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清成紀實
編輯 | 清成紀實
如果說每一年的春晚是大年三十每個中國人必看的晚會。
那陳佩斯和朱時茂就是春晚中最讓人期待的閃亮明星。
其知名度比現在所謂的一線明星還要紅火無數倍,是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
但是在1998年之後,陳佩斯卻再也沒有出現在春晚舞臺上,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陳佩斯和央視之間的恩怨情仇
01 曲折起伏的演員生涯
1954年陳佩斯出生在長春市,其實陳佩斯的演員生涯與他的父親有著密切的聯絡。
他的父親陳強是著名演員,是新中國在文化宣傳陣地上的一員干將。
對於陳強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是他所主演的電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
比如新中國成立初期最著名的《白毛女》中就有他。
他飾演的就是反派地主黃世仁。
後來陳強還主演過多部電影,獲得過百花獎終身成就獎,堪稱是名滿天下。
在父親陳強的影響下,陳佩斯從小也開始學習表演。
可能許多人都認為既然父親這麼出名那麼兒子走上演員道路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但是相反,正是因為父親陳強的影響,陳佩斯的演員道路走得波折叢生。
在特殊時期,陳強被打成黑幫,陳佩斯也遭受到了波及,被認為成分不好,這件事徹底影響了陳佩斯後來的演員道路。
最開始他被下放到內蒙建設兵團去勞動了整整四年。
後來好不容易回到城市,陳佩斯準備報考各大戲劇學院時,因為父親曾經的黑幫成分多次被拒。
儘管陳佩斯很優秀,但他先後報考的多個院校和單位都因為看到了他父親的黑幫成分拒絕了他。
那一段時間是陳佩斯最黑暗的時間,甚至一度產生了放棄演員事業的想法。
幸好在後來陳佩斯考上了八一廠,總算踏入了這個行業,開始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02 走上春晚的喜劇演員
陳佩斯走上演員道路之後,一開始其實並不是走小品的路子。
而是和父親一樣走上了電影的道路,成為了電影喜劇演員。
1982年,陳佩斯主演的《夕照街》,就開創了中國喜劇系列電影的先例。
圍繞二子這個角色誕生了一系列喜劇電影,被後人稱之為“二子系列”,這也奠定了陳佩斯在喜劇上的地位。
其實當時國內的喜劇,無論是電影還是小品都不成熟。
沒有成熟的形式,也沒有成熟的內容,這給了陳佩斯發展的餘地。
也讓他成為了中國喜劇史上一個具有標誌性作用的始祖人物。
陳佩斯開創了一種喜劇模式,那就是從小人物的視角展開描述。
描寫普通人的故事和生活的悲喜,來展示整體社會的面貌進行諷刺或者讚揚。
這也成為了後來絕大多數國內喜劇的發展模式。
後來在一起意外中,陳佩斯認識了一個叫做朱時茂的人,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這個時候他們可能永遠也想不到,此後數十年兩人成為了全國人民心中一對拆不開的黃金組合。
1983年,春節聯歡晚會正在緊張地籌備當中。
陳佩斯和朱時茂被一起邀請到了春晚的舞臺,希望他們能夠出一個喜劇節目。
要知道此時的陳佩斯才僅僅29歲,可以說非常年輕了,從沒有登上過春晚這麼大的舞臺,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最終經過多次籌劃和準備,小品《吃麵條》誕生了。
這個中國春晚喜劇小品的鼻祖誕生了,但是這個小品從誕生一開始就充滿了質疑。
當時的春晚還是十分傳統的模式,是所有人心中的主流舞臺。
像小品這種下里巴人究竟適不適合登上春晚,很多人都報以懷疑的態度。
節目在稽核環節更是一直被卡死。
幸好1984年的春晚導演黃一鶴同樣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人。
春晚確實從來都沒有上過小品這種節目形式,既然這樣那就更需要上一個了。
春晚必不可少的是創新,只有創新春晚才更加有活力。
1984年初,春節聯歡晚會即將到來,但是陳佩斯還在焦急地等待著導演組的通知,因為《吃麵條》還沒有得到透過,等待的陳佩斯心急不已。
最終在演出當晚,導演黃一鶴乾脆下定決心,“你們先上,出了問題我擔著”。
黃一鶴的這句話給了陳佩斯一顆定心丸。
於是在那一年春晚,春晚史上第一個喜劇小品《吃麵條》誕生了。
之後數十年,春晚舞臺上再也離不開小品這一形式。
而陳佩斯也從這裡開始,登上了春晚舞臺,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燦爛的一段時間。
從1984年開始,那瓦亮的光頭成為了春晚的標配。
從1984年到1998年陳佩斯和央視鬧翻,14年裡陳佩斯登上了11年的春晚舞臺,是春晚的最佳常客。
也是那一時期全國最出名的喜劇表演藝術家,就連周星馳都稱讚,說陳佩斯在自己的心中就像巨人一般。
陳佩斯在全國戲劇界的地位可見一斑。
03 陳佩斯和央視的恩怨情仇
從1984年春晚的《吃麵條》開始,陳佩斯和央視的關係準確來說是十分要好的。
畢竟陳佩斯是春晚舞臺上堪稱最受歡迎的角色。
一個有最大的平臺,一個有最受歡迎的內容,陳佩斯和央視的可謂是珠聯璧合。
從那以後整整11次春晚陳佩斯都沒有缺席,可以說這一時期是陳佩斯和央視的熱戀時期。
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都是這一時期陳佩斯在央視舞臺上的作品。
直到1998年,誰都沒想到這一年會是陳佩斯在春晚的最後一年!
