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北極熊賴以生存的家園縮減,那麼它們的食性、習性必然會受到影響,而棕熊北上與之爭奪食物,北極熊開始頻繁捕食馴鹿,就是一個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