這個故事的起源要從1997年說起。
這一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無意中發現市場上有很多他們兩人的喜劇作品合集在市面上出售。
要知道他們從未將版權出售給別人,這是明目張膽地盜版。
而出版這些合集的人就是央視。
本來兩人和春晚合作也這麼多年了,按理來說即使出現這種盜版也不應該鬧大。
但是陳佩斯早在1991年就組建了自己的公司,名字叫做“海南喜劇影視有限公司”,這就涉及到市場競爭和商業利益了。
利益面前什麼情誼都不好使,更何況央視盜版本就無理。
於是陳佩斯毫不猶豫地將事情鬧大了,第一次央視道歉賠償了。
本來所有人都以為這件事就這麼結束了,但是還沒有結束。
1999年陳佩斯再次在市面上發現了這種VCD,從光碟來看還是近些年刻印的,說明這兩年央視根本就沒有收手。
這件事徹底惹火了陳佩斯,一開始陳佩斯還想著大家都是多年合作的朋友,於是找到了央視討要說法。
可能是常年高高在上的地位,讓央視國際根本就沒有想過道歉或者是低頭。
雙方不歡而散,最終陳佩斯央視鬧到了法庭上,陳佩斯要捍衛自己的權利!
其實這件事的核心還是在於平臺和內容究竟誰更重要的問題。
央視認為是自己的舞臺捧紅了陳佩斯這些藝人,他們應該高高在上。
但是在陳佩斯等人看來央視當年只有黃一鶴一個主創,其他內容都是文藝工作者的創造,是無數文藝工作者創造了春晚這個舞臺。
雙方在法庭上你來我往,徹底撕破了臉皮。
最終陳佩斯贏得了官司,獲得了33萬多元的賠款,但是卻也徹底失去了央視這個舞臺。
央視再也沒有邀請陳佩斯參演過任何央視的作品,雙方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
在那個網路還不是很發達的時間裡,電視就是那個時代受眾最廣闊的媒體。
而央視就是電視中的老大哥,當央視和陳佩斯鬧翻就代表著陳佩斯徹底失去了電視這個舞臺。
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央視封殺陳佩斯的新聞。
確實在那個時代沒有任何電視臺敢邀請陳佩斯參演節目,儘管陳佩斯表示自己的演藝生涯還會繼續,但是毫無疑問從此徹底走上了下坡路。
04 轉型話劇演員
其實在那個時代,根本沒有多少人知道陳佩斯和央視之間的恩恩怨怨,但是當央視一封殺陳佩斯,他就失去了所有的機會。
甚至一段時間陳佩斯還回到老家種石榴,當然陳佩斯並不是想要徹底變身農民,而是回到了老家重新思考了自己的未來。
甚至陳佩斯的影視公司逐漸走向衰敗,最終徹底關門。
直到二十一世紀到來,陳佩斯也終於想明白了自己的未來。
既然電視沒有了希望,那就將目光對準線下,於是陳佩斯找到了自己新的方向——話劇。
當時在那個網路不發達的時代,其實民間普通百姓的娛樂生活是很匱乏的,只有電視。
電影都是少數人才能夠消費的,大部分普通的老百姓就是看電視這一種娛樂生活。
而話劇這種形式其實因為電影的出現已經萎靡不振了。
整體國內的話劇市場是死氣沉沉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陳佩斯認為這既是挑戰又是機遇。
就如同他當初將小品帶到春晚舞臺一樣,這一次陳佩斯又贏了。
陳佩斯的第一部話劇作品《托兒》就打破了中國話劇的票房記錄,在全國五十多個城市上演。
事實證明有些人天生就是為了打破而出現的。
他出現在春晚打破了過去春晚常規不變的節目,他出現在話劇界,打破了話劇界的記錄,成為了最優秀的話劇表演藝術家。
後來有人問過陳佩斯,對於離開春晚他究竟後不後悔,畢竟失去了這麼大的舞臺,本人的事業可謂是一落千丈。
但是陳佩斯卻回答並不後悔。
或許離開春晚讓他失去了更多的曝光和名聲,但是離開春晚也讓他獲得了獨立創作的機會。
他表示自己以前很多東西都被限制住了,很少有說“No”的機會。
真正走出來之後才發現原來世界這麼廣闊,他的藝術創作能夠更加出色,更加出彩。
這對他來說比留在春晚更重要!
2008年,在北京,一部叫做《阿斗》的話劇上演,這一次又是萬人空巷。
因為這部作品的主創和主演叫做陳佩斯。
這也標誌著陳佩斯從一個小品演員成功轉為了一名出色的話劇演員。
05 結語
時至今日,陳佩斯和央視有沒有和好我們並不知道。
但是每一個看過陳佩斯作品的人都會相信這是一個無可挑剔甚至很難超越的喜劇演員。
無論是在小品還是在話劇,他的天賦和才華都證明了自己的優秀。
至於他和央視的恩怨反倒讓他的形象更加鮮明起來了。
一個真誠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真正的表演藝術家